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现中国“零”的突破,这条机构青睐赛道渐成新主线!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红刊财经

  文丨张桔

  编辑丨谢长艳

  国庆中秋假期前,今年市场热点赛道之一的创新药出现一定震荡,这给今年坚定看多医药生物的投资者带来一定困扰。好在医药生物产业链中赛道众多,另一重磅领域医疗器械的投资配置机会逐渐显现。

  Wind资讯显示,截至9月29日收盘,在医疗器械(中信)112只成份股中,除去3只年内上市的新股外,剩余的公司涨跌幅呈现两极分化:一方面,在榜首端,包括等8家公司已经实现年度涨幅翻番;另一方面,有29家公司在上述时间段股价下跌,其中10家公司股价下跌超过10%。再结合稍早前的中报来看,净利润同比翻番的公司有7家,这其中和股价翻番有交集的公司仅有赛诺医疗1家。

  这是否意味着还有很多赛道内的标的股有潜力可挖呢?某头部券商在9月24日发布的研报中强调,高值耗材走出影响,设备和IVD板块复苏在望。恰好龙头就在影像设备赛道,从半年报的十大流通股股东看,多只指数基金荟萃其中,甚至白酒明星刘彦春所管理的景顺长城新兴成长也在前十的榜单中。

  在书面回复时,一位不愿具名的券商医药首席指出:“每年的四季度都是医疗设备采购的高峰,其一般也是全年的高点。就2025年来说,因为上半年总体招投标的数据还不错,下半年如果能持续并且招投标的量能落地的话,对相关公司来说肯定是一个业绩非常好的拐点。例如我看到等赛道内的公司,其借着财报的机会做了股权激励,从而能看出行业内的公司对于目前行业的底部还是充分认可的。”

  医疗器械赛道

  迎政策利好和产业突破

  国家药监局2025年6月发布的《关于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举措》提出十项措施,包括优化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加快医用等细分领域标准制定等‌。例如,(688271)的经皮介入机器人通过绿色通道仅用数月获批,较传统流程缩短1-2年‌。此外,脑机接口柔性电极、3D打印医用材料等新型材料研发获专项支持,为技术突破奠定了基础‌。

  而在产业层面,行业内公司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也在变好。“2020年自冠脉支架集采以来,高值耗材领域经过了多轮国家和省级联盟统一采购,出厂价端的调整和库存退换货均处理完成。由此,各细分领域的头部公司市场份额提升(通过抢占外资份额),新进医院数量显著提升,产品也得到了高等级医院及医生的认可,同时,这些头部公司发力海外市场,抢占更大的市场。部分公司的盈利能力已经回到了统一采购前水平,如骨科、心血管、微创外科等。”上述报告如是分析。

  有鉴于医疗器械的赛道众多,若从病种来看,神经和外周血管疾病相关的医疗器械行业升温较快。举例分析:“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逐年提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17年至2021年中国外周静脉介入器械市场规模的复合年增长率约为18.2%,其快速增长的态势将随着静脉介入手术在临床应用中的增长进一步攀升,预计到2030年市场规模将达到49.9亿元。”

  换一个角度,从医疗器械的类型来看,影像设备相对的关注度更高。“从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来看,多数影像设备公司环比2025年之一季度业绩有所改善,下滑幅度收窄,如开立、奕瑞、理邦的收入增速由负转正。考虑到2024年国内设备更新项目在2025年6-7月招采结束,2025年的设备更新项目也陆续落地执行招采,以及2024年第三季度较低的基数水平,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设备板块公司的业绩同比改善将会更明显。”报告如是解释。

  以龙头股迈瑞医疗为例,根据证券之星10月1日的发布,迈瑞医疗(300760)在9月获得了多项专利授权,分别是一种超声探头及面阵超声探头,组合式多维力传感器、X射线发生装置和X射线成像系统,一种X射线摄像系统及其承载装置,一种X射线限束器及X射线成像系统,中晚孕期胎儿的超声成像 *** 和超声成像系统,乳腺超声图像分割 *** 及设备。

  这只是迈瑞医疗在设备领域诸多领先技术的冰山一角,在近期结束的服贸会健康科技馆展厅中,该公司的展台和科技成果吸引了络绎不绝的参观者,特别是公司研发的启元重症大模型颇为吸睛(见下图)。而在二级市场上,身为赛道龙头的该股最新总市值约为2946亿元。

  (图片摄于2025年服贸会)

