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领盛Optivest)

基本面总结:
1.澳大利亚修订百万富翁养老金税改方案,以争取立法支持。
澳大利亚 *** 于10月13日宣布,将对针对富裕人群的养老金税收政策改革方案进行重大修改,旨在为这项此前备受争议的立法争取更广泛的政治支持。财政部长吉姆·查尔默斯表示,中左翼工党 *** 将对该法案作出六项关键修改,并将生效日期推迟一年至2026年7月1日。
此次修订的核心在于放弃了原提案中更具争议性的条款——对养老金账户的未实现收益征税。这一调整直接回应了投资者和行业团体的主要担忧。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更具针对性的累进税率结构:对账户余额在300万至1000万之间的部分,维持30%的税率;而对超过1000万澳元的余额部分,则将适用更高的40%的税率。
此外, *** 还引入了两项重要让步以增强方案的公平性与可持续性。其一,将为300万澳元的门槛额度提供指数化调整,使其随通胀上升,从而避免未来因“税级攀升”而影响更多中产阶层。其二,将名为“低收入补偿金”的补贴从500澳元大幅提升至810澳元,并从2027年起将申请门槛提高至年收入45,000澳元,此举将惠及130万澳大利亚人,其中60%为女性,帮助她们增加储蓄。
查尔默斯强调,这些修改使立法更加“有针对性”,并致力于构建一个“更强大、更公平、更可持续”的养老金体系。然而,这些妥协也带来了财政成本,预计将在未来四年内造成42亿澳元的收益损失,其主要原因在于生效日期的推迟。
反对党联盟副领袖泰德·奥布莱恩对修改方案持谨慎态度,表示仍需更多细节才能决定是否支持,但同时承认这是“勤劳的澳大利亚人及其积蓄的胜利”。作为澳大利亚更大的养老基金,AustralianSuper对修订后的提案表示欢迎,认为其平衡了各方关切。该提案的最终命运将取决于其能否在修改后赢得足够的跨党派支持,从而在议会获得通过。
2.澳大利亚 *** 优化养老金税改方案,放弃未实现收益征税以争取支持。
澳大利亚 *** 本周一宣布对旨在提高高净值人群养老金税负的提案进行重要修订,以争取这项此前颇具争议的立法能够获得更广泛支持。财政部长吉姆·查尔默斯表示,中左翼工党 *** 将对法案进行六项关键修改,并将实施时间推迟一年至2026年7月1日。
此次修订的核心变化是取消了原计划中最受争议的条款,对养老金账户的未实现收益征税。取而代之的是更具针对性的分级税率体系:对账户余额在300万至1000万澳元之间的部分维持30%的税率,而对超过1000万澳元的余额部分则将适用40%的更高税率。
原方案于2023年提出,计划将养老金余额超过300万澳元的税率从15%翻倍至30%,主要出于对该国4.1万亿澳元养老金体系中税收优惠可能加剧不平等的担忧。该方案预计影响约0.5%的人口,即约8万人,但因投资者和行业团体强烈反对而未能在大选前获得议会通过。
修订后的方案还引入了两项重要改进:一是为300万澳元的起征点引入指数化调整机制,避免因通胀导致更多人群未来被纳入高税率范围;二是将低收入补偿金从500澳元提高至810澳元,并从2027年起将申请门槛提高至年收入45,000澳元,这一措施将确保130万依赖该补助的澳大利亚人(其中60%为女性)能够积累更多储蓄。
查尔默斯指出,这些调整将使立法更加“精准有效“,并确保养老金体系变得“更加强大、公平和可持续“。不过他同时承认,这些修改将在未来四年造成42亿澳元的财政收入减少,主要原因是实施日期的推迟。
反对党联盟副领袖泰德·奥布莱恩对修订方案持谨慎态度,表示需要更多细节才能决定是否支持,但同时认为这是“勤劳的澳大利亚人及其储蓄的胜利“。澳大利亚更大养老基金AustralianSuper对这一修订表示欢迎,该基金为350万名会员管理着3650亿澳元资产。
