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升级,多元业态驱动文化消费迈进新阶段

音符科技网

【奋楫前行】

光明日报记者 韩业庭

在北京中国 *** 历史展览馆,坐上 " 飞行器 ",可俯瞰中华大地;在陕西长安十二时辰街区,穿上汉服,能感受盛唐风华;在上海南京路,一个数千平方米的商场被分割成 10 多个演艺新空间," 进商场看戏 " 成为当地文化消费新潮流……

从科技感、体验感十足的文化消费场景,到各具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近年来,各种文化新业态不断涌现,一方面增强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一方面激发市场消费潜力,驱动文化消费迈进转型升级新阶段。

场景焕新:" 文化 +" 赋能多元业态

过去,人们的文化消费主要局限于图书、影视等领域。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文化消费开始向更广泛的领域拓展,形成了 " 文化 +" 的多元业态模式。

红色砖墙、彩色烟囱、钢板扶梯……走进位于北京市东城区美术馆后街的 77 剧场,浓郁的复古工业气息扑面而来,曾经的北京胶印厂变身为演艺新空间,《大真探赵赶鹅》《9 号秘事》等作品在这里轮番上演,工业园区的粗粝质感与戏剧艺术巧妙融合,为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观演体验。

从繁华商圈到文创园区,从博物馆到老建筑,这两年,像 77 剧场这样的演艺新空间在各地不断涌现。这些演艺新空间里汇聚了剧场、咖啡馆、书店、展览空间、餐厅等多种业态,观众可以看戏、聚会、逛展,大大拓宽了文化消费的边界。

线上文化消费同样活跃。《2025 年微短剧阶段性发展报告》显示,我国微短剧市场规模已突破 634 亿元,用户规模达 6.96 亿,覆盖从 Z 世代到银发族多个年龄段群体,一跃成为最受大众欢迎的文化产品之一。数据显示,我国数字音乐产业规模已突破 1000 亿元, *** 音乐用户规模达 7.29 亿,付费用户数量持续增长。音乐平台在海量推出在线音乐、音乐短视频、音乐直播等音乐产品的同时,也在加速向智能设备与线下场景延伸,人们的音乐消费逐渐从 " 听音乐 " 向 " 体验音乐 " 转型。

游戏消费更为活跃。数据显示,今年 1 月至 6 月,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 1680 亿元,同比增长 14.08%,再创新高,游戏用户规模近 6.79 亿。

如今的文化消费不只为消遣娱乐,还要服务于提升个人能力、促进个人发展,这是文化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近年来,知识付费市场规模持续增长,用户规模不断扩大。2016 年至 2022 年,我国知识付费行业市场规模从 26.5 亿元猛增至 1126.5 亿元,预计 2025 年市场规模将达 2808.8 亿元,用户规模 6.4 亿人。

体验优先:情绪价值引领消费潮流

经常逛商场的消费者会发现,这两年商场里人气最旺的不仅有服装店、饭馆,还有潮玩店。从盲盒、手办、毛绒玩具等核心产品到徽章、卡牌、挂件等‌二次元周边,新款潮玩产品往往供不应求。这在我国更大的潮玩生产基地广东东莞得到进一步印证。当地的潮玩企业今年以来一直在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多家潮玩企业上半年纷纷 " 爆单 "。

潮玩缘何受欢迎?" 快乐、治愈、陪伴、逗趣、解闷…… " 这些潮玩消费者口中的高频词,反映了当下文化消费的新趋势——消费者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基本功能和实用价值,还希望产品能带来心理和情感上的愉悦,即获得 " 情绪价值 "。正如《2024 中国青年消费趋势报告》所揭示的,近三成受访年轻人会因为 " 情绪价值疗愈身心 " 而进行消费。

情绪满足是目的,亲身体验是核心。陶艺手工、民俗文化游、猫咖、剧本杀、沉浸式演出等各类体验式消费的共同特点,都有为消费者提供独特且有趣的文化娱乐体验功能。

体验消费兴起的背后,是一场深刻的消费转型。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愿意为 " 独特的感觉 " 买单,反映了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观念转变——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上的拥有,而更加注重情感的投入和生活多样性的追求。

从文化产业视角看,无论是愿意为情绪买单,还是愿意为体验付费,都将为文化市场注入强劲动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潮玩相关企业注册量同比增长 41.08%,2025 年中国潮流玩具市场规模将达 877 亿元。与此同时,从大都市到小县城,各种手作体验店不断开张且周末常常爆满,甚至还衍生出 " 手作 + 咖啡 "" 手作 + 市集 " 等新业态。这些都说明,我国的文化消费拥有扩容提质的广阔空间。

