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赣超迎来百日里程碑!
彼时,或许无人预料,这场被称作“赣超”的赛事,会在短短100天内,以燎原之势席卷赣鄱大地。

7月12日,赣超揭幕战的南昌球迷在看台上玩起了人浪。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继红 摄
从揭幕战南昌与景德镇的平局开场,到11座城市、62场赛事的轮番激战;从551名草根球员初登赛场,到累计观赛人次超114万、单场观赛人数屡破纪录;从以前赛场的“门可罗雀”,到如今线下“一票难求”。一组组亮眼数据,勾勒出赣超100天的清晰脉络。
这100天,是江西足球破冰突围的100天,是城市与足球双向奔赴的100天,是全民共享体育 *** 的100天,更是江西文化与经济活力绽放的100天。
551名球员
平凡人用热爱书写城市荣耀
本届赣超11支球队共551名注册球员,均为业余选手,平均年龄23岁。最小的球员为来自上饶队的郑力川,今年17岁。其中,六成是在校学生,其余则是教师、企业员工、厨师、的哥、足球教练等各行各业的普通人。他们不是职业球员,却用每一次拼抢、每一粒进球,诠释着“以球之名,为城而战”的信仰,那滚烫的热爱,让足球回归最本真的纯粹。

139个进球
“草根”球员踢出职业级精彩
截至10月12日,赣超已进行14轮62场比赛,累计进球139个,场均进球2.2个。其中,赣州队以21个进球在积分榜上位居首位,紧随其后的是宜春队20个、九江队19个,各队你追我赶的态势让赛事精彩程度不输职业联赛。射手榜上同样亮点纷呈,赣州队卢欣以9个进球占据射手榜之一。这些数据背后,是一个个绽放在绿茵场的闪耀瞬间。这些高光时刻,不仅让赣超“好看”的底色愈发鲜明,也让更多人见证足球运动在这片土地上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可能。



超114万观赛人次
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赣超彻底打破了过去江西业余足球赛事“门可罗雀”的局面,实现从局部关注到全民关注的蜕变。首轮赛事就吸引66960人现场观赛,场均13392人;至第九轮,单轮观赛人数突破12万,创下赣超联赛单轮到场人数新纪录;八强赛淘汰赛首回合,南昌主场迎战赣州单场观赛人数更是达到50168人,为江西体育赛事单场观赛人数之最;截至第十四轮赛事,累计已有超114万人次到场观赛,场均18427人。


单个话题全网播放量破5亿
赣超凭“红色”强势“破圈”
线上热度同样火爆,抖音话题#赣超#播放量达14.6亿次,14轮直播观看量累计超13亿人次。全国球迷通过直播为赣超喝彩,有新疆网友留言“从赣超的舞台,看到了江西的底蕴”,西班牙、英国华裔青少年也为赛事打Call。赣超的热血魅力以破竹之势“出圈”,声量跨越山海。
当赣州“鸟巢”4万多人合唱《十送红军》,当吉安全民健身体育中心万人同唱《映山红》的歌声穿破夜幕,当南昌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场5万人齐唱《团结就是力量》,红色文化在绿茵场上焕发新生。这些刻在江西人血脉里的红色旋律,经过互联网的广泛传播,实现强势“破圈”。

全民参与
人人都是赣超主角
赣超0元到9.9元的“白菜价”门票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全民参与的大门——揭幕战门票10秒抢空,多地主场门票瞬间售罄;1000余名九江球迷乘坐首趟赣超球迷专列前往鹰潭观赛;“苏G”江苏连云港103名球迷驱车千里赴九江,为“赣G”加油助威。赛前,“谁是大俵哥”“叫南哥”的魔性梗,“萍萍”“赣赣”的CP秀,让网友们玩得不亦乐乎。赛中,球迷们打出“滕王阁迎章贡水,赣江欢歌接远亲”“豫章宋城手拉手,赣风熠熠情悠悠”等特色横幅,传递友好情谊。赛后,球迷自发清理随身垃圾,“文明观赛”成为赣超的又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江西,每个人既是赛事的见证者、参与者,更是这份热爱与文明的守护者。

