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期货日报
眼下正值收获关键期,部分主产区却遭遇“先旱后涝”的连环考验。持续的阴雨天气不仅影响新季花生的产量与品质,也在期货市场上得到了体现——主力合约持仓量一度创下历史新高。然而,高持仓量并未推高花生期货价格,新季花生的产量与价格悬念仍未揭晓。
从主产区情况来看,东北地区整体供应稳定,且花生质量较好;山东西南地区单产及质量均不理想;河南地区收获、晾晒都受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我们在河南产区调研时发现,9—10月的降雨对河南大部分地区的花生产量影响不大,但部分地区质量确实打了折扣。比如,豫北地区产量跟去年差不多,但约一成的早收花生在淋雨后品质下降。”卓创资讯花生分析师严琳表示。具体来看,开封、周口等地的蒜茬花生产量没有下降,但生长成熟期遭遇持续的阴雨天气,导致三成左右的花生发芽、发霉。驻马店的白沙花生饱满度比去年好,含油率也高了,但太饱满反而容易出现黑筋,加上雨水多,花生皮色偏黄。南阳阴雨天气更多,花生发芽、发霉的情况比驻马店更严重。


今年河南产区注定减产?“也不一定。”河南驰戍农业经理郑霈茹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虽然天气给花生生产“添了乱”,但农户们都在想方设法抢收,尽可能减少损失。而且,8月下旬那场雨缓解了旱情,让之前结果少的地块补回了一些产量,虽然果粒偏小,果仁偏嫩,但依然是有效产量。
“目前,河南还有约30%的花生没收完。”郑霈茹说,茎叶已经枯萎但尚未拔出的花生,已经极难从地里再 *** ;茎叶尚青的花生还可以 *** 。事实上,即便是正常年景,机器作业也会有落果,只是今年落果数量多了一些。
行业人士普遍认为,今年河南的花生产量不会比去年少,主要得益于干旱地块恢复生产、新产区面积增加以及农户全力抢收。品质方面,雨前雨中收的、没及时晒的花生,确实有发芽发霉的情况,而天气好转后晚收的花生质量会好不少。
看向需求端,华融融达期货的分析师潘越凌表示,今年“双节”期间,花生食品销量平平,好货利润空间被压缩,而次货比例增加,价格由油厂补库意愿主导。目前,销区市场表现依然平淡,下游采购意愿不强,贸易商也不敢多囤货,普遍采取小批量、多批次的拿货策略。
油厂方面,目前只有少数几家在少量收购花生,收购指标卡得很严,大厂多数还在观望。郑霈茹表示,油厂往年收购指标比较稳定,收购价格会根据今年的产量和品质进行调整。
严琳也提到,今年油料米比例比正常年份高,商品米比例下降。有黑筋或黄皮的商品米,虽然价格比好货低,但性价比还行,还能卖得动。
展望后市,郑霈茹认为,在新季花生全面上市前,旧作价格稳中偏强;新季花生集中上市后价格大概率会下跌,跌幅要看次货数量。如果次货数量多,品质差,农户急着卖,价格可能“不破不立”,明年才有望反弹;如果数量有限,品质尚可,农户可能惜售,价格短期跌幅有限,明年可能震荡下行。
潘越凌则对四季度的行情持偏空观点。“近期期货盘面从平水结构转向远月升水,反映了市场对短期供应压力的担忧,但中长期对供应收紧存在期待。今年全国花生种植面积增加、成本下降,整体供应充足。虽然河南受灾,但东北丰收,单产尚可,只是品质下滑。加上食品消费疲软,油料米比例增加,下游油厂收购意愿不强,四季度价格难以大幅反弹。”她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