3.研究显示美国关税成本主要由国内企业及消费者承担,加剧通胀压力。
多项早期研究与数据显示,美国新实施的进口关税成本主要由美国企业承担,并通过价格上涨部分转嫁给了消费者,这一趋势与特朗普 *** 关于“外国出口商将承担代价”的预测相悖,并为美联储的抗通胀工作增添了复杂性。
哈佛大学教授阿尔贝托·卡瓦洛的研究团队通过追踪数十万种商品价格发现,自3月关税生效以来,进口商品价格上涨了4%,而国内同类产品价格也上涨了2%。这表明卖家自身消化了部分关税成本,但整体上仍对消费者价格构成了上行压力。耶鲁大学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即外国生产商并未大幅吸收关税影响。
尽管白宫表示这仅是“过渡期”,并预期供应链将向美国转移,但现实影响已经显现。从宝洁、EssilorLuxottica到斯沃琪等多个消费品和制造业品牌已宣布涨价。路透社的追踪也证实,约72%的相关企业已上调价格。
这种关税驱动的价格上涨使美联储陷入两难。虽然部分美联储官员认为其影响短暂,但波士顿联储的预测显示,关税可能推高核心通胀率75个基点。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则估计,明年通胀率或将因此额外升高1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全球贸易已受到冲击。欧盟对美出口出现下滑,世贸组织大幅下调了明年的全球贸易增长预期。荷兰国际集团预测,未来两年欧盟对美商品出口可能减少17%。这表明,美国关税政策的负面影响正逐渐蔓延至全球经济。
10月14日周二,澳大利亚央行将于北京时间8:30公布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
经济资讯

澳大利亚 *** 修改富人养老金税改方案 放弃对未实现收益征税:为争取议会支持,澳大利亚 *** 对一项旨在向最富有的工人征收更高养老金税的有争议提案进行了重大修改,其中最关键的调整是放弃了原计划中对“未实现收益”征税的条款。
这项最初于2023年宣布的提案,计划将养老金账户余额超过300万澳元部分的税收优惠税率从15%提高至30%,旨在解决该国4.1万亿澳元养老金体系中税收优惠加剧不平等的问题。然而,该提案因担心未来受影响人群扩大(因300万门槛未与通胀挂钩)而遭遇阻力,未能在上次议会任期内通过。
财政部长吉姆·查尔默斯周一宣布了六项核心修改,并将生效日期推迟一年至2026年7月1日。修改后的方案更具针对性:引入分档税率:对300万至1000万澳元的余额征收30%的税,对超过1000万澳元的余额征收更高的40%的税。取消未实现收益税:移除了更具争议的条款。引入指数化:300万澳元的门槛将根据通胀进行调整。提高低收入补助:将低收入补偿金从500澳元增至810澳元,惠及约130万澳大利亚人。
查尔默斯表示,这些变化将使养老金体系更公平、更可持续,但推迟生效将使 *** 在未来四年减少约42亿澳元的收入。反对党联盟表示需审视细节,而行业巨头AustralianSuper则对修改表示欢迎。
政治资讯

澳大利亚拟建关键矿产“金融储备” 强化与盟友供应链合作:澳大利亚 *** 正积极制定一项关键矿产储备计划,旨在强化与盟友的供应链合作,并减少对单一国家的依赖。该计划的核心并非建立实物库存,而是通过 *** 作为“促进者”,推动矿商与消费国签订未来产量的长期销售协议,形成一种“金融工具”式的储备。
此项由澳大利亚关键矿产工作组主导的政策,力争在年底前完成价值12亿澳元的储备结构建议,预计以稀土为主,并于2026年下半年准备就绪。此举的背景是东大在全球稀土加工领域占据主导地位,并运用出口限制,引发了西方对供应链脆弱性的担忧。
