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公募基金三季报进入密集披露期,一批绩优产品的调仓策略浮出水面。
Wind数据显示,在已披露三季报的主动权益类基金中,永赢科技智选A、中欧信息科技A、中欧数字经济A以单季度99.74%、83.72%、79.11%的回报率暂列前三,呈现出AI主题基金强势领跑的市场格局。

其中,永赢科技智选A以近乎翻倍的单季度回报成为本轮披露中最耀眼的产品。截至9月30日,该基金合计规模达115.21亿元。
基金经理任桀在季报中阐述了他的核心逻辑:基于“全球模型/应用-算力投入闭环形成,中国光通信、PCB厂商分享全球AI发展红利”的判断,基金在三季度基本维持高仓位运作,继续聚焦全球云计算产业链。

从其重仓股变动可见,、、等算力基础设施个股获得超过500%的大幅加仓,显示出对板块的坚定信心。
紧随其后的中欧信息科技A同样表现抢眼,该基金自2025年2月26日成立以来累计回报已达93.19%。面对83.72%的三季度涨幅,基金经理杜厚良的季报解读却较为理性与审慎。他表示:“三季度区间回报83.7%,一定不是常态化的表现,我理解大概率是‘once in a lifetime’。”他强调,短期极端高回报一定是不可持续的,并将核心归因于“运气比较好”,主要是指处于合适的AI产业和市场环境中。

在具体操作上,该基金前三大重仓股为、阿里巴巴-W和,其中对腾讯控股、、等个股的加仓幅度均超过170%,显示出在AI算力领域的深入布局。
与前述两只基金高度聚焦算力的策略不同,中欧数字经济A采取了更为均衡的配置思路。冯炉丹管理的这只基金规模已达130.21亿元,其投资组合覆盖了AI基础设施、互联网平台、半导体等多个数字经济细分领域。
值得关注的是,基金经理冯炉丹在三季度对AI基础设施个股进行了显著调仓。新易盛持仓增加177.09%,增加161.39%,大幅增加275.26%,沪电股份增加203.31%,显示出对算力硬件环节的持续看好,但同时她也表示“小幅减仓AI基础设施”,这可能意味着在个股选择上更加精益求精。

除此之外,在AI板块高歌猛进的同时,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作为非科技主题基金,展现出了不一样的韧性。在科技板块强势上涨的三季度,该基金依然取得了15.32%的回报,今年以来累计回报突破102%。

基金经理梁福睿在季报中分析认为,创新药板块已进入“个股阿尔法时段”,并在三季度逆势加仓-U、等个股,加仓幅度分别达到63.56%和55.65%,显示出对医药板块中长期价值的坚定看好。
综合来看,这四只绩优基金的三季报不仅展示了各自的投资成果,更传递出重要的市场信号。一方面,AI与数字经济仍然是当前市场更具活力的方向,从算力基础设施到终端应用的整个产业链都在经历深刻变革;另一方面,经过前期调整,创新药等成长板块也开始显现配置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各位基金经理在季报中都不约而同地强调了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除了杜厚良对短期高回报的审慎态度外,任桀提醒投资者“不要用过去的业绩去预测未来”,冯炉丹提示“AI板块整体估值已不再处于低位区间”,梁福睿则致力于寻找“逻辑可兑现、预期博弈不复杂”的个股。
随着更多基金三季报的披露,市场的投资主线将更加清晰。对于投资者而言,在追逐绩优基金的同时,更应理解其背后的投资逻辑与风险特征,才能在这轮结构市中实现更好的资产配置。绩优基金经理们的共识正在于:在拥抱科技浪潮的同时,更需要保持一份冷静,通过深入的研究和均衡的配置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