  联影医疗营收净利双增

  光子计数CT和自研摄像磁共振成亮点

  国庆节前,由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摄像”磁共振uMR Ultra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uMR Ultra搭载uAIFI.LIVE成像平台,结合人工智能影像链,可持续捕捉解剖结构和功能组织活动的高清动态影像,保证图像清晰度的同时提供连贯的动态信息。此外,uMR Ultra已获美国FDA及欧洲CE认证,实现全球上市。其重要突破在于,推动磁共振成像从“摄影”迈入“摄像”时代。

  而对联影医疗来说,今年这样的产业突破亮点还不止于此。此前根据国家药监局8月26日的消息,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中国首款光子计数能谱CT uCT Ultima正式获得批准上市。这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重大突破,成为全球第三个掌握该技术的国家。与传统CT相比,光子计数CT的优势可以用从“黑白照片”到“彩色照片”的飞跃来形象概括。

  在此前北京举行的服贸会上,联影医疗的展台重点展示的也是产业层面的突破成果,例如展台分发宣传材料中联影uOrigin源助听器,这是公司的子公司上海联影微电子推出的产品。根据其介绍:“首批发布的uOrigin源助听器,依托自主研发的异构六核定制芯片和边缘侧神经 *** 算法,打造真正适合国人语言习惯的医疗级助听器。”同样受到观众关注的还有联影医疗所研发的业界首款“零噪声”血管造影系统—uAngio AVIVA(见下图)。

  (图片摄于2025年服贸会)

  而产业层面的捷报频传也早已映射到财务上。从此前上市公司中报的数据来看,截至该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60.16亿元,同比上升12.79%,归母净利润9.98亿元,同比上升5.03%。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35.38亿元,同比上升18.6%,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上升6.99%。

  对此,西部证券在发布的点评中指出:“1,该公司规模与质量并进,国内外收入稳健增长;2,盈利能力结构性提升,市占率不断提升;3,贯彻创新战略,构建长期竞争力。预计2025-2027年公司收入117.82亿元、140.59亿元、168.45亿元,同比增长14.4%、19.3%、19.8%;归母净利润18.98亿元、23.25亿元、28.43亿元,同比增长50.4%、22.5%、22.3%。”

  另在半年末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东中,包括华夏上证科创板50等三只指数型基金榜上有名,特别是华夏上证科创板50在二季度增持并升至第二位。

  光子计数CT获批成亮点

  南方基金一指数产品新进流通股东前十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提到的联影医疗自主研发的光子计数CT还不是国内首台。早其一天,另一家上市公司东软集团(600718)的子公司东软医疗自主研发的NeuViz P10碲锌镉光子计数CT正式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上市。这不仅是中国首台光子计数CT,也是全球首台8cm宽体光子计数CT。

  而这还不是该子公司年内产业突破的全部,早前的今年4月,其推出全球首台16cm超高清螺旋CT——NeuViz Epoch Elite无极系列CT,并同步研发出儿科超低剂量CT技术,填补了国产设备在儿科影像领域的空白。

  进一步分析东软集团,与联影医疗有所区别的是,其并非是一家纯粹的医药生物领域的上市公司。根据Wind资讯的介绍,公司是行业领先的全球化信息技术、产品和解决方案公司,是产业发展的推动者,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者,国际化软件与服务的先行者和软件商业模式创新的探索者。公司在智慧城市、医疗健康、数据价值化、智能汽车互联、企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服务、国际软件服务等众多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当然,在“AI+医疗“已经成为医药产业链风口的当下,作为集团中重要一员,东软医疗的业绩贡献居功至伟。从东软集团的半年报来看,在细分的相关表述上,与医疗有关的篇幅也是最多的:“2025年上半年,在AI+医疗领域,东软添翼医疗健康智能化全系解决方案持续升级,新增‘智能CDSS病历服务赋能体’‘AI技术赋能平台’等应用场景,已落地医院增加至55家。同时,东软飞标医学影像标注平 *** 成6.0版本迭代,从功能、性能、MI *** 医学影像分割大模型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升级,预标注算法总数超过160个,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标注医学影像数据超20万例,影像图像超1亿张,服务于100余家医疗机构。”

  进一步看相关数据,从主营业务分行业情况来看,在医疗健康及社会保障、智慧汽车互联、智慧城市、企业互联及其他等四大类中,医疗健康及社保的毛利率为44.73%,领先于其他三大类别。不过看整体的半年报,东软集团整体所呈现的是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89亿元,同比增长9.08%,同时实现归母净利润5627万元,同比下降42.75%。

