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多又做多 外资增配中国资产已成共识

音符科技网

  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本报记者 田 鹏

  持续看多并增配中国核心资产已成市场共识。近期,外资机构不仅通过高频调研深入甄选标的,更在调研后迅速进行实质性配置,凸显看多中国A股市场长期价值的清晰逻辑。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自9月份以来截至10月13日,高盛、摩根士丹利、贝莱德等254家外资机构合计调研A股上市公司648次,其中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调研20次,排名首位。与此同时,资金端动作同步跟进,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9月份,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4年11月份以来单月更高。

  市场普遍认为,外资近期高频调研中国资产并实现单月46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背后是中国资产估值优势显著、对外开放政策持续优化、企业盈利逐步修复以及科技赛道创新突破形成的多重吸引力,这一积极配置趋势预计将稳步延续。

  锚定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赛道

  从市场选择来看,在全球资本加速配置中国资产的过程中,A股与港股已形成功能互补、协同发力的“双轮驱动”格局。

  一方面,A股依托显著的估值优势、相对稳健的市场波动特征,以及覆盖金融、消费、高端制造、硬科技等全行业的完备体系,持续吸引外资以真金白银加仓中国资产。另一方面,港股凭借机构投资者占比超60%的成熟市场属性、新经济企业聚集度高的结构优势,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提供“通道”。

  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10月10日,外资机构通过陆股通持有的A股股份达1227.25亿股,相较2024年12月末增加5.72亿股,在美联储降息释放全球流动性、人民币资产吸引力提升的背景下,外资对A股的配置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值得关注的是,高盛日前发布观点称,维持对A股和H股的超配评级,并预测未来12个月两个市场的潜在上行空间分别为8%和3%。这一判断凸显出中国资产在全球投资组合中的重要价值。

  行业配置上,外资机构普遍采用“成长龙头+高股息蓝筹”的策略。瑞银证券数据显示,二季度北向资金大幅流入信息技术与工业板块,AI、半导体等科技赛道获重点布局;同时,银行、有色金属等高股息行业持续受青睐,其中银行股因股息率优势成为外资增配首选。

  外资调研轨迹也印证了这一趋势。9月份以来,外资机构在调研A股公司的过程中,除聚焦业绩与研发进展外,AI应用落地、海外市场开拓等也成为核心关切点,这反映出外资对中国产业升级红利的深度挖掘意愿。

  以Point72资产管理公司为例,其近期调研的20家A股公司中,4家为高股息银行股,7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清晰展现出外资对产业升级红利与估值安全垫的双重追求。

  外资持续看多中国资产

  事实上,外资对中国资产的持续购入,本质是全球资本在多重因素共振下,对中国资产内在价值的重新审视与评估。这种价值重估并非偶然,而是源于全球流动性格局重塑、中国经济韧性凸显、新质生产力崛起释放产业红利的三重核心支撑,共同构成了外资坚定看多中国资产的底层逻辑。

  首先,美元走弱引发的全球资本再配置成为重要推手。2025年以来,美国经济相对优势削弱,欧洲加速财政 *** ,推动资金从美国市场流向估值洼地。

  南方基金副总裁、基金经理史博在第十九届上市公司价值评选专家评审会上表示,本轮市场变化更大的是中国资产价格系统性提升。价格提升的宏观大背景是美元资产的变动,美元贬值带来了多重效果,一方面是黄金等资产的价值提升,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中国资产价格的提升。

  其次,中国经济的超预期表现筑牢信心根基。在消费与投资端政策支持下,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同比增长5.3%。二季度数据公布后,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投行集体上调全年增长预测。与此同时,政策层面持续释放积极信号。中国人民银行通过降准降息维持流动性合理充裕,QFII/RQFII参与ETF期权交易的新规自10月9日起正式实施,为外资提供了关键风险管理工具,进一步优化了市场准入环境。

  再次,科技突破与产业升级成为吸引外资的“强磁极”。在AI硬件、人形、创新药等领域,中国企业已形成全产业链优势。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加快培育创新动能,全市场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当前中国资产价值重估进程加速。”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基金经理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时间维度看,A股科技行情已运行十余年,港股科技板块启动仅一年左右,行情远未结束;从市值维度看,中国头部互联网巨头市值为万亿元人民币量级,美国同业则是万亿美元级别,上涨空间可观。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帮助特朗普儿子们赚了超过5亿美元--认识下“特朗普的银行家”
  • 橡树资本马克斯:AI股估值很疯狂 但这并不一定是泡沫
  • 光大期货1013热点追踪:开盘直线走低,棉价还要继续跌?
  • 摩根资产管理计划到2030年将亚洲资产管理规模扩大一倍
  • 盘前机会前瞻|三大运营商宣布eSIM手机业务落地!这几家公司在eSIM模组和数据写入领域业内领先(附概念股)
  • 国内商品期货早盘开盘,沪银涨超5%
  • 北美观察丨“暂时停薪”拖成“长期断供” 美政府关门僵局难收场
  • 香港低空经济提速:试点扩大,明年拟推跨境航线
  • 交易额9亿!亚太药业被溢价45%接盘,六年扣非累亏超25亿
  • 哦豁,躺板板了...
  • 【盘前三分钟】10月14日ETF早知道
  • 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裁员10%
  •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近期美方宣布对华加征关税等限制措施答记者问
  • 两大利空绞杀欧元!特朗普关税+法政变危机,多头退守1.1550
  • 亿达中国拟向大连恒业转让物业以抵偿部分未偿还款项
  • 中国金茂前9个月累计签约销售金额共计约806.85亿元 同比增加27.26%
  • 中国金茂将于10月31日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03港元
  • 洪九果品:要求上市复核委员会复核除牌决定
  • 新华通讯频媒委任劳国康为授权代表
  • 湖州燃气附属与浙江瑞美及宏耀建设订立施工合同
  • 中国文旅农业拟约1.43亿元出售中国文旅集团47%股权
  • 立高控股拟斥资2400万港元购买加密货币及商品
  • 人民日报评论员:让广大妇女人生出彩梦想成真
  • 宋城演艺:未参与西贝IPO项目,暂无跨界进入餐饮预制菜行业计划
  • 长盈集团(控股)附属授出本金金额为157万纽元的贷款额度
  • 小米,再不反思就晚了
  • 旭辉控股集团前9个月累计合同销售额约130.6亿元
  • 河南一地消防队下达“月度指标”:罚款金额不少于2000元,行政处罚不少于2件!还设置“群接龙打卡+月末通报”考核要求!司法部通报
  • 华泰证券完成发行73亿元公司债券
  • 亿达中国前9个月合约销售金额约为5.72亿元 同比减少24.74%
  • 康宁杰瑞制药-B于10月13日斥资148.6万港元回购10.8万股
  • 岩超聚能完成数亿元天使轮融资
  • 石药集团:受托人根据股份奖励计划购买300万股公司股份
  • 澳大利亚央行9月会议纪要显示月度CPI数据和就业持稳支持其按兵不动
  • 中金公司拟发行不超10亿元公司债券
  • 安得智联银行借款大增:背靠美的每年数十亿关联交易,持续分红近6亿
  • 三星电子股价创纪录新高 AI芯片热潮促其录得三年多来最高季度利润
  • 煌上煌:卤制品原材料无直接从国外采购情况
  • 牛市早报丨中方对美船舶收取特别港务费今起正式施行
  • 倒车接人!我准备加仓自带“哑铃策略”的香港大盘30ETF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