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重点机构:
天弘基金:杨倩、张寓
泓德基金:高丹雪
华夏基金:乌焕强
嘉实基金:高群山、项静远
富国基金:蒲世林、沙炜、武磊、赵宗俊、周文波
调研摘要:
1、目前国内风电市场情况?
国家能源局发布数据显示,截至 2025 年 8 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 36.9 亿千瓦,同比增长 1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 5.8 亿千瓦,同比增长 22.1%;新增风电发电装机容量 0.58 亿千瓦,同比增长 5784%。当前国内风电市场保持稳步发展,公司将持续关注政策导向与市场需求变化,积极把握发展机遇。
2、公司业绩优异,若后续出现产能受限情况的解决路径是?
公司会制定有效的生产计划和调度管理,优化工艺流程,引进新设备、优化核心设备生产能力,通过多途径优化产能,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遵循短期应急保交付、中期扩能提效率、长期布局防风险等分阶段措施平衡当前订单需求与未来发展。
3、公司海外业务情况?
公司海外业务稳步发展,着手推进国际化布局,通过产品国际认证拓展市场,后续将聚焦重点区域扩大品牌影响力,逐步提高海外业务占比。
4、公司后服务板块主要包括哪些业务?
公司后服务板块覆盖安装调试、质保与延保、维修与备件、巡检保养、技术支持与培训、改造升级、定期回访等多项服务,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全面、更系统化的解决方案,形成全生命周期服务闭环。
5、公司会采取哪些措施避免应收账款过多导致现金流压力增大的风险?
公司高度重视应收账款管理以防范现金流风险,主要采取三方面措施:一是建立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动态分级并匹配差异化账期与额度,从源头控制风险;二是强化全周期跟踪,通过台账实时监控账款状态,针对不同账龄启动预警及催收机制;三是规范坏账管理,按会计准则计提坏账准备,定期核查确保计提充分。同时,公司将持续优化回款流程,加强与客户沟通,保障资金回笼效率。
券商研报:

重点机构:
兴证全球基金:吴圣涛
易方达基金:黄艳、李凌霄
泓德基金:王克玉、时佳鑫
交银施罗德基金:于畅、郭斐
景顺长城基金:程振宇
泉果基金:王惠
上海睿郡资管:沈晓源、张航、薛大威
调研摘要:
Q:公司四季度订单趋势和明年展望如何?
A:未来公司计划维持营收稳步增长态势,毛利率目标为保持相对稳健水平。产品线方面,受益于AI服务器、汽车电子、工业/服务等新兴需求领域,在未来为功率半导体带了多元化的增量空间。传统功率器件、MOS、小信号业务未来将实现稳步增长,SiC业务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出海方面,伴随着未来海外业务结构的拓展,产品广泛覆盖消费、工业板块,新能源、汽车等,海外市场营收占比有望持续提升。行业维度上,汽车板块预计延续快速增长趋势,工业板块受设备更新相关政策驱动,未来数年将逐步释放需求并进入增长通道,光伏板块经历了较长的调整周期,预计未来有望逐步回升。?
Q:公司在出海目标上是如何规划的。
A:海外业务作为公司全球化战略的核心板块及重点发展方向,近年来持续进行战略部署,涵盖生产制造基地、研发中心建设及市场营销 *** 布局。当前海外业务恢复常态化增长节奏。国际地缘政治格局变化促使海外客户对供应链安全保障提出更高要求,公司依托海外工厂布局及投产进度,有效增强了客户合作意愿及订单份额。同时,公司凭借高性价比优势及海外品牌、渠道、制造、研发的全链条闭环能力,深度契合国际知名品牌客户对优质供应链的需求。公司除IDM海外市场拓展外,在汽车板块还大力推进总部对总部的业务模式,未来海外业务结构会发生变化,除原有的消费、工业板块,新能源、汽车等也将成为重要增长点。
Q:海外业务的毛利情况如何?其对公司整体毛利有何影响?