  有鉴于最新的产业突破发生在三季度的八月底,投资者或许可以对本月下旬即将披露的公司三季报有所期待。同时,从卖方机构所给出的推荐研报来看,也是纷纷对公司给出了肯定,例如在八月底的研报标题中就指出:“营收稳增,新签AI合同同比+50%。”

  对照来看该公司的十大流通股股东,今年6月30日时,指数型基金南方中证1000ETF新进上榜,凭借其大约889万股的持仓排在了第九位。再往前,一季度末时,明星主动权益类基金华安媒体互联网也曾进入过前十的行列。

  整体前瞻四季度的医疗器械上市公司,多数机构强调应聚焦市场空间是国内数倍的海外市场。在国庆节前发布的研报就强调“国外市场大有可为,国内龙头蓄势待发”。

  其进一步解释:“过去二十年,多数中国医疗器械企业的成长来自进口替代;随着国产化水平提高,出海成为很多企业的必然选择。医疗器械海外市场空间是国内的数倍,也是医疗器械企业实现数倍增长空间的来源,我们正在看到越来越多企业的国际业务高增长、占比快速提升或超过国内,国际化能力得到认可的公司估值也有提升,估值未来有望向美股医疗器械龙头靠拢。部分中国医疗器械企业有望成长为全球医疗器械龙头或细分赛道龙头,各赛道和企业的国际化能力及潜力评估将成为医疗器械行业投资最重要的决策因素。”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东吴证券:港股审美向A股靠拢 美元弱势为全球资产价格上涨核心驱动力
  • 预计售价650万元,亿航智能发布新一代长程无人驾驶产品VT35
  • 试验三十一号卫星发射成功,主要用于新型光学成像技术验证
  • 阿联酋宣布拨款1000万美元支持亚太地区提升防灾韧性
  • 闻泰科技“失火”,殃及格力电器
  • 俄阿伊在阿塞拜疆首都举行三方会议
  • 北方稀土,收到警示函
  • 泰国一男子难忍姐姐被家暴,用斧头怒杀姐夫
  • 步长制药:子公司布洛芬缓释胶囊获得药品注册证书
  • 兄弟科技定增结果:募资4.37亿元,财通基金等获配
  • 成都小米SU7事故现场救援车主:车门看上去没有明显变形,但就是打不开
  • 孕妇不舒服蹲下遭商场保安驱赶,长沙万象城回应
  • 53亿元债券违约,天安财险敲响行业警钟:保险资本债不再安全?
  • 外媒:特朗普在以色列议会演讲被打断,两名抗议者被安保强制带离
  • 沪游观察|游戏好玩,UGC平台才会活起来
  • 国民养老保险拟二次增资,引入不超5家投资方,单家出资不得低于1亿元
  • 送米面油不管用了?保险销售闯关“后礼品时代”!百万营销员转型进行时:“专业价值”成通关密码
  • 长三角议事厅·周报|宠物经济崛起,长三角构筑全产业链优势
  • 贝森特:没有参与任何有关美国政府入股英伟达的谈判
  • 许家印家族信托被击穿?香港法院这样说
  • 中国保险业“十四五”收官:稳居世界第二,5年赔付9万亿元
  • 首现大行关停独立信用卡App,银行渠道运营集约化加速
  • 东方财富董事长老婆、老爸套现58亿,16家机构接盘!
  • 莆田一污水调蓄池检修时发生中毒窒息事故3人死亡,福建省安委会挂牌督办
  • 易车编辑戈壁滩修复"为人民服务"地标 正能量引全网点赞
  • 华东师大发起AI“主笔”论文征集引争议,是否意味着人类退场?发起者回应
  • 航行警告:北部湾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 逆势涨超5%!银行股久违大涨,这次轮到谁了?
  • 徒步高岭高反女孩仍未苏醒,父亲回应网上言论
  • 我的铁路风景|坐上火车看中国
  • 浦发银行:中国移动通过可转债转股增持公司股份 持股比例增至18.18%
  • 又一富力万达文华酒店将被拍卖,起拍价3.31亿元
  • 涨幅超100%!这类ETF火了
  • 三人拿下900万股!锦龙股份控股股东持股被法拍
  • ETF日报:资金面上看,市场开始转向上游的半导体设备寻找潜在的投资机会,可关注半导体设备ETF
  • 加罗林群岛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
  • 小米SU7发生起火事故 电池、门把手成为关注焦点
  • 000712,3000万股“花落”四家
  • 反包大涨!有色龙头ETF逆市上探4.2%创新高!中国稀土迎来涅槃时刻?金价冲击4100美元!
  • 娃小智将逐步取代宗师傅,主打AD钙奶,新品将于10月底上市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