7月20日,赣超第二轮,南昌队主场的球迷。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继红 摄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
“票根经济”成为消费引擎
赛事期间,江西各城市借赣超推出文旅福利,让一张球票化身“城市消费通行证”:南昌可凭赣超门票领取滕王阁、洪崖丹井等景区门票折扣,景德镇高岭文化村推出赣超专属优惠政策,上饶三清山、龟峰等核心景区对参赛设区市市民实行半价优惠,萍乡推出涵盖购物、住宿、餐饮等多重专属福利,宜春凭球票免明月山景区门票,九江推出“球票+景区”联票优惠政策,赣州赛区更是放出凭球票免费游51家A级景区、发放300万元消费券的重磅利好,鹰潭龙虎山对客队球迷免门票。

7月20日,南昌八一体育场外设置了消费市集,文创、品牌展示、小吃三大专区共25个特色摊位将九江的经典美食与南昌本土风味同场呈现。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杨继红 摄
满满的诚意换来了消费热潮——赣州赛区创造经济效益约2.3 亿元;第十二轮赛事期间,宜春赛区酒店预订量增长170%,餐馆及夜宵摊点翻台率达到平时3倍,其中约39%为外地观赛客群。此外,铁路部门开通多列“赣超球迷专列”,让“包”列高铁去看球成为现实,更让赣超的消费活力辐射周边省市,形成全域联动的消费格局。票根背后,是流动的人群,更是沸腾的经济。

8月10日,1100余名球迷乘坐G9813次赣超球迷专列从庐山站出发。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子波 摄
热度持续延伸
“第二现场”拓展消费空间
除了赛场内的热血沸腾,赛场外的“赛事第二现场”同样活力迸发。
九江搭起露天观赛大屏,同步直播的同时,开设美食市集、农产品推广展位,让球迷在为进球欢呼时,既能品尝萝卜饼、修水“哨子”等特色美味,还能顺手带走湖口酒糟鱼等特产;南昌八一体育场外的“‘赣’好市集”人头攒动,美食、特产摊位前摩肩接踵,足球流量高效转化为消费增量;赣州天虹、万达等核心商圈变身为“第二现场”,配套发放1080万元消费券覆盖多业态,成功把观赛热情导入消费环节;在宜春,龙虾啤酒狂欢节在大屏直播旁火热进行,小龙虾的麻辣鲜香与球迷们的欢呼声、加油声交织,体育热情与消费需求在此刻升腾。

8月2日,南昌中山路,大屏直播赣超。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徐铮 摄
更贴心的是,新余将“岗位直通车”开进赛场,鹰潭推出“热点赛事+夜市 *** ”模式,让球迷在为家乡球队呐喊之余,还能顺带找到心仪工作——当观赛与民生需求相遇,“第二现场”便成了连接赛事与生活的温暖纽带。
从“你我”到“我们”
赣超,远不止于胜负之争
赣超的赛场不仅是竞技的舞台,更是城市间情感联结的桥梁。赣州与萍乡赛后,球迷互赠脐橙与“辣红安源”礼袋,寄语“致赣赣:脐橙很甜,来日再会;致萍萍:一见如故,萍城再聚”;吉安给新余“老表”写去书信,“致余余:钢花璀璨,后会有期,一句‘老表’道不尽同气连枝的情谊”,满是“初见即故友”的亲昵;九江与景德镇赛前互推城市宣传片,各城市共享办赛经验“互抄作业”,让服务水准与观赛体验水涨船高。通过这种独特的互动方式,赣超赛场便成了江西地域情感的“黏合剂”,让每一次赛事互动,都化作城市间的情感联结。

九江主场,球迷打出“GG”帮致谢海报。江西日报全媒体记者洪子波 摄
赣超“超预期”的亮眼答卷背后,是551名球员的纯粹热爱,是11座城市的活力迸发,是江西人对体育与生活的热忱追寻。100天的赣超,不仅是一场足球赛事的狂欢,更是江西文化、经济与精神的全面绽放。
那些在歌声里流淌的情感、在互动中滋生的联结、在文化传承中迸发的力量,终将化作江西人心中的底气,让这片红土地在江西人的共同奔赴里,走向更鲜活、更坚定、更广阔的未来!

文字:王静仪
制图:包鹊宏
原标题:《100天!赣超凭啥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