

十一黄金周之一天,悄悄更新了一则公告:
因个人原因,张巍申请辞去其所担任的公司执行副总裁及下属子公司所有职务,自9月30日已经正式离职。

张巍离职后,也不再在华发股份和下属公司担任任何职务,简言之,这是一次非常彻底的告别离场。
张巍1981年生,是华发的老人,2009年就加盟了华发,在这家珠海国企体系内供职已经有大约16年光景。
甚至在4月时,张巍才刚刚被华发股份从副总裁升任为执行副总裁,正式成为华发股份的经营班子成员,然而,短短不断不到半年时间,这位老将,却突然抽身离场了。
01
华发股份经营班子重塑
张巍,并非是今年以来自华发股份离场的之一位经营班子成员。
早在今年4月,张巍升任华发股份执行副总裁时,华发就已经对经营班子做了一次重塑。
当时,原常务执行副总裁俞卫国、原执行副总裁张驰、原财务总监罗彬,均因个人原因辞职;并由张巍、叶宁出任执行副总裁,杨拥军出任财务总监。
到了5月底时,华发股份就连董事长也一同更换了——李光宁因工作调整辞任董事局主席,原董事局副主席兼执行副总裁郭凌勇升任掌门人。
紧接着就是在今年6月时,原董事兼执行副总裁张延,也递交了辞呈。
华发股份的体系中,总裁、执行副总裁、董事局秘书、财务总监皆为经营班子成员,在今年年初时,华发还共有7位执行副总裁,而现如今,几次调整后,已经只剩下了4位。

而在经历了近半年的变化后,其最新的经营班子成员如下:
董事局副主席兼总裁:陈茵
执行副总裁:刘颖喆
执行副总裁:向宇
执行副总裁:戴戈缨
执行副总裁:叶宁
董事局秘书:侯贵明
财务总监:杨拥军
虽然变化不小,但细究下来,除了今年新上任执行副总裁的叶宁和新上任财务总监的杨拥军,剩下的经营班子成员在任都已至少有三四年。
艳姐翻了下相关的数据,在今年以前,华发股份的经营班子实则已经多年未有大变化,如今算是恰逢变革时。
事实上,辞任执行副总裁的俞卫国、张驰、张延等,实则也都已年近退休。但4月时,新被纳入经营班子的几位高管,则皆是78年-81年生的年轻干将。
如今的华发也在效仿诸多同行,进一步追求团队的年轻化,几位高管也在正是闯的年纪被委以了重任。
杨拥军虽是2023年才加盟华发,却作为龙湖系的财务高手快速在华发站住了脚跟,2年就升任为CFO。
叶宁,在华发供职也已超15年,是银行体系出身的金融高手,曾负责组建深圳铧创(现华金资管)、出任过华发投控副总裁、华金资管董事长、也是华发股份的首席资金官。
如今对各大房企来说,钱袋子正是最要紧的事,这两位高管在当下得到重用也算是大势所趋。
这次张巍离职,最意外之处在于:81年出生的张巍,是如今华发体系内最年轻的核心高管,按理说前途一片光明,却在被提拔后不到半年,就匆匆离开了相伴多年的华发。
总的看下来,从4月开始的这一场人事震动,到现阶段或许基本接近尾声,也或许在酝酿着更大的变化。
02
迟来的半年报业绩会
消失的北方区域
张巍离职的9月30日,恰巧是华发股份召开2025年半年度业绩说明会的日子。
华发的半年报早在8月15日就已经公布,业绩说明会却愣是隔了足足一个多月,在几乎已经被人遗忘的时候,悄无声息地展开了。
这和半年前华发赶在之一批发布了2024年年报、并召开了业绩发布会的架势完全不同。
华发的2024年年报虽不算多出彩,但是连续 5 年保持住了千亿规模,营收利润虽有下滑,但还算可控。
而今年的这份半年报,却稍显窘迫,虽然营收同比出现了过半的增长,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了86.41%至1.72 亿元,理由也和诸多同行类似——做了大幅的计提减值。
虽然及时甩包袱有助于后续修复利润,但如今利润下滑的伤痛却也难以忽视。
也因此,这两年华发的节奏调整已经越来越明显了。
比如,在投资上,明显踩上了刹车,去年全年仅有197.6亿的新增货值,今年前9月仅有130.5亿的新增货值,不仅如此,华发今年还在深圳退了一些地。

再比如,华发今年颇有些频繁的人事调整背后,或许也酝酿着更大的变化。
早在2023年时,华发就形成了珠海大区、华东大区、华南大区及北方区域的“3+1”全国性战略布局,并一直沿用到了今年。

