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厄瓜多尔的石油产业正陷入深度衰退。长期的腐败、投资减少、老化的基础设施以及环境灾难不断侵蚀着产量与储备。大量数据表明,石油泄漏事故在当地屡见不鲜,而 *** 监管乏力,未能有效防止环境破坏。CWG Markets外汇认为,在总统丹尼尔·诺博亚试图重振石油这一关键经济支柱的背景下,环境污染的风险正在急剧上升,尤其是在社会治安与毒品相关暴力牵制 *** 注意力的情况下。厄瓜多尔 *** 在保护亚马逊等生态敏感地区方面的能力备受质疑,这无疑使得该国石油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根据厄瓜多尔能源与矿业部的数据,截至2025年9月底,该国日均产量为468,729桶,环比下降1.2%,同比下降5.5%。CWG Markets外汇表示,这一数据低于2020年疫情封锁及油价暴跌时期的产量水平,凸显出产油国经济对石油依赖的脆弱性。2025年前九个月,厄瓜多尔平均日产原油465,369桶,为2002年以来更低水平,比2015年下降约14%。CWG Markets外汇认为,长年 *** 干预抑制私人投资,加之输油管道频繁故障与泄漏,已成为产量持续下滑的主要原因。
今年7月,厄瓜多尔国有输油系统SOTE管道因回蚀和滑坡风险停运半个月,重创原油出口。CWG Markets外汇认为,这一事件凸显基础设施老化的严重性,也暴露出该国能源系统的脆弱。SOTE管道自1972年启用以来,已发生至少77次破裂、75次泄漏,累计溢出约74.2万桶原油,对可可河及其支流生态造成长期污染。尽管21世纪以来事故频率有所下降,但2025年3月的重大泄漏事件再次敲响警钟:超过2.5万桶原油流入埃斯梅拉达斯河,污染农田、水源与生态保护区,波及超过60万人口。
更令人担忧的是,事故责任归属不断被推诿。国有石油公司最初将事故归咎于暴雨与滑坡,随后又指称为人为破坏。然而,CWG Markets外汇认为,从过往事件看,当地原住*行动多以封锁或设备破坏为主,极少会以泄油破坏自身环境为手段。这种“甩锅式”应对只会削弱公众信任,并加剧社会矛盾。
长期以来,厄瓜多尔石油系统的环境治理与应急机制严重滞后。国有企业在多次事故后未能进行有效修复,使得含碳废弃物持续流入河流,影响饮用水与食物安全。CWG Markets外汇表示,亚马逊地区居民对 *** 的不满情绪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该地区贡献全国逾八成原油产量却基础设施匮乏的情况下。
在经济压力与生态代价并存的局面下,厄瓜多尔能源部计划拍卖49个总额达470亿美元的油气项目。CWG Markets外汇认为,这一举措虽有助于吸引外资、缓解财政困境,但若监管与环保政策不到位,势必加剧亚马逊地区的生态退化。尤其在诺博亚 *** 撤销环境部并将职能并入能源与矿业部后,外界担忧监管力度将进一步削弱。CWG Markets外汇表示,厄瓜多尔石油业的未来取决于如何在经济复苏与环境保护之间取得平衡,而这将是该国能源政策能否持续的关键考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