澳大利亚贸易部长唐·法雷尔明确表示,澳大利亚拥有实现全球脱碳和人工智能发展所需的关键矿产资源,正积极与欧洲、日本、韩国及美国等伙伴洽谈,以确保资金和市场。此举也为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举行的会晤铺垫,凸显澳大利亚欲利用其作为盟友主要资源供应国的战略重要性。
据悉, *** 在该计划的制定中处于“倾听模式”,正广泛征求行业意见。同时,澳大利亚希望借鉴美国的相关支持计划,但会寻求降低自身的财务风险,理想情况下不直接投入资金,而是通过促成交易和探索建立西方价格指数等方式来保障本国产业利益。
金融资讯

受中美贸易战再度升温影响,市场对全球经济增长及科技企业估值的担忧加剧,导致澳大利亚股市周一大幅下跌。标普/澳证200指数下跌0.84%,收于8,882.8点;澳股综合指数下跌0.87%,报9,183.3点。
市场策略师麦卡锡指出,东大近期对稀土出口实施更严格的管制,与以往美国的贸易表态不同,这一举措来自“等式的另一边”,直接影响了市场情绪。板块方面,11个行业板块中有10个下跌,科技板块重挫2%,金融板块下跌1.2%,对大盘形成明显压力。不过,金矿与稀土矿股逆势上涨,避险资金推动金价创下新高,带动Northern Star和Evolution分别上涨1.6%和2.6%。
四大银行中,澳纽银行因宣布停止股票回购并计划削减成本,股价上涨3.3%,创十年新高;而国民银行和联邦银行均下跌超过1.8%。矿产板块整体微跌0.1%,金矿和稀土矿股的强劲表现抵消了必和必拓等巨头的疲软。能源板块受油价下跌拖累,下滑1.2%。医疗保健股普遍承压,Prod Medicus暴跌5.6%。此外,富邑葡萄酒因在华销售不及预期且美国业务受阻,股价暴跌逾14%。
地缘战事

乌克兰危机升级:战斧导弹争议引发核威慑风险。美国总统特朗普近日表示,若俄罗斯总统普京不结束乌克兰战争,美国可能通过北约向乌克兰提供射程达2500公里的“战斧”*。此举引发俄方强烈反应,梅德韦杰夫周一警告称,俄方可能以核打击回应,因“无法区分常规与核弹头导弹”。克里姆林宫此前已将此类武器援助定义为“侵略行为”,而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则承诺仅用于军事目标,强调乌方“不攻击平民”的原则。
特朗普的策略凸显其对“以威慑促和谈”的倾向,但此举也使得美俄直接冲突风险骤增。俄乌战争已成为欧洲自二战以来最惨烈的冲突,双方在是否接受“领土妥协”与“安全保障”问题上的根本分歧,仍是停火协议难以达成的核心障碍。
中东破局:加沙停火协议签署与地区关系重构。在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的斡旋下,加沙停火协议于10月13日在沙姆沙伊赫峰会正式签署。哈马斯释放了最后20名生还的以色列人质,以色列则释放近2000名巴勒斯坦被拘留者。美国总统特朗普称“和平已降临圣地”,并推动将停火转化为“更广泛的中东和平进程”。
然而,加沙面临严峻的人道主义重建挑战:遗留问题:尚有28名人质遗体待移交,哈马斯称“需时间定位埋葬点”;治理矛盾:哈马斯拒绝解除武装,并在以色列撤军后迅速*敌对势力,控制加沙城;援助压力:联合国呼吁大规模增加食品、药品和燃料供应,防止饥荒蔓延。
美伊关系:核谈判曙光与僵局并存。特朗普在以色列议会表态“愿与伊朗达成协议”,并称德黑兰对此“持开放态度”。但伊朗外长阿拉格奇回应,要求美国提出“公平且均衡”的方案,并拒绝出席埃及峰会,谴责美国“持续制裁与威胁”。双方分歧聚焦于铀浓缩问题,西方要求“浓缩铀归零”,而伊朗坚持保留和平核能权利。
技术谋攻
1.技术总结:
上周五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在11月1日前对华征收100%关税,引发市场避险情绪急剧升温,纷纷抛售风险敏感型货币,导致澳币兑美元一度下探0.6471低位。然而周末特朗普态度转向温和,通过推文释放可能不会实际执行对华巨额关税的信号,市场紧张情绪得到部分缓解,推动澳币在本周一开盘后跳空高开,日内更高触及0.6531价位水平,更低则下探0.6490价位水平,整体呈现超跌修复格局。
市场分析师Lallalit Srijandorn指出,尽管特朗普的口头缓和短期内稳定了市场预期,但并未从根本上消除贸易紧张局势的潜在风险。投资者仍担忧新一轮关税措施可能对全球供应链和制造业复苏构成冲击,这种担忧情绪将持续制约澳币等商品货币的反弹空间。从美国国内经济环境看,10月密歇根大学消费者信心指数虽略高于预期,但1年期通胀预期从4.7%降至4.6%,显示消费者对通胀前景的担忧有所缓解。然而美国 *** 停摆进入第三周,国会预算谈判陷入僵局,参议院将表决推迟至周二,这些政治不确定性加剧了市场对美国经济活动放缓的忧虑。
货币政策层面,美联储宽松预期持续升温。根据CME FedWatch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在10月会议上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高达97%,12月再度降息的概率达到92%。经济学家Sarah Johnson评论称,除非贸易局势出现实质性转机,否则美联储可能维持宽松立场,以对冲 *** 停摆和外部需求疲软带来的双重风险。值得注意的是,若联邦 *** 持续停摆,包括非农就业报告、CPI、PPI及零售销售在内的重要经济数据将无法如期发布,这种数据真空可能干扰美联储10月货币政策决策的准确性。
在此背景下,周二即将公布的澳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备受市场关注。此前澳联储在9月会议上一致决定将现金利率维持在3.60%不变,这一决策符合市场普遍预期。行长米歇尔·布洛克在会后的讲话中透露出央行在平衡通胀压力与经济增长风险时的谨慎立场。央行需要更多时间来评估此前加息周期的累积效果,尽管金融环境已趋于宽松,但其全面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
澳大利亚国内经济呈现复杂图景。二季度数据显示私人需求复苏步伐略超预期,实际家庭收入改善与金融条件宽松共同支撑消费回升。然而通胀前景仍存不确定性,虽然整体通胀率已回落至2%-3%的目标区间,但最新迹象表明三季度通胀可能高于8月《货币政策声明》的预期。这种通胀粘性主要源于国内生产率增长疲弱导致的单位劳动力成本高企。劳动力市场同样发出矛盾信号,8月失业率维持在4.2%不变,劳动力未充分利用率处于低位,但就业增长放缓幅度超出预期,薪资增速也已从峰值回落。
澳联储在决策时还须考量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央行在声明中指出,全球经济前景仍面临多重挑战,贸易政策演变可能在长期内拖累全球增长,而更广泛的地缘政治风险持续威胁全球经济稳定,这些因素都可能通过贸易渠道影响澳大利亚的经济活动与就业市场。
针对未来政策走向,澳联储明确表示将坚持数据依赖的决策 *** ,密切关注全球经济与金融市场动态、国内需求走势以及通胀和劳动力市场前景。布洛克行长在议会作证时强调,“劳动力市场状况已略有缓和,失业率小幅上升,但某些领域依然紧张“,同时明显淡化了近期降息预期,指出“董事会将继续密切关注数据变化及风险演进态势,以此指导决策方向“。
基于当前复杂的内外环境,市场参与者正在调整对澳联储政策路径的预期。部分经济学家已将下一次降息时点从11月推迟至明年,主要考虑到劳动力市场依然紧俏且通胀压力可能再度上升。在内外环境明朗化之前,澳联储料将维持审慎观望的政策姿态,这意味着澳元走势将继续受制于全球风险情绪与国内经济数据的双重影响。需重点关注即将发布的季度通胀数据与劳动力市场指标,这些将成为决定澳联储11月及后续利率决策的关键依据,而全球贸易政策演进与地缘政治风险等外部因素也需纳入综合考量范围。