而其中,华发北方区域,作为“3+1”里唯一一个不是大区的区域,规模实则早就已经相当有限,去年全年,北方区域贡献的销售额仅有22.18 亿元,销售占比2.10%,一个区域的业绩还不及其他大区一个项目的销量。
而北方区域董事长、总经理一职原本均由原执行副总裁张弛兼任,但在今年4月时,张弛已经离职,张弛虽已年近退休,但其离场似乎也宣告了北方区域在逐渐成为历史。
艳姐翻了下华发官方的一些消息,北方区域似乎已经悄悄被并入了华东大区,原本属于北方区域的沈阳、大连、青岛等城市,如今皆已经出现在华东大区的十一黄金周活动城市中,华东大区旗下还多了一个“北方片区”。

更值得琢磨的是,华发2024年年报还在大提“3+1”的成效,但到了2025年半年报,已经只字不提“3+1”,甚至都未曾提及各大区域。
而在华发今年8月全新提出的《估值提升计划》中,虽然依旧延续了“立足珠海、面向全国”的发展思路,但是却不在像以往大提区域,而是明确指出:
业务版图精准聚焦珠海、上海、广州、深圳、成都、杭州、南京、武汉、西安等一线及强二线城市。

虽然目前华发仍未做进一步调整,但整体的大战略方向和诸多同行是趋同的:将重心进一步聚焦放在优质城市。
艳姐猜测,这家国企距离更进一步的组织重塑,或许也已经不远了——毕竟诸多国央企都已经一把撤销了区域。
03
三大区高管天团
华南大区珠海大区或将合并?
不过,如今的华发毕竟依旧还是大区为主导,而这三个大区,本就已经非常特别,甚至各个大区董事长均由经营班子成员担任。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张延辞任董事、执行副总裁之后,华发还将2个董事名额给到了两位兼任大区董事长的执行副总裁——刘颖喆和向宇。
也因此,如今华发的三个大区董事长,甚至已经均是董事会成员+经营班子成员,配置非常强大。
今天也再简单跟大家聊一聊华发如今各个大区的团队组成。
1、华东大区:董事长刘颖喆、总经理邵昶魁
华东大区在华发的分量众所周知,早在2018年,当时的华东区域就曾做到过之一,一年为华发贡献了近4成的销售额。
近几年来,随着华发果断加码华东和上海,华东大区更是一直稳居华发内部的之一大区。
华东大区现任董事长刘颖喆,是清华高材生兼龙湖系高管,此前就常年深耕华东,曾任龙湖地产上海公司副总经理、大连公司总经理,泰禾集团副总裁兼上海区域总裁,并在2019年被引入华发股份,出任副总裁兼华东区域、华中区域常务副董事长,后又被升任为执行副总裁,全面执掌华东大区。

值得注意的是,从刘颖喆入场开始,华发在华东的业绩贡献从未跌落过4成,甚至经常能达到一半以上。
或许正因如此,刘颖喆也成功在今年被纳入董事会。
华东大区总经理邵昶魁,和刘颖喆也已搭班多年,两人还是清华校友,邵昶魁同有龙湖系背景,曾是淮海大区总经理、龙湖上海投资、设计总监,2022年加盟华发出任华东大区常务副总经理,2023年升任为总经理。

作为华发内部的头号大区,华东大区今年也推出了诸多重量级的项目:
比如南京的销冠亦是顶豪坐标——金陵月华;

比如上海的风貌别墅标杆——静安里、热销红盘——时代之城……

艳姐看了下,今年华发在这两座城市的表现还是不俗的,比如南京前9月的全口径销售金额位列第二;比如上海前9月的全口径销售金额已经达到了121.35亿,几乎是去年全年的销售额。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这两年华发的投资力度显著收缩,原本重仓的上海,今年也基本还没有做新的拓展,目前还在去库存的阶段,未来压力或许也并不小。
2、华南大区董事长陈茵、总经理向宇、营销总陈双全
华南大区是华发成立仅5年的区域,规模却并不小,去年在华发内部也排到了第二,创下了在集团经营业绩占比的新高,打造出了2家百亿级城市公司。
目前华南大区的核心高管天团已经维持了两年之久了,且都非常惹眼,甚至可以说是整个华发聚集了最强兵力的区域——全华发唯一一个有两位经营班子坐镇的:
其董事长直接由华发股份董事会副主席兼总裁陈茵兼任,向宇辅佐兼任华南大区副董事长兼总裁。
陈茵2002年加盟华发股份出任销售部经理,凭借着其主导的嘉园项目销售逆袭,在2年后就升任为了副总经理,出任华发股份总裁,也已超10年。

