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美国总统特朗普上任以来,白宫与美国研究型、精英型高校之间关系紧张,矛盾频发。白宫一直在高教议程上快速推进:收紧或重塑与校园相关的移民与签证政策,将对高校的联邦资助与意识形态争议捆绑在一起,并对教育部进行大幅裁撤和调整,以显示 " 整顿高等教育 " 的政治意志。为此,精英大学被频繁指责为 " 自由派堡垒 "。而美国大学则反复强调学术自治、同行评议与*的核心价值。双方拉锯的焦点,正是 " 钱与权 " 的交叉口——科研拨款与政策条件的配套设定。
10 月初,白宫致函首批 9 所美国大学,要求校方签署《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信函措辞礼貌,却暗藏锋芒。它要求各校在招生、聘用、学术多样性、国际学生比例乃至校园言论管理等方面作出承诺。接受契约者,将获得更高的间接费用补偿、重大联邦拨款、长期合作机会;拒绝者,则面临失去资源的风险。
信中限定反馈截止日期为 10 月 20 日。根据《美国高等教育纪事》10 月 9 日报道,上述 9 校正在权衡是否接纳这一契约。当地时间 10 月 10 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致信该国教育部,表示该校不同意特朗普 *** 要求美国部分大学签署的这项协议。
九校的抉择
美国布朗大学校方表示,校方尚未确认对于契约的反馈。该校校长克里斯蒂娜 · 帕克森在教职工会议上表示:" 在此我不便过多谈论该契约,仅向已致函表达观点与关切的同仁致谢。"
一位匿名的布朗大学教授透露,在学校多次的教职工会议上,教授们 " 对该协议表达了重大关切 "。该教授指出,尽管存在 " 诸多不同声音 ",但基于 " 该协议将损害学术自由 " 以及 " 高等教育应保持独立于政治的角色定位 ",敦促校方拒绝达成该契约成为 " 压倒性共识 "。
美国达特茅斯学院发布的校方声明称,他们将继续坚守达特茅斯学院的学术使命与价值理念,并将永远捍卫学院的独立精神。该校校长西恩 · 莉亚 · 贝洛克在声明中表示:" 大家常听我提及当下高等教育的不完美之处,我们确实有进步空间,但我们绝不会在学术自由和自主管理权上作出任何妥协。"
据报道,该校有数百名教职员工联名签署 *** 书反对该协议,要求校领导公开谴责 " 这场对高等教育史无前例的攻击 "。
MIT 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麻省理工分会成员在声明中表示:" 我们敦促 MIT 领导层及校董会全面拒绝该协议。"" 高等教育研究的联邦资助不应基于政治考量,而应以符合国家与世界的学术、科学和智力标准为依据。"MIT 研究生工会还联合其他 28 个校园组织签署联名信,敦促校方拒绝该协议。
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务长帕特里夏 · 普雷洛克在教师参议院会议上表示,学校管理层与亚利桑那州校董会正在审议该协议,以全面理解其内容、范围、法律影响及潜在后果。她表示:" 目前尚未作出任何决定。" 而该校教师参议院则通过决议要求校方拒绝该协议。决议指出:" 该协议条款危及亚利桑那大学的独立性、卓越性与学术诚信,侵犯了亚利桑那大学社区成员的宪法权利。"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校长拉里 · 詹姆斯证实该校已收到协议,并强调回应将 " 基于宾大价值观与使命所确立的原则——学术自由与思想自由、*、非歧视原则、遵守美国法律及宪法,以及本校治理体系 "。詹姆斯表示,将征询各学院院长、教职员工、行政人员及校董会的意见。该校逾千名教职员工及学生联名签署反对该协议的 *** 书,这一 *** 是由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宾大分会发起的。 *** 书指出:" 宾大的拉丁校训为‘法无德不立’,此刻正是践行这一原则之时。"
美国南加州大学 *** 校长金秉洙则表示,该协议 " 涵盖了若干我认为值得深入研究和讨论的重要议题 ",并称将征询校董事会及学术自由工作组等机构的意见。他在学术参议院线上会议上向与会者强调:" 校方尚未作出最终决定,因为我希望充分听取社区意见并了解各位的建议。" 南加州大学学术参议院成员在线上会议上谴责该协议 " 可能违宪 "" 违背学术自由原则 ",并称其为 " 特洛伊木马 "。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在官方声明中说," 得克萨斯大学系统深感荣幸,我们的旗舰院校得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被特朗普 *** 选定为全美仅有的 9 所高校之一,有望在其新推出的《高等教育学术卓越契约》框架下获得资金支持优势。" 得州大学系统董事会主席凯文 · 埃尔蒂夫在声明中表示:" 我们热切期待与校方官员展开磋商并审议该协议。" 截至目前,尚未有该校教职员工联名 *** 的报道。
