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海关统计,今年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为33.61万亿元,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且9月创年内月度更高增速。出口重点商品包括肥料、集成电路、船舶等,背后有哪些A股公司?
连续8个季度增长,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近34万亿元
10月13日,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总值为33.61万亿元、同比增长4%,其中进口总值为13.66万亿元、同比减少0.2%,出口总值为19.94万亿元、同比增长7.1%。
分季度看,今年一、二季度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分别增长1.3%和4.5%,三季度同比增长6%,已连续8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其中,9月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为4.04万亿元,同比增长8%,比上月加快4.5个百分点,为今年以来月度更高增速。
从出口最终目的国(地)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对欧盟、美国、东南亚国家联盟、日本、韩国、印度、拉丁美洲、非洲的出口规模分别为4170.44亿美元、3172.25亿美元、4875.92亿美元、1164.74亿美元、1074.88亿美元、1015.38亿美元、2213.24亿美元和1631.64 亿美元。
从外贸主体来看,前三季度,我国有进出口实绩的外贸企业数量达到70万家,同比增加了5.2万家。其中,民营企业61.3万家,进出口19.16万亿元,增长7.8%;外商投资企业8万家,进出口9.82万亿元,增长3.1%。
从出口重点商品来看,前三季度出口规模较大、同比增幅较高的商品类别有肥料、集成电路、船舶,对应增幅分别为59.6%、23.3%、21.4%。
需求拉动,肥料出海“量价双增”
数据显示,2025年1-9月,中国累计出口各种大量元素肥料3336.3万吨,同比增幅为45.4%;出口金额98.88亿美元,同比增幅为59.6%。东海证券研报认为,这反映了相关协定落实下的全球需求旺盛。
上市公司方面,(002556.SZ)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2.77亿元、归属净利润1.11亿元。公司着力扩大贸易规模,自有复合肥产品出口规模同比增加,上半年外销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64%。贸易 *** 上,公司与河南心连心、盐湖钾肥(000792.SZ)、国投罗钾等核心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出口遍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
(600096.SH)肥料业务产品主要为磷肥、尿素、专用肥和复合肥,规模居亚洲前列,生产技术管理水平处于行业领先,在全国建有10余个生产基地,产品出口30余个国家和地区,2025年上半年外销金额约48亿元。
公司在投资者活动记录表中披露,国内磷肥价格整体保持平稳运行,国际价格上涨,国际国内价差增大,今年三季度出口化肥业务较为集中。
(002538.SZ)拥有安徽宁国、宣城、亳州三大化肥生产基地与宣城马尾山硫铁矿山、贵州开阳磷矿山。司尔特是安徽省更大的磷复肥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截至2025年6月末,公司拥有三元复合肥、磷酸一铵产能225万吨/年, *** 产能(内部使用)115万吨/年,磷酸产能(内部使用)45万吨/年,其中磷酸一铵、硫铁矿制酸产量位列同行业前列。
2025年上半年,司尔特国外销售收入为1.36亿元。公司称,将及时做好出口贸易配额的申请工作,加强与国际贸易商、出口 *** 商的合作与对接,加强出口销售工作。
AI投资热潮下,集成电路出口高增
2025年1-9月,中国累计出口集成电路2652.6亿个,同比增幅为20.3%;出口金额为1450.26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3.3%。研报认为,主要是全球AI投资热潮推动集成电路出口维持高增。
上市公司方面,(603986.SH)现有产品主要包括存储器产品、微控制器产品、传感器产品以及模拟产品。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销售约29亿元,占比约70%。
今年6月,为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兆易创新向香港联交所递交了发行H股的申请,拟募资用于公司全球营销与业务 *** 建设等事项。
同月,为加快拓展国际市场,兆易创新在新加坡正式成立国际总部,新加坡公司将承担起统筹国际运营、推进本地化产品创新、强化客户与供应链协同等关键职能。
(688332.SH)专门从事集成电路芯片的研发、设计和销售,国外终端客户主要分布在印度、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公司表示,将在继续深耕国内市场、巩固与头部消费电子品牌的合作关系的同时,加速布局海外市场,加快全球化步伐。
(688008.SH)的主要客户、供应商、EDA工具授权厂商大多为境外企业。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数据,2024年内存互连芯片市场整体呈现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前三家企业合计占据93.4%的市场份额。其中,澜起科技以36.8%的市场份额,排名全球之一。
此外,澜起科技还是全球领先的PCIe Retimer芯片供应商之一。在PCIe 4.0时代,澜起科技是全球量产PCIe 4.0 Retimer芯片的三家厂商之一;进入PCIe 5.0时代,澜起科技成为全球主要供货PCIe 5.0/CXL 2.0 Retimer芯片的两家厂商之一。
船舶公司频签出口大订单
2025年1-9月,中国累计出口船舶5226艘,同比增幅为23.5%;出口金额为401.4亿美元,同比增幅为21.4%。研报表示,船舶等新兴产业全球需求增长较快,9月单月,船舶出口金额同比增速超过30%。
上市公司方面,(600150.SH)出口业务主要为船舶建造合同项目。公司全资子公司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联合中国船舶工业贸易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船舶工贸)与某船东于今年2月28日签订了一批18000TEU LNG双燃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系出口合同,合同金额在180亿元至190亿元之间,预计于2028年、2029年相继交付。
去年8月,江南造船联合船舶工贸与Eastern Pacific Shipping Pte. Ltd.(以下简称:EPS)旗下单船公司签订了6艘15万立方米乙烷运输船建造合同,订单交期为2027年。该合同的签订使江南造船成为全球之一家承接15万立方米级超大型乙烷运输船的船厂。
据国际船舶网消息,2025年之一季度,(600685.SH)控股子公司黄埔文冲陆续承接了多项重要订单,其中包括希腊知名航运公司Danaos Corp的两艘9200TEU甲醇预留集装箱船建造合同,这是黄埔文冲首度承接大型集装箱船订单。
此外,今年年初,黄埔文冲与德国船东Elbdeich Reederei签署2艘1900TEU集装箱船建造合同,并附带2艘同型船的订购选择权。黄埔文冲还获得了新加坡Singfar Group的20000立方米LNG加注船建造合同,这是中国船厂承接的更大LNG加注船订单之一,也是黄埔文冲首次建造LNG船。
中船防务2025年之一季度实现新接订单125.02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71.64%。2024年,公司销往中国以外市场的产品的主营业务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32%。根据在手订单情况,公司出口船舶的客户主要分布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