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预见能源

明阳142亿苏格兰建厂,出海欧洲风电。
10月12日,公告拟斥资15亿英镑(约合142亿元人民币)在苏格兰建设英国首个全产业链风电基地的消息,在全球能源圈激起千层浪。
这不是中国风电企业首次出海,却是中国风机制造商在欧洲高端市场布局的里程碑事件,从单一设备出口到全产业链扎根,从技术输出到标准共建。对于总市值约382亿元的企业而言,这笔投资堪称豪赌。
在这142亿元投资的背后,明阳智能看中的不仅是英国市场,更是整个欧洲乃至全球海上风电的未来。

全球战略布局,打造欧洲海上风电中心
据明阳智能公告,这项投资将分三个阶段推进,覆盖从制造到全产业链的布局。
首期计划建设风电机舱与叶片制造厂,预计2028年底实现首批投产,第二期将扩建生产线,加速英国漂浮式风电技术的规模化生产,第三期则进一步扩展至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及其他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
这种“从基础部件到核心系统”的规划,既响应了英国“供应链本地化”政策要求,更构建了难以替代的竞争壁垒。项目建成后,将成为服务英国、欧洲及其他非亚洲市场的海上风电中心,推动明阳智能成为全球海上风电产业的重要参与者。
明阳智能此次大手笔海外投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战略考量,是市场、技术与政策的精准耦合。英国市场的吸引力,本质上是“确定性需求”与“结构性机遇”的双重叠加。
从市场维度看,英国及欧洲海上风电市场正在迅猛发展。2024年,英国新增了1.2GW海上风电装机,是欧洲更大的海上风电市场。
而且,根据英国《2030年清洁电力行动计划》,其海上风电装机目标将从当前水平跃升至43-50GW,这意味着未来五年将释放超30GW的增量空间。
然而,英国 *** 设定的目标是到2030年海上风电装机50GW,目前仅完成约15GW。如果没有引入外部的新制造能力,这一目标几乎无法达成,这为明阳智能提供了市场契机。
从技术维度看,明阳智能借此可将先进的海上风电技术引入北海区域,加速漂浮式风电技术的商业化进程。
选择苏格兰作为落脚点,暗藏供应链效率的精密计算。选定的阿德西尔港紧邻北海风场集群,这里不仅是英国规划的浮式风电核心枢纽,更具备大型设备运输的天然港口条件。最重要的是,北海地区被认为是漂浮式海上风电的理想试验场,而明阳智能的漂浮式技术正是其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明阳智能的欧洲市场布局,不同于中国风电产业“集群化”发展的成熟生态。英国本土供应链存在关键部件产能缺口,尤其是漂浮式风电所需的专用齿轮箱、控制系统等核心组件,长期依赖进口。
另外,从政策层面看,英国 *** 为加速本国海上风电落地,已简化13个海上风电项目的环保审批流程,允许通过海洋保护区置换平衡生态影响,为项目落地扫清了关键障碍。

行业变革,中国风电的“全球化2.0”时代
明阳智能的这次投资,代表中国风电企业在全球高端市场迈出了重要一步。
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发布的《2024年全球风机市场份额》报告,明阳智能以12.2GW的新增装机容量位列全球风机市场第四位。这表明中国风电制造商已具备参与全球竞争的实力。
与此同时,2025年上半年,明阳智能营业收入为171亿元,同比增长45.33%。
公司表示,营收增长主要是风机销售数量增加所致,这表明其在规模扩张的同时,也在持续提升市场占有率。
而此次明阳智能的英国布局,正意味着中国风电全球化从“产品出口1.0”迈入“产业扎根2.0”的新阶段。
在此之前,中国风电企业的海外扩张多以设备销售为主,即便在海外设厂,也多局限于组装环节,核心部件仍依赖国内供应。
这种模式在欧洲“碳关税”“供应链审查”等政策日趋严格的背景下,已显现增长瓶颈,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统计,2024年上半年中国风机出口价格比欧美低28%左右,部分项目因“本地化率不足”错失竞标机会。
全产业链出海模式将重塑全球竞争格局。明阳智能的示范效应可能引发连锁反应,、远景能源等同行已在欧洲布局,若跟随推进制造基地建设,中国风电产业将形成“技术标准输出+本地化制造+供应链协同”的新优势。
对英国而言,这一投资同样具有战略价值,基地预计创造1500个直接岗位,后期或新增1500个就业机会,更能填补本土漂浮式风电产业链空白,助力其实现“清洁电力超级大国”目标。
这种“企业需求”与“国家战略”的契合,为中英能源合作提供了新范本,此前晶科储能140MWh液冷项目在英落地,已印证中企业“技术+服务”输出模式的可行性。
其漂浮式风电技术若能在北海实现规模化应用,有望打破欧美企业在该领域的垄断。目前全球已投运的漂浮式风电项目中,西门子歌美飒、MHI Vestas占据70%以上份额,而明阳智能的18.8MW机型已具备技术代差优势。

风险暗藏,前行之路并非坦途
明阳智能的这笔数额巨大,且长达数年的投资,也面临着多重风险。
地缘政治的不确定性首当其冲,英国脱欧后贸易政策仍在调整,欧盟对“非市场经济体”企业的审查日趋严格,若未来出台更严苛的技术壁垒,可能增加项目合规成本。
美国 *** 在6月份已就中国风机制造商参与英国海上风电场建设一事向英国 *** 表达了关切,并污蔑中国公司的设备存在安全风险。尽管中国驻英使馆回应称这种说法“完全没有根据”,但地缘政治的博弈让这场商业合作蒙上不确定色彩。
运营管理的复杂性不容小觑。欧洲劳动力成本是中国的3-4倍,苏格兰风电人才储备虽较充足,但高端技术人才仍存在缺口。此外,跨文化管理、环保合规等问题同样棘手,英国对海洋生态保护的要求远高于中国,项目需建立更严苛的生态监测体系,这可能大幅度推高建设成本。
财务压力需要精细化管控。15亿英镑投资中,首期7.5亿英镑需在2028年前投入,而公司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仅6.10亿元,自由现金流较去年同期有所下滑。如何平衡投资节奏与资金安全至关重要。
一方面可通过“分期投入+订单绑定”降低风险,即根据英国风电项目招标进度调整产能释放节奏。
另一方面可借助英国 *** 的绿色金融工具,如苏格兰国家投资银行的低息贷款,优化融资成本。研报指出,若海外订单持续落地,明阳智能的海外业务有望在中长期贡献较为可观的业绩弹性。
明阳智能的142亿英国布局,是一次“模式创新试验”,探索中国新能源企业从“制造大国”向“产业强国”的转型路径。从北海的海风到全球风电产业的格局,这场跨越重洋的投资,既考验着企业的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更折射出全球能源转型的必然趋势。
北海的风正起,中国风电的全球化新篇章,才刚刚翻开之一页。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