向宇同是华发的老将,曾出任过华发股份副总裁、华东区域兼华中区域董事长,在当时就带领华东区域在华发内部做到过之一,华中区域当时表现也并不赖。

直到2019年,向宇短暂作别华发,并在2022年9月以执行副总裁身份回归,2023年3月时,向宇就被任命为了华南大区和珠海大区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挑起了两个大区的经营重担。
华南大区分管营销的陈双全,是中海“海之子”,中山大学毕业,曾是中海郑州公司总经理,2021年加盟华发,出任华南区域副总经理,分管营销。
值得注意的是,华南大区的管辖范围实则极大,除了广州、深圳等大湾区城市,诸如成都、昆明城市,也在华南大区旗下。
而今年华南大区的重点项目,一是其1号工程——深圳冰雪中心,在国庆前已经亮相开业;二是在成都和锦江统建联合打造的重奢项目——锦宸院,在今年年初时,华南大区甚至定下了一个目标:要让锦宸院成为爆款日光盘。
锦宸院总的来说没有辜负华发的期待,入市后确实凭借着超强的产品力相当火爆,5月首开即磬,据说这个国庆还有不少客户大晚上在抢顶楼底楼。
艳姐看了下华南大区在今年2月召开的2025年新春工作会议,曾直指今年的多个重点项目,除了锦宸院,还提到了:琶洲331项目要突出重围、杀出血路……
琶洲331就是华发和越秀联手打造的琶洲·樾|华樾,整个小区有且仅有一栋楼,却打造出了别有洞天的立体居游感,艳姐也在今年实地品味过,相当惊艳。

作为总价千万级的大平层豪宅,在如今的广州市场要杀出重围并不容易,不过也已经在慢慢去化中了。
3、珠海大区董事长向宇、总经理刘照华、营销总陈双全
作为珠海国企,珠海大区属于华发的大本营所在,不过毕竟只有珠海一个城市,虽保持着珠海龙头地位,但规模也是如今华发几个大区中相对最小的。
我们前面曾提到,向宇回归华发重返一线后,就身兼了两个南方大区的要职。
而向宇在两个大区的地位也一直持续到了今天:
规模相对更大的华南大区有集团总裁陈茵坐镇,而向宇作为华南大区副董事长兼总经理打配合的同时,也主掌着规模相对更小的珠海大区。
珠海大区总经理刘照华,是华发的老人,此前是华东大区南京公司总经理,后被调任为珠海大区副总经理,如今也已被扶正。

值得注意的是,珠海大区此前营销分管领导曾长期空缺,而目前其营销也同由华南大区的陈双全分管。
据说,目前珠海大区的设计条线工作也由华南大区分管设计的助理总姚静负责。
而原珠海大区分管成本的邱安顺已经离职,并由原华南大区成本总刘树葵接手。
简单来说,如今的华南大区和珠海大区,已经基本趋近于一套班子。
虽然是两个大区,但实则关系本就相当密切。
而最近更是常有传闻说:华南大区和珠海大区或将合并。
以华发如今的三个大区规模、布局和团队看,未来整合成华东和南方两个大区,或许也不失为一个好的合并方向。
目前看华发在珠海依旧是遥遥领先,今年前9月,整个珠海,销售额排之一的华发卖了166.1亿,销售额第二的仅有12.5亿,还不到华发的零头。

看项目销售排行榜更是满眼的华发,双冠王是华发在十字门金融区的华玺花园,即这些年横霸珠海市场的湾玺壹号。

湾玺壹号早在2年前拿出的实景就相当惊艳,虽然因为体量极大还在续销中,但在珠海市场始终是翘楚。
当然,即便未来珠海大区和华南大区真的合并了,按华发在珠海的市场地位来说,珠海依旧不容小觑,而退一万步来讲,对于珠海国企华发来说,“立足珠海”才是真正排在之一位的。
结语
2025年,华发在已经走过的9个月创下了633.1亿元的全口径销售额,排在11位;去年同期,华发同样排在11位,全口径销售额是651.2亿元。
去年的华发用剩下的3个月猛冲了一把业绩,维持住了千亿的规模,而今年,留给华发的时间也已经不多了……
2025年的华发,正处于一个高速蜕变期,一些变化已经几近尾声,而一些新的变化,或许也很快就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