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面向全球的创意大戏正在广州南沙这座海滨新城拉开序幕。
10月19日上午,南沙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在南沙正式启动。50余家国内外顶尖规划设计机构、200多名青年设计师、高等院校师生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这一城市工作新范本的开篇。

南沙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启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此次竞赛以“湾启未来·海韵新章”为主题,面向全球青年设计师与专业机构,征集南沙湾城市设计方案。
未来四个多月,这些来自国内外的顶尖规划设计机构和青年设计师,将聚焦南沙湾,共同绘制高质量的城市设计蓝图,展现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
本次赛事由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广州市南沙区人民 *** 主办,广州南沙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承办,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广州南沙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协办,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广州市城市规划协会、香港规划师学会、澳门城市规划学会等单位提供支持。
南沙区委副书记、南沙开发区(自贸区南沙片区)党工委副书记麦洁萍出席启动会并致辞。她表示,期待参赛者们能够“以海为脉”“以文为媒”“以智为基”,在规划设计中既展现国际视野,又融入本土特色,全方位彰显城市魅力与优势,为南沙湾绘就更加璀璨的发展蓝图,让南沙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协同发展的新标杆。
霍英东集团主席霍震霆也通过视频致辞表示,本次竞赛积极响应中央“保护城市独特的历史文脉、人文地理、自然景观”的号召,旨在通过国内外专家与青年人才智慧,为南沙湾注入突破性、前瞻性的规划理念。未来,霍英东基金会将继续配合 *** ,共同将南沙湾建设成为充满自信与文化气息的国际滨海城市。
此外,主办方还同步举办了城市设计圆桌会议,邀请与会专家共同探讨两大核心议题:一是黄金内湾格局下南沙的城市发展方向,二是存量时代的规划设计逻辑。

青年组参赛设计团队前往竞赛场地调研。主办方供图
启动会结束后,青年组参赛设计团队还前往竞赛场地调研,深入了解南沙湾南横村、南沙湾滨海岸线、南沙邮轮母港、南沙游艇会、北部码头等重要节点区域的发展现状和规划基础。
怀抱三大期待:打造国际一流港湾
城市工作关乎民生福祉与发展全局。
2025年7月中旬,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明确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
此次南沙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正是广州南沙深入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建设“国际一流港湾”的一次新尝试。
“南沙这场竞赛,就是对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的一种响应。”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副总规划师朱荣远认为,在存量时代下,如何利用好南沙区位优势,激活低效土地和存量建筑是本次竞赛中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广州南沙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广东自贸试验区面积更大片区、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凭借自身强劲发展势能和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已成为国家重大战略平台,正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
2022年6月,国务院印发《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简称《南沙方案》),明确赋予南沙打造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的历史使命。2023年,南沙又获批成为广东省首个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南沙正加快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闪亮明珠、广州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和新引擎。

竞赛范围图。主办方供图
南沙湾位于南沙东部,毗邻虎门水道,是南沙连接港澳、辐射湾区的“门户窗口”;同时,拥有得天独厚的滨海生态资源,承载着岭南水乡的历史文脉,肩负着对接国际高端要素、打造湾区高品质滨海空间的重要使命。
根据《广州市南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提出的“一轴三带、一芯四区、多点支撑”总体格局,南沙湾位于中心主城区和南沙湾增长极,规划重点发展邮轮经济、文化旅游、低空经济、国际消费、海洋科技创新、航运服务、总部经济等产业。
南沙湾在海洋科技、文化旅游、民生配套等方面加速建设,城市功能日益完善、产业资源持续集聚,正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合作先行区、粤港澳大湾区海上门户、广州国际海洋文体休闲中心,助力广州建设海洋创新发展之都和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近年来,南沙区紧扣南沙湾功能定位,初步构建了“山-海-城”相连的空间框架,推动中心城区品质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为片区发展筑牢基础。
2025年8月,南沙港湾街道“百日攻坚”行动结束,打造了城市更新样板;2025年国庆期间,20公里美丽海岸线惊艳亮相,南沙“情侣路”迅速成为“广州看海新地标”,吸引民众打卡。

