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关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
10月16日, *** 上市司一级巡视员毕晓颖在参加2025可持续全球领导者大会时,围绕“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的话题进行了阐述。她指出, *** 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明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不断优化披露制度。
毕晓颖表示,目前的披露范围总体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 *** 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会在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明确
2024年印发的新“国九条”提出,要健全上市公司可持续信息披露制度。 *** 持续加强制度建设,指导沪深北证券交易所制定《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披露指引》(简称《指引》),这是国内首个系统规范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的强制性规则。同时, *** 指导交易所就其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印发编制指南,为上市公司提供细化工作指导。
毕晓颖介绍,目前已经印发“总体要求与披露框架”“应对气候变化”两个具体指南,前不久,还就“污染物排放”“能源利用”“水资源利用”三份议题指南公开征求意见。今年修订的部门规章《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也专门明确,上市公司按照证券交易所的规定发布可持续发展报告。
“当前已经形成以‘交易所指引’为强制性和底线要求、‘编制指南’为参考性规范和典型实践推荐的可持续披露制度体系。”毕晓颖指出,在政策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扩面、提质,彰显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效。
一是披露率持续提高。今年共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4年可持续报告,整体披露率达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的市值占到全市场的七成左右。另外还有612家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说,市场已经有近半数公司较为系统地披露了可持续相关信息。
二是披露内容更翔实客观。从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情况看,99.3%的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八成企业披露的量化指标超过25个。对于各方普遍关注的气候信息,62.1%的公司披露了气候相关风险和机遇类型,65.9%的公司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显著提升。
三是可持续相关治理进一步夯实。企业逐步从后端披露向前端治理和管理延伸。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中,有67.3%的公司搭建了治理架构;63.9%的公司披露战略信息,44.0%的公司制定并披露了定量可持续相关目标。
四是披露涉及的议题更加聚焦,实质性更强。不少上市公司反映,《指引》的出台让企业可持续披露更加有的放矢,企业由原来的迷茫,逐步有了更明确的目标,也降低了学习国内国际其他标准的成本。《指引》出台后,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平等对待中小企业等议题受上市公司的关注度大幅上升。
五是可持续评级提升。截至去年底,沪深两市有1/3的公司MSCI ESG评级有所提升,其中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上市公司家数占比由五年前的0提升至7.2%。ESG评级的提升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丰硕成果的重要体现。
三方面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毕晓颖强调, *** 将按照新“国九条”要求,坚定不移支持引导上市公司做好高质量的可持续披露。
一是继续按照“积极借鉴、以我为主、兼收并蓄、彰显特色”的原则,坚定不移逐步完善制度。一方面,借鉴国际可持续披露领域的有益经验,深入研究其成熟和有效做法,加强与国际各类可持续规则的衔接。另一方面,国际可持续披露领域存在的杂音、噪音,也正说明了可持续披露总体仍是新生事物,还有需要不断探索、持续完善的一面,因此不能照抄照搬、走极端。
去年沪深北交易所印发的上市公司可持续报告披露指引既坚持了与国际各主流规则的衔接,保持了总体框架、总体要求的一致,同时又对部分难度和争议较大的披露指标,如范围三温室气体排放、情景分析等做出妥善安排,预留弹性空间。这样既能够满足投资者数据可比、口径一致的需要,也充分考虑了当前的实际。毕晓颖表示,下一步 *** 将指导沪深北交易所以披露指引为依据,结合企业需求,适时丰富编制指南,并做好明年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不断优化披露制度。
二是继续按照区分重点、试点先行、循序渐进、分步推进的策略,坚持不移推动政策落地。目前,交易所披露指引要求个别重要指数样本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强制披露,涉及约400多家公司。强制披露家数虽然不多,但市值已经占到全市场半数以上。要求强制披露公司自2026年首次披露,其中已经有95%的公司提前披露了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执行指引有很好的基础。
“对于尚未进行披露的强制披露范围公司, *** 将督促交易所加强针对性指导,帮助企业做好首次披露,同时,还有上千家公司自愿披露可持续报告。”毕晓颖指出,目前的披露范围总体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的需求。对于不在强制披露范围的中小企业,鼓励企业量力而行,不作强制要求。 *** 不盲目追求披露家数,而是会在政策评估和企业实践能力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考虑扩大覆盖面的节奏。
三是继续按照行胜于言、言必求实的实践导向,坚持不移引导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质量披露。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可持续披露的核心不是披露,而是高质量发展,只有做好可持续实践,才能做好可持续披露。
毕晓颖指出,去年以来,不少国际机构投资者对中国上市公司可持续披露相关工作进展给予充分肯定,认为中国企业在这方面虽然说的少,但做的很多,是可持续的坚定行动派和重要贡献者。 *** 将继续坚持实践导向,引导上市公司践行新发展理念,助力碳达峰、碳中和,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书写好可持续发展报告。一方面,增强企业可持续发展意识,指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对企业加强培训,提供更多案例,帮助企业识别、披露可持续领域的重大风险和机遇;另一方面,持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督促如实披露,实现内容更均衡、重点更突出的披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