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声明,校方已成立工作组审议该协议。该校 *** 校长保罗 · 马霍尼在声明中表示," 校方难以接受协议中的某些条款。"" 我们的回应将遵循托马斯 · 杰斐逊 200 多年前所确立的学术自由与自由探究原则。这些原则始终是本校使命的核心,也是我们始终恪守的准则。" 该校文理学院教师紧急召开线上会议,通过决议敦促校方拒绝该协议。据与会教师透露,97% 的与会者支持该决议。数日前,该校教师参议院已通过决议,要求校方 " 彻底拒绝该协议及任何损害大学使命、价值观和独立性的类似提案 "。
美国范德堡大学校长丹尼尔 · 迪尔迈尔向校报表示 " 校方正在审议该协议 ",但拒绝进一步置评。而该校的美国大学教授协会范德堡分会则发表声明,敦促校方领导层 " 拒绝这份效忠特朗普的誓言,以及任何企图剥夺范德堡大学自 *** 的类似文件 "。该声明指出:" 在该契约营造的恐惧与猜疑氛围中,我们无法真诚地要求学生‘勇于成长’。"
总体来看,这 9 所高校的态度已逐渐清晰:拒绝的态度成为主流,犹疑者少。美国大学体系的 " 防火墙 " 正在形成。
MIT 的拒绝或成为转折点
MIT 的拒绝已成为整个风波的亮点,或许也是未来事态发展的转折点。
10 月 10 日,MIT 校长萨莉 · 科恩布卢斯在致全校师生的一封信中披露了该校将拒绝上述协议的决定,并附上了她致美国教育部部长琳达 · 麦克马洪的书面回复。由此,MIT 成为首家正式拒绝特朗普 *** 提案的美国高校。
在致麦克马洪的信中,科恩布卢斯表示 MIT 已践行提案中列举的诸多原则,但坚决反对那些可能损害学术自由和机构独立性的条款。
" 本校的价值观及 MIT 的其他实践,已达到甚至超越了贵方文件中列举的诸多标准。我们自由选择这些价值观,因为它们正确;我们恪守这些价值观,因为它们支撑着我们的使命——这项对美国繁荣、竞争力、健康与安全具有重大价值的事业。"" 当然,MIT 始终恪守法律。" 她写道。
科恩布卢斯强调,若接受契约条款,大学将 " 限制*和机构的独立性 "。她补充道:" 从根本上说,该文件的精神与我们‘坚信科研资助仅基于学术价值’的核心理念相悖。"
契约为何引发反弹
从表面上看,白宫所发出的这份 " 契约 " 是一个财政工具,即以更优厚的经费条件换取大学在若干政策议题上的配合;而它更深层的内涵,是把政治目标嵌入大学治理的关键齿轮,把 " 愿景对齐 " 转化为 " 制度从属 "。其中,国际学生比例、五年学费冻结、招生与聘用 " 禁用性别与种族因素 "、禁止 " 贬损保守派观点 " 与 " 严格性别定义 " 等,构成了一套可被量化与审查的 " 合规指标 "。
正因如此,美国学术界对 " 观点多样性 " 的条款反应最为敏感。正如有媒体所指出的,当 " 多样性 " 变成一套限制性话语时,它事实上要求课堂讨论不再服从学术规范,而服从于政治规范。
至于国际学生上限与学费冻结,则被业内视为 " 政策效果高度不确定 " 的要求。就国际学生而言,有可能抑制人才全球流动,冲击许多实验室与项目的学术生态。
把这些条款拼起来,人们大致会看到一个轮廓较为分明的策略——用财政杠杆改写大学的价值排序。这就是为什么从 " 常春藤 " 高校到公立旗舰大学、从理工强校到综合大学,校内的教师参议会、研究生组织与学生社团会以近乎同步的节奏,作出 " 以自治守自由 " 的回应。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事情到现在尚未有最终结果,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个人以为,存在 3 种可能性。
一是该协议被广泛拒绝,试探性政策受挫。若 9 校中的多数高校最终选择拒签,契约的 " 示范效应 " 就会失灵。MIT 的拒绝已显著提高这一路径的概率。接下来只要再有一两所头部高校明确说 " 不 ",这道 " 制度防火墙 " 就算彻底立住。
二是出现 " 折中版本 ",以注释及保留条款形式被少量接受。当然,不排除个别学校在强大财政压力与校内共识之间寻求 " 折中 " 方案,例如接受部分 " 程序性条款 ",但对言论控制、严格性别定义等 " 红线 " 明确保留解释权或拒绝。若白宫接纳这类 " 带附注的契约 ",契约可能转化为 " 松绑模板 ",以软约束推进。
三是形成突破口后扩容,契约逐步制度化。9 校里哪怕只有一两所率先 " 完整签约 ",白宫就能拿到 " 政策样板 "。此后,白宫将会通过拨款指南、项目评审等渠道,把 " 契约精神 " 扩展为更广泛的 " 新常态 "。这一路径的关键,在于之一批高校是否愿意成为 " 样板 "。目前来看,得州大学奥斯汀分校的表态相对开放,是否会成为突破口,值得继续观察。
目前这场风波还在继续。10 月 20 日的 " 答复日 " 尚未到来,白宫可能以 " 修订稿 " 换取部分学校的有限接受;也可能在 " 示范样板 " 受挫后,转而通过更分散的资助细则来达到同样的目的。
但不论短期结局如何,这场争执已将美国大学与 *** 之间的张力再次推至聚光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