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8月30日,青岛辖区64家境内上市公司均按期披露了2025年半年报。面对纷繁复杂的不确定因素,青岛辖区上市公司总体呈现良好韧性,内生稳定性不断巩固,回报投资者力度稳步提升,发展质态向好。
营收利润指标稳步增长。从营收看,我市64家上市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合计3,323亿元,相当于上半年全市GDP的39%,同比增长6.48%,远高于全国5,424家已披露半年报上市公司的整体水平0.03%(以下简称“全国整体水平”),营收增长率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仅次于深圳。其中9家公司上半年营收过50亿元,38家营收同比增长,19家同比增速在10%以上。从盈利看,实现净利润合计309亿元,同比增长5.42%,高于全国整体水平2.45%,净利润增长率在5个计划单列市中排名之一。其中53家公司实现盈利,盈利面超82%,高于全国整体水平77%,7家净利润超10亿元,35家净利润同比增长,26家净利润同比增速超10%。
回报投资者力度显著增强。我市上市公司积极响应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见效,回报投资者力度不断增强。现金分红方面,13家公司推出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总额44.71亿元,同比增长2.6倍,中期现金分红成为新常态,亦为股东扩大投资注入源头活水。2025年以来,上市公司年报现金分红及中期现金分红金额合计已达到244.45亿元,创历史新高。股票增持回购方面,截至上半年,全市已有13家次上市公司踊跃跟进政策红利,累计回购增持上限达51亿元,获批专项贷款额度超42亿元,累计发放贷款逾32亿元,占全省比重43%,规模稳居全省首位;11家公司已运用贷款实施回购或增持;31家次上市公司推出股票回购计划,回购金额上限超56亿元,已实施回购金额总计超过32亿元,14家公司公告股东或高管股份增持计划。
出海业务增长强劲,国际竞争力持续提升。我市38家上市公司在半年报中披露有来自境外的业务收入,金额合计1,065亿元,境外业务收入占营收总额的比重达到32%,成为拉动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去年以来,埃及生态园一期顺利投产,开工建设泰国空调工业园,收购匈牙利暖通头部渠道商;在埃及建设电视制造基地;赴印尼建设冰箱(柜)智能制造工厂;、、等轮胎企业分别在柬埔寨、印尼、墨西哥、摩洛哥等国家加快海外产能布局;在沙特设立分公司,进一步拓展中东市场;、分别在泰国投资建厂,打造全球高效协同的柔性供应链,对夯实青岛制造业韧劲、提升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具有深远影响。
积极运用政策工具,高质量发展提质增效。我市上市公司积极借助各项资本市场工具。并购重组方面,去年“并购六条”以来,新披露重大资产重组5单,涉及金额超110亿元,数量及金额同比提升均超2倍,并购重组优化资源配置功能日益显著。再融资方面,2025年以来,2家公司披露定增预案,募集资金规模合计16.68亿元,有力支持保障上市公司相关项目建设或补充流动资金;披露发行48亿元可转债预案,为2023年8月以来首家披露再融资预案的城商行。股权激励方面,2025年以来共有6家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1家公司披露股权激励预案。累计共38家公司开展了股权激励,其中科创板公司中已有5家公司共推出了8单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激发核心团队创新活力,优化公司治理结构与股东利益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