动能澎湃:文化消费驱动经济增长

消费,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经济大盘。随着文化消费在我国居民消费中的占比不断提升,激发文化消费潜力,不仅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更能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相关测算数据显示,文旅消费的综合拉动效果能达 3 到 5 倍。比如,游客观看演出的单人票价是 300 元,那么其在演出当地及周边住宿、餐饮和购物的综合消费可能达 900 元到 1500 元。

今年 3 月,中办、国办印发的《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提出:" 支持推广消费新业态新模式。" 业内专家指出,加快释放文化消费潜力,要努力培育文化新业态,推动文化消费场景跨界融合。

近年来,各地纷纷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比如,江苏南京推出全国首个红楼梦主题全场域行进式近景沉浸体验项目《大梦 · 红楼》,引领观众以曹雪芹视角开启 60 分钟的太虚幻境之旅;浙江宁波推出《重返侏罗纪》《熊猫的世界》VR 主题展,为市民和游客带来 " 打破虚实边界 " 的体验。

除了各种演唱会、音乐节,今年暑期,文化和旅游部等单位以推出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为重点,举办 2025 年全国暑期文化和旅游消费季活动。消费季期间,各地陆续围绕消夏避暑、滨海度假、观演赏剧、赶集看展、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文化和旅游消费热点,举办约 3.9 万场次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发放超 5.7 亿元消费补贴。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 年上半年,文化新业态特征较为明显的 16 个行业小类实现营业收入 31564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13.6%,快于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 6.2 个百分点,文化新业态行业营业收入对全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增长的贡献率为 76.8%。

当前,文化新业态、新场景引领着一波又一波的消费热潮。这场由内需牵引、创新驱动的文化实践,既丰富了人民的生活,更以 " 文化 +" 的融合力和开创力,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蹚出了一条底蕴深厚、活力奔涌的新路。

《光明日报》(2025 年 08 月 10 日   01 版)

[ 责编:邢彬 ]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视频丨土耳其地震已致1死29伤,十余栋建筑被毁
  • 中国代表强调必须坚决反对以色列占领加沙的企图
  • 北欧波罗的海八国领导人重申对乌克兰的支持
  • 贝森特:货币政策独立性正在受损,新任主席需具备前瞻思维
  • 贝森特:美国贸易谈判大体将于10月前完成
  • U20女足亚洲杯预选赛:中国队大胜黎巴嫩队晋级正赛
  • 护健康成长过安心假期(深聚焦)
  • 土耳其地震已致10余栋建筑倒塌2人被困
  • 8600余名赛会志愿者、近万名城市志愿者全力保障成都世运会
  • 记者手记|从南非高原到撒哈拉沙漠——中国援非“冰与火之歌”唱响合作前景
  • 活力中国调研行丨新疆何以成为世界级“天文实验室”
  • 土耳其发生6.3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何以中国|中青网评:津门盛会溯文脉,和合共生向未来
  • 民主党抨击共和党选区重划之争为“欺诈行为”
  • 大型科技股引领美股走高
  • 股市回调将 “转瞬即逝”:华尔街认为人工智能和降息乐观情绪将推动反弹
  • 投资者比尔・阿克曼提议合并房利美和房地美
  • 内塔尼亚胡召开记者会,公布以军最新行动计划
  • 律师解读旺仔小乔事件:翻唱授权费用或接近百万元
  • 华创证券:促消费政策的5个看点
  • 研究人员揭露了一个猖獗的短信诈骗团伙后,又一个新的诈骗团伙应运而生
  • 假农技专家“割韭菜”:虚假人设、违规带货,坑农骗局正上演
  • 谷歌,何时该放弃网络搜索,转而选择深度研究
  • 3600点之上,怎么投?
  • 北约秘书长对“特普会”持乐观态度
  • 中医系统论学科奠基人祝世讷逝世,享年85岁
  • 沈阳通报一河流现大量泡沫:洗手液原料进入河道所致已立案调查
  • 万斯称美正协调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俄乌暂无回应
  • 【报效祖国建功西部·毕业季,我们去西部】“在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发光发热”
  • 话剧《四世同堂》:家族、民族命运在舞台铺展
  • 上海译文在2025上海书展:“体验阅读之美”
  • 在杨浦滨江听一场小型音乐会,“江潮乐”奏响城市美育新乐章
  • 万斯称美正协调安排普京与泽连斯基会晤,俄乌暂无回应
  • 8岁男童在大理苍山参加“独立营”走失,一天一夜后仍在搜寻
  • 前有携程、美团,后有京东、淘宝,抖音再攻酒旅市场图什么?
  • 光明日报:口碑逆转的暑期档,带来什么启示?
  • 活力中国调研行|缙云岩宕:书山耸翠,洞天生金
  • 俄科米共和国首次遭乌无人机袭击,一市进入警戒状态
  • 沈阳通报一河道漂浮大量白色泡沫:上游一企业洗手液生产原料保管不善进入河道
  • 特朗普将公布削减美国首都犯罪率的计划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