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4日,A股银行、保险板块飘红。截至收盘,银行指数涨超2.54%,保险指数涨超2.77%。其中,上涨6.68%,、涨逾5%。
业内人士认为,银行股防御性配置需求上升,保险股则受消息面和政策端多重利好因素催化。此外,银行股作为保险资金重仓的核心板块,银行股与保险股联动效应逐渐增强。

银行、保险股全线飘红
银行股方面,中小银行涨幅居前。重庆银行收涨6.68%,涨幅居首;渝农商行、紧随其后,涨幅均超4%;、等多家银行涨幅逾3%。42家上市银行中涨幅最小的涨0.83%。

国有银行中,、分别上涨3.18%、3.16%;、分别上涨2.18%、2.08%;、分别上涨1.60%、1.54%。
股份行中,、、、、涨幅均超2%。
值得注意的是,资金正持续借道ETF布局银行板块,银行ETF(512800)当日上涨2.41%,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其在10月9日至13日期间累计获资金净流入18.12亿元。
新华保险领涨保险板块,盘中涨幅一度超过7%,收涨5.34%,紧随其后,上涨4.34%。

多重因素推动板块配置价值
银行方面,银河证券研报表示,资产价格波动加剧,催生防御性配置需求。与此同时,城市更新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的推进,有望为银行带来信贷投放与资产质量改善的双重机遇。多重因素叠加,共同推升了银行板块的配置价值。
保险方面,近期政策利好持续释放,从健康险创新到非车险业务规范,均有助于险企稳健发展。人身险领域,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为保险公司在产品创新和差异化竞争方面开辟新空间。财险领域,近日非车险“报行合一”政策正式落地,标志着财产险业务全面纳入手续费管理规范化监管,推动行业从“规模竞赛”转向“价值深耕”。
消息面上,10月13日晚,新华保险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称,经初步测算,预计公司前三季度净利润为299.86亿元至341.22亿元,与2024年同期相比,增加93.06亿元至134.42亿元,同比增长45%至65%。
银行股与保险股联动效应增强
在业内人士看来,银行股作为保险资金重仓的核心板块,其表现与保险股投资价值存在显著联动效应。截至上半年末,险资重仓A股流通股总市值中,银行为之一大行业。据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今年以来险资共举牌31次,其中银行股占比为41.9%。
经济研究所金融团队认为,银行股经历前期回调后,估值有望修复。同时,银行股的高股息特点与险资需求高度匹配,股息收益很大程度上可以满足分红险的收益需求。随着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同时通过修改险企考核机制、监管等手段提高险资权益投资占比,险资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可能进一步提升。
展望未来,平安证券研报表示,资金流向的变化是推动银行板块估值修复中不可忽视的力量。一方面被动指数的持续扩容带来了稳定的资金流入,银行板块高权重的特征仍将持续推动资金的流入;另一方面银行板块低波高红利的特征更易获得险资等中长期资金的青睐,结合监管一系列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措施,预计板块的股息配置价值吸引力仍将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