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瞻远“猪”:政策驱动下的生猪产业“反内卷”变革

音符科技网

【导语】政策在此次调控中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系统性。农业农村部要求“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控制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针对长期扰乱市场秩序的二次育肥行为,提出“减少二次育肥”的限制。短期来看,政策引导下的减重、限制二育出栏虽有助于改善短期供需关系,但受制于绝对产能高位和生产效率提升,市场整体供应压力依然显著,构成制约猪价上行的基础性因素。长期来看,调控政策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方向发展,行业整体有望从“拼规模”的内卷竞争转向“拼效率、拼成本、拼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图侵删)

行业背景与政策调控:生猪产业的“反内卷”变革

我国生猪产业正经历着由政策强力驱动的深刻转型期,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稳产能、降成本、强科技”的战略导向,同时将环保指标纳入养殖准入门槛,形成了行业发展的基本遵循。2025年7月23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明确提出了“降体重、稳产能、限二育”的核心调控方向,标志着生猪行业“反内卷”政策的全面落地。这一政策转向并非偶然,而是对过去几年行业无序扩张的纠偏。2018年非洲猪瘟疫情后,资本大举涌入生猪养殖领域,导致后期行业陷入持续亏损周期。这种盲目扩张不仅严重侵蚀企业利润,更造成了猪价的剧烈波动,损害了整个产业的健康发展。

针对生猪产能监管,备案管理新政的实施标志着行业监管进入标准化、规范化新阶段。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发布的《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办法》,自2025年9月1日起,全国将统一实施畜禽养殖场备案管理新规,要求凡在独立固定场所饲养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的畜禽且达到规定规模标准的养殖场均需依法备案,这一硬性要求实质上抬高了行业准入门槛,加速了落后产能的出清。这场“反内卷”革命正在重塑生猪行业的竞争规则,从过去的规模竞赛转向效率比拼,从短期投机转向长期价值创造。

产能现状与供应压力,政策调控道阻且长

当前猪市面临的核心矛盾在于“产能绝对量高企”与“结构性调整滞后”,能繁母猪存栏折射出产能优化的艰巨性。截至2025年6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为4043万头,虽环比仅增长0.1%,但较设定的3900万头正常保有量仍高出3.7%。但近年来,随着养殖技术改进和品种改良,行业平均PSY已从24头提升至26头左右,龙头企业甚至达到32头,行业生产效率的持续提升部分抵消了数量调控的效果。这意味着即使能繁母猪数量减少,出栏量也可能通过生产效率提升保持稳定甚至增长,使产能去化进程更加复杂化。

根据生猪生长周期推算,当前新生仔猪数量将决定6个月后的市场供应。数据显示,近期新生仔猪数据环比继续抬升,印证供应宽松格局将至少延续至2025年底。如1-7月累计销售仔猪939.7万头,同比大幅增长161.97%,反映出上游产能依然充沛。虽然政策层面希望通过“减母猪”来调节远期供应,但在当前仔猪繁育利润良好的情况下,行业主动调减产能的意愿偏弱,仍以产能优化更替为主。

政策成效初步显现,但挑战依然存在。根据数据,8月生猪交易均重为124.04公斤,较6月初下降1.55%,生猪二次育肥交易占比已经降至8.86%,较政策推行前下降6.60个百分点。表明“降体重、限制二育”措施已取得阶段性效果。同时,头部企业也正加速降低出栏体重,如牧原股份7月肥猪出栏均重已降至125.28公斤,较6月下降2.55公斤,较5月份下降4.75公斤,并计划逐步降至120公斤以下。减重、限制二育策略理论上应能减少后期猪肉供应量,但短期实际效果可能被两方面因素削弱:一是中小散户监管约束较弱,部分养殖户仍押注消费旺季而延迟出栏;二是当前集中降重导致短期内出栏量增加,反而加剧市场供应压力。

行业健康且长效发展,技术创新推动猪市进步

国家要求调减100万头能繁母猪,这一调整将优化行业供给结构,减少低效产能,使市场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企业集中。龙头企业示范效应在政策执行中表现突出,牧原股份作为行业标杆,7月份淘汰母猪数量达到35万头,较前半年月均25万头的淘汰量显著增加,并计划年底前将能繁母猪存栏量降至330万头。其余企业也纷纷调整战略,暂停产能扩张计划,甚至延长了定增方案的授权有效期。这种行业自律行为与政策调控形成合力,正在改变过去“扩张-亏损-再扩张”的循环。龙头企业凭借技术和管理优势,已建立起明显的成本领先地位,目前大型养殖企业出栏量占全国33.90%,政策将进一步强化其市场主导地位。牧原、温氏等企业凭借成本优势(养殖成本降至12-12.2元/公斤)和高效管理(PSY达28-32头),将在行业整合中占据更有利位置。