南沙游艇会。 微信公众号“广州南沙发布 ” 图
南沙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举办,无疑将南沙城市工作进一步推向 *** 。
此次国际竞赛,既是南沙湾向全球规划界发出的“智慧邀约”,也是南沙践行未来城市理念的“实践答卷”。记者从会上获悉,对于此次国际竞赛,南沙区抱有三大期待:
一是以海为脉,塑造“山海城湾”共生空间。以“海洋”为灵魂,以全球视野打造“海洋客厅”、构建“蓝绿 *** ”,塑造“立体港湾”,将国际先进理念与南沙湾的山海格局、岭南特色深度融合,让设计方案既具世界高度,又有本土温度。
二是以文为媒,策划“海洋文化”国际表达,实现“文化赋能城市”重要使命。目前,南沙已在南沙湾成功打造了大湾区灯会、超级草莓音乐节、马拉松比赛、南沙妈祖诞等青年文化及活动IP。
三是以智为基,打造未来城市示范标杆。南沙作为广东省首个未来城市综合实证试点,希望参赛者以“韧性安全、绿色高效”理念,助力南沙湾打造“当下之美”与“未来之先”兼具的示范标杆,成为全球未来海洋城市的“中国方案”
“在黄金珠三角转型潮中,城市设计需要抓住当前真正的需求,并将南沙独特的山水、人文资源很好地组合起来。”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协会会长马向明认为。
“既要提升港湾‘硬实力’,也要增效‘软实力’。”如此,才能真正把南沙湾建设成国际一流港湾,为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贡献更强力量。
不一般的创意舞台:汇聚年轻人才
此次南沙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在推动南沙践行未来城市理念的同时,也为全球青年设计师与专业机构提供了一个创意舞台。
主办方表示,期待在这一舞台之上,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赛者能够展示能力,碰撞想法,交流经验,共同构建一个充满活力的全球智慧 *** 。
据悉,为体现南沙“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战略定位,吸引全球城市设计才俊,此次竞赛采用双轨并行的竞赛机制,在“专业组”之外,专门设置了“青年组”这一类别。
作为岭南文化的继承者,南沙一直非常重视人才。为鼓励青年设计师、高校师生等参赛,“青年组”对报名者“不设限”。所有青年均可报名,不设资格审查,不限制专业和人数,自由发挥创意。

青年组参赛设计团队前往竞赛场地调研。 主办方供图
此外,学生和应届高校毕业生参赛者前往南沙调研、参赛,还可以依据《广州南沙汇聚“图南之智”加快建设人才港若干措施实施指引》,申请免费住宿。此前,为了吸引和扶持青年大学生就业,南沙区 *** 出台了多条相关政策。
在启动会上,南沙区人才局国际人才服务官系统介绍了该区人才政策和创新创业环境,除了对年轻人才“包住宿”“报路费”,还推出了完备的实习实践计划和就业补贴等。
来自华南理工大学的张喆博士作为青年代表发言称,南沙对青年人才的重视与对新兴科技的关注令他印象深刻;同时,南沙湾兼具外海资源与内部水网的独特优势,为设计创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其团队将聚焦 “城水关系” 这一核心方向,力求为南沙湾的规划设计贡献切实可行的思路。
而对于“专业组”,竞赛主办方则要求严格,不论是参赛者资质、经验,还是参赛方式、过程和最终成果等,都有更高的要求,奖励也更为丰厚。

南沙湾城市设计国际竞赛启动会现场。主办方供图
当天,竞赛组织方代表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南沙区分局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南沙及南沙湾总体规划发展情况并正式发布竞赛任务书。据悉,此次竞赛设置了多项大奖。其中,青年组设一二三等奖和更佳人气奖共21名,更高奖金3万元;专业组将评选出优胜奖和入围奖各三名,更高奖金达200万元。
竞赛总召集人、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原院长、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李晓江在会上发言表示,过去靠画一张草图就能解决问题的时代已经结束,市场环境、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深刻变化,正对建筑与规划设计专业提出全新的能力要求。“发现真实需求,提供有效供给,这才是有意义的工作。”他期望青年建筑师和规划师“通过设计、智慧和想象力去创造更高价值,去创造整个大湾区唯一的、独特的、优秀的、有魅力的供给。”
南沙湾共建者、霍英东基金有限公司董事霍启文认为,南沙湾生态环境优美、待开发空间广阔,是最有条件集聚文旅、商贸、科技、医养等产业的区块,也是发展新广州的重要阵地。未来,霍英东基金会将紧扣《南沙方案》及“新广州”定位要求,与 *** 共同整合优势资源,推动南沙湾建设成为文商旅体融合发展综合功能片区。他在启动会上表示,期待行业专家和青年朋友为南沙湾的发展贡献新思想、新思路,共同谋划南沙湾未来发展的新蓝图。

南沙滨海绿道。微信公众号“广州南沙发布 ” 图
“南沙的优势在于山体与水平线的协调,尤其是岸线的良好发展。”香港规划师学会原会长李建华在此次竞赛启动后表示,希望参赛者多关注如何利用岸线资源,思考未来城市如何面对台风、暴雨等自然挑战。
接下来几个月里,参赛团队将深入南沙湾的各个角落,调研用地、建筑、交通、景观和人文等现状,分析总结片区特点和问题,以建设“国际一流港湾”为目标,为南沙湾各区块量身定制城市设计。据悉,此次比赛预计将吸引来自百余所高校及设计机构的千余名设计师参与。竞赛结果将于明年2月底公布。
既保留“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生态之美,又彰显“链接世界、引领未来”的都市活力。在汇聚全球规划生力军之后,南沙湾的这份未来蓝图,相信不会等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