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4日,北京证券交易所官网披露,四川菊乐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菊乐股份”)因财务报告过期,其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的审核状态变更为“中止”。这是菊乐股份近七年来第五次冲击IPO受挫,叠加原实际控制人童恩文于9月6日因病离世,这家西南乳业巨头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

五次IPO折戟:合规性与创新性双重拷问
菊乐股份的IPO之路始于2017年,曾先后“四战”深交所IPO。2020年,公司因眉山分公司出纳挪用资金9577.89万元且未披露、货币资金披露不实等问题遭 *** 处罚,被市场称为“带病闯关”。2024年6月,公司主动撤回深交所主板上市申请,七年内四次冲刺均以失败告终。
此次北交所审核中,监管层重点关注三大问题:
1.经营合规性:历史财务造假、资金挪用等内控漏洞是否彻底整改;
2.销售真实性:经销商依赖度过高(各期经销收入占比分别为75.72%、74.52%及69.97%),公司业绩增长是否主要依靠于销售人员及经销商推广等劳动力密集投入等非创新因素;
3.创新性短板:2022-2024年研发费用分别为630万元、474.1万元、514.9万元,占营收比例仅0.43%、0.3%、0.31%,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公司11项发明专利中,其中4项为2016年起继受取得,仅1项为自主研发,6项为合作研发。
区域依赖困局:省外扩张步履维艰
菊乐股份的核心市场高度集中于四川成都。招股书显示,2022-2024年四川省内收入占比均超75%。尽管2020年收购黑龙江惠丰乳品试图进入东北三省市场,但黑吉辽区域收入自2022年以来持续下滑,省外市场拓展效果有限。
接班人上任能否破局?
童恩文离世后,其女婿高朝晖接任董事长。高朝晖自2011年加入菊乐,曾在胜利计算中心、英孚美软件公司、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波士顿咨询公司等知名企业任职,2024年薪酬达534.19万元,位列高管之首。市场普遍关注其能否解决两大遗留问题:
1.战略定力:前次IPO撤回后,百菲乳业等同行频繁变更上市目的地被指“战略摇摆”,菊乐需明确北交所定位;
2.创新转型:在含乳饮料市场增速放缓的背景下,公司需加快功能性乳品、植物基饮料等新品研发。
注:本文结合AI生成,文中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