A:海外毛利基本维持在较高水平。伴随着海外业务总体占比的提升,公司整体毛利也将会有更明显的改善。公司进行了多元化的海外业务部署,对提升海外业务营收占比充满信心,特别是在高毛利的汽车电子板块产品不断提升。海外占比和高毛利产品占比提升两个因素将支撑公司毛利保持稳定并上升。
Q:公司目前小信号产品的产能情况如何,是否有能力匹配不断增长的海内外市场需求?
A:公司在小信号产品方面有扎实的产能储备,海外越南工厂也做了小信号产品扩产项目,在现有较大体量基础上进行相应比例扩产,所带来的增量绝对数量庞大,能够很好地消化客户需求及未来的订单增长状况。
Q:公司在储能业务中的占比情况如何,是否看到需求明显加速,未来能达到什么状态?
A:储能是公司目前大力发展的业务板块,已专门成立从新能源板块划分出来的储能业务小组,并将储能分为小储能和大储能,相关产品均在供应。该板块将为公司带来很大拉动,目前已开始加强力量开拓。
Q:国内车企在未来几年对于功率低压功率芯片的国产化率是否有具体提升规划?
A:从产业发展成本诉求来看,功率低压功率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已成为国内汽车制造业降本增效的必然选择,整车企业对此持有明确诉求并期待尽早实现供应链本土化。在具体实施层面,汽车电子产品对可靠性及安全性的严苛要求,整个验证周期和对质量的要求不会放松,对客户和供应商的选择以及公司综合实力要求更高。且中低压器件料号众多,产品替换需要逐个点逐个区验证,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由于该市场门槛高、量足够大、空间大,未来几年应该会相对高速成长。
Q:公司有产品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的上下游产业链吗?
A:公司高度重视技术创新与前沿应用,并将人工智能领域作为重点方向,持续投入研发资源及专业人才,以确保技术与行业发展同步。目前,公司已有包括IG *** 、MOSFET、ESD、TVS在内的多项产品技术,可用于人形机器人的小型关节电机、步进电机等电机驱动及感知系统中。该领域目前尚处于发展初期,相关收入占比相对较小,但为公司布局新兴市场奠定了良好基础。公司看好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长期成长潜力,将持续推进相关产品研发与市场拓展。
Q:公司未来的资本开支计划是怎样的?
A:公司未来资本开支计划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越南工厂二期的持续投入;二是八寸晶圆的扩展;三是碳化硅领域的持续投入;四是IG *** 和大模块封装工厂的投入。公司资本开支将体现是同步追求规模扩大与毛利率的稳定和提升,并在新的高毛利产品研发上加大投入的变化。
券商研报:

重点机构:
调研摘要:
1、请简要介绍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情况?
答:2025年前三季度,在行业竞争持续加剧的背景下,公司管理层坚持稳健、合规的经营方针,积极拓展市场,通过技术创新、组织优化及精益管理,不断提升运营效率与盈利能力。
本报告期,公司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其中主营业务收入48.99亿元,同比增长12.59%;毛利率为19.49%,较上年同期增加9.46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4.30亿元,同比增长381.94%。2025年A股及H股股权激励导致期间费用增加约3,555万元,剔除股权激励费用影响后,本报告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调整后净利润约为5.5亿元。
2、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出口情况如何?
答:公司在中重稀土相关物项出口管制措施出台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出口申报工作,已陆续获得国家主管部门颁发的出口许可证。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境外销售收入9.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7.54%,与上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对美国出口的销售收入为3.54亿元,占营业收入的6.58%,同比增长43.92%。
3、请介绍一下公司产能利用情况以及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结构?
答: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新建产能稳步释放,产能利用充足。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实现销售收入26.15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23.46%;节能变频空调领域实现销售收入14.46亿元,对应产品销售量同比增长18.48%。
4、公司未来的订单情况如何?
答: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及汽车零部件、节能变频空调、风力发电、机器人及工业伺服电机、3C、节能电梯等领域,并与各领域国内外龙头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公司的产品质量、技术实力以及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国内外客户的充分肯定。 截至目前,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5、请问公司原材料供应及库存情况如何?
答:2025年前三季度,主要稀土原材料市场价格较去年同期整体呈上升趋势,公司通过灵活调整原材料库存策略等措施,积极应对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保障交付能力获得国内外客户的充分肯定,进一步巩固了经营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券商研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