从日线级别技术指标观察,澳币兑美元汇率近期呈现明确的技术破位态势。上周五汇价以长阴线形态强势击穿布林带下轨支撑,同时布林带通道开口呈现显著扩张,这一技术特征不仅表明市场波动率正在急剧放大,更确认了空头力量已完全掌控市场节奏。当前布林带上轨已下移至0.6670区域构成短期动态阻力,而下轨则维持在0.6490附近提供短期动态支撑。动量指标释放出持续偏空的信号。14日相对强弱指标(RSI)目前读数42,处于弱势区间未触及超卖边界,暗示当前下行动能尚未完全释放,汇价仍存进一步下探空间。
从日线技术结构分析,澳币兑美元自9月17日创下年度高点后,便形成了典型的高点逐步下移、低点不断刷新的下降通道。这种有序的阶梯式下跌结构表明空头力量呈现系统性增强态势,短期内偏空格局难以扭转。当前下方短期支撑位于0.6400区域,若该水平失守,下一重要支撑将下看0.6300心理关口。特别需要关注的是,0.6300区域作为今年从0.5912低点至0.6705高点的斐波那契50%回撤位,具有重要的技术意义,被视为判断澳币中期多空趋势转换的核心分水岭。
从多头防守角度考量,若汇价有效突破0.6630区域阻力带并实现持续性站稳,才能扭转当前技术面的被动局面。该区域水平不仅是近期下降趋势线的关键压力位,更是澳币多空转换的短期多空分水岭。若能成功突破,则有望开启向0.6700整数关口乃至更高位置的技术性反弹。然而,在未有效突破该阻力区域之前,操作上建议维持逢高沽空的交易思路。
整体而言,澳币兑美元目前正处于空头排列的典型技术格局中,下降通道保持完好,关键阻力支撑位的攻防战将成为决定后续走势的重要观测点。需密切关注0.6630-0.6400区间的多空博弈情况,同时注意全球风险情绪变化对商品货币带来的连带影响。
2.技术指标总结:



3.交易策略解析:

澳币短线关注区间:
0.6550-0.6490
从4小时图技术指标观察,澳币兑美元汇率经历上周五收于布林带下轨下方的弱势表现后,本周一跳空高开重返中轨与下轨之间的相对弱势区间。这一技术性反弹表明,尽管整体技术格局仍明显偏空,但短期下跌动能已出现减弱迹象。值得关注的是,布林带整体开口维持扩张态势,显示市场波动率仍在显著上升,这将为下行趋势的延续提供技术支撑。
当前布林带上轨位于0.6620区域构成短线动态阻力,而中轨切入位0.6550一带则成为判断多空力量对比的关键分水岭,下轨指向的0.6470区域提供对应动态支撑。在动能指标方面,4小时相对强弱指标(RSI)从低位回升至41水平,反映市场多头动能有所修复,但整体仍处于相对弱势区间,表明空头力量仍占据主导地位。
结合技术结构分析,4小时图显示澳币汇价在上周五有效跌破0.6520支撑区域后,形成了典型的高点下移、低点创新低的偏空技术形态,这一结构表明短期下行风险正在加剧。虽然周一汇价借助跳空高开展开技术性修复,但在未能成功站稳0.6550区域上方之前,再次回落的风险依然持续存在。
当前下方短线支撑关注0.6490区域,若该支撑失守,空头目标将进一步下看0.6450区域。需要特别警惕的是,若下跌动能持续增强并有效跌破0.6450支撑带,汇价或将打开通往0.6400乃至更低水平的下行空间。
从多头反击的角度考量,若汇价能够有效突破0.6550区域阻力,由于该位置不仅为近期0.6627高点至0.6471低点下跌波段的斐波那契50%回撤位,也与布林带中轨构筑的强弱分化带重合,形成技术共振,届时可能进一步上探0.6590区域甚至更高水平。
澳币短线走势路径参考:
上升:0.6550-0.6590
下降:0.6490-0.6450-0.6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