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 " 十四五 " 规划收官之年。5 年间,从实现之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到开启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开创性进展、突破性变革、历史性成就。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际人士表示," 十四五 " 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多个台阶,中国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为全球经济复苏增长作出积极贡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
" 中国经济蕴含强大韧性和持久活力 "
稳居全球制造业之一大国,200 多种主要工业品产量世界之一,建成全球数量最多的 5G 基站,拥有全球规模更大的研发人员队伍…… " 十四五 " 时期,中国经济总量连续跨越 110 万亿元、120 万亿元、130 万亿元人民币,今年预计可以达到 140 万亿元人民币左右。一个个 " 之一 "" 最多 "" 更大 ",彰显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从量变到质变、从中低端到中高端、从追赶者到领跑者的巨大转变。面对国际环境剧烈变化等多重困难挑战冲击,中国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并在科技创新等领域取得突出成就,展现出强大的活力与韧性。
" 过去几年,中国经济总量持续增长,这在当前全球经济充满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极为难得。" 巴西圣保罗州立大学经济与国际研究所主任马科斯 · 皮雷斯表示," 十四五 " 时期中国经济增量预计超过 35 万亿元人民币,中国经济不仅规模庞大,而且发展动力充足,在提升发展质量和优化产业结构上成就显著,为全球经济复苏和增长发挥重要作用。
" 中国近年来一直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贡献者,中国经济蕴含强大韧性和持久活力。" 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副教授阿列克谢 · 库利尼奇表示,面对复杂严峻国际贸易环境,中国经济保持了稳健增长的积极态势。中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坚持创新驱动,目前中国新兴产业规模持续扩大,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高技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等领域加快发展,推动中国成为重要制造业和科技大国,创新发展的动能不断增强。
印度尼西亚德里亚尔卡拉哲学大学学者克劳斯 · 海因里希 · 拉迪蒂奥表示,作为全球之一制造业大国,中国在新能源汽车、智能硬件制造等高端制造业的竞争力和创新力不断增强,对区域和全球经济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中国持续推进构建新发展格局,更好地结合国内大市场优势和国际合作机遇,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
服务消费快速增长,潮玩经济、数字技术等带动新消费……南非副总统特别经济顾问加迪贾 · 布朗注意到,过去 4 年最终消费支出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 56.2%,比 " 十三五 " 时期提高 8.6 个百分点,消费领域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层出不穷。布朗表示,当前,扩大内需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通过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消费者愿意购买更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这不仅推动了零售、数字服务等产业发展,也为贸易和投资伙伴带来更多机遇 "。
" 为社会稳定与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十四五 " 时期,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更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 95% 以上;高铁新增投运里程超过 1 万公里;生鲜产品从田间地头到居民餐桌 " 当天到 "" 次日达 " ……一项项巨大成就表明,中国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成果,正实打实地转化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从北京到上海,乘坐高铁只需 4 个多小时就能抵达,伊拉克中国友好协会主席海德尔 · 鲁拜伊向记者讲述了不久前访华的体验:" 旅途非常愉快,我看到了中国从城市到乡村的美丽景致。我发现,中国经济发展同民生改善是相辅相成的。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改变了民众的日常生活,让他们切实享受到发展成果。" 他还注意到中国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79 岁," 这一成就得益于中国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医疗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
" 自 2016 年以来,我每年都会前往中国两次,见证了中国近 10 年的发展变化。" 法国国际问题专家斯特凡 · 帕里佐对参访四川成都的印象尤为深刻," 成都经济发展动能十足,又以美食与文化闻名,正在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重要旅游和交流中心。" 他认为," 十四五 " 时期,中国城市建设得到长足发展,尤其是环境改善以及医疗保障水平的大幅提升,社会治安也令民众满意。
皮雷斯表示,中国在教育、医疗、健康等方面进行投入和改革,教育普及率的提升、医疗服务体系的扩展以及社会保障覆盖面的扩大,显著改善了人民生活质量,特别是在医疗体系建设和养老服务上的进展," 为社会稳定与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
" 中国高铁创造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老中铁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阿农德表示,中国高铁网在提升交通效率的同时,也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促进资源流动和经济发展。" 中国物流业高度发达,促进了电商等行业发展。" 阿农德说,中国交通产业发展也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发展经验。
" 中国 *** 和*不懈努力的成果 "
" 十四五 " 时期,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直保持在 30% 左右。共建 " 一带一路 " 成为全球共同繁荣之路,单方面免签 " 朋友圈 " 扩大至 47 国," 中国游 "" 中国购 " 持续升温,网剧、网文、网游等文化 " 新三样 " 在海外影响力日益扩大……中国大力推进自主开放、单边开放,国际影响力、感召力明显上升,越来越多的国家学习借鉴中国方案、中国经验。
库利尼奇表示,在世界经济复苏、多边合作面临诸多挑战背景下,中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同各国分享超大规模市场机遇,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期待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为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更多新动力。"
" 中国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现代化的城市风貌、各地的特色美食都受到泰国游客喜爱。" 泰国国家发展管理研究生院副教授李仁良表示,泰中两国去年 3 月互免签证,极大促进了两国之间的人员往来。" 十四五 " 时期,中国两次缩减外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放宽农业、服务业等领域外资准入限制,表明了中国坚定不移推动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决心和促进全球开放合作的担当。
埃及《金字塔报》专栏作家艾哈迈德 · 塔拉比克表示,2021 年至今年 5 月,外商累计对中国直接投资 4.7 万亿元人民币,超过了 " 十三五 " 时期的总额,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市场的强大吸引力。" 开放的中国为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机遇。外资企业在中国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也为中国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促进了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稳定和发展。" 塔拉比克说。
" 中国的发展实践表明,现代化道路并非只有‘单一模式’,中国式现代化获得了全球南方国家的广泛支持。" 布朗表示," 中国国际影响力和感召力的提升是中国 *** 和*不懈努力的成果,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发展成就的广泛认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治理,积极提倡互利共赢,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宝贵稳定性,也拓展了南中两国在科技、医疗、数字经济等领域的合作空间。"
(本报北京、里约热内卢、莫斯科、雅加达、约翰内斯堡、迪拜、巴黎、曼谷、开罗 10 月 19 日电 记者李欣怡、陈一鸣、肖新新、曹师韵、郑翔、管克江、尚凯元、杨一、黄培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