短期来看,政策引导下的减重出栏虽有助于改善短期供需关系,但受制于绝对产能高位和生产效率提升,市场整体供应压力依然显著,构成制约猪价上行的基础性因素。

长期来看,当前生猪市场正处在“数量去化缓慢、效率提升迅速、结构性矛盾明显”的复杂阶段。限制二次育肥可避免人为延长养殖周期、制造供应短缺预期的市场扰动。要求控制肥猪出栏体重,可避免过度压栏导致的阶段性供应过剩,有助于稳定猪价,提高行业整体盈利水平。此次调控政策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高效率、高稳定性方向发展,龙头企业可借机巩固市场地位,技术创新型企业将获得金融与政策支持,而种养结合、智能化升级等模式将成为未来竞争的关键。行业整体有望从“拼规模”的粗放竞争转向“拼效率、拼成本、拼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阶段。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沙特就投资基金上市规则征询意见 促进投资渠道多元化规范化
  • 韩国7月ICT出口同比增长14.5%,芯片出口创历史新高
  • 陈淮:房地产非首次面临过剩 新挑战催生新格局
  • 商务部发声,我国消费结构将加快从商品消费主导向服务消费主导转变
  • 关于个人消费贷贴息,六大行发布公告
  • 恒生科技指数涨超2%
  • 东方财富成交额达100亿元
  • 医院外请专家做手术被举报乱收费,要求病人付5000元给私人,当地回应
  • 一天“闪婚”一周“闪离”,男方10万彩礼索回无果疑被骗婚?女方:他性功能障碍
  • 导演郑某峰涉嫌猥亵儿童被批捕,名下公司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 习语丨习近平为何强调“坚持正确二战史观”?
  • 上海一历史建筑1.5亿元起拍暂无人报名,曾是多部影视剧取景地
  • 日赚2.5亿元的茅台,背后暗藏隐忧 | 酒业内参
  • 金建希出庭受审时,念了句中国古诗“花无十日红”!韩媒解读:权力只是一时的
  • 国台办谈许倬云先生辞世
  • 政策利好!零售板块高开 多股大涨
  • 内蒙古婚内强奸案,会有反转吗?
  • 美联储或在9月重启降息,但关税通胀风险依然存在
  • 5500亿美元对美投资基金中 日本实际投资比例可能超过2%
  • 受台风“杨柳”影响,福建沿海39条客渡运航线停航
  • 威胁起诉鲍威尔、敦促美联储降息50基点,美总统和财长“双打”施压
  • 耐克起诉陈冠希索赔12.6万美元,昔日合作引法律纠纷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提速,多家企业拿下千万订单
  • 创投月报 | 7月募投齐升:中科创星新基金首关超26亿 MiniMax、智谱AI估值进入300亿区间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1.88%,恒生科技指数涨2.35%,休闲设备与用品板块走强
  • 最新光伏双榜单出炉,透露了哪些信号?
  • 创投月报 | 奇绩创坛:一个月高调出手参投18次 人工智能获投企业占半壁江山
  • 男子结婚22年发现俩儿子都不是亲生,目前案件已进入法律程序
  • 创投月报 | 锡创投:管理20亿低空经济母基金 时隔四年再投3D图形引擎研发商粒界科技
  • 蛇吞象:AI创企Perplexity拟收购谷歌浏览器
  • 创投月报 | 毅达资本:协助西藏首只政府产业基金落地 独家投资电子浆料公司云荒新材
  • 财政部:“双贴息”政策期限一年到期后将视情况研究是否延长
  • 腾讯音乐大涨超15%创历史新高,二季度净利增超三成
  • 以太坊升至4670美元,创2021年12月以来新高
  • A股放量上涨!四大板块发力,券商股全线飘红
  • 浙大哲学学院公布新进教师,“95后”郭敬、江佳凤跻身博导
  • 上半年长三角城市竞合:盐城GDP超扬州、宁波紧赶南京
  • 韩国宪政史上首次!前总统尹锡悦夫妇双双被捕
  • 性别争议选手未通过检测,越南U21女排世锦赛成绩被取消
  • 湖北一地生二孩最高奖补28.71万,生三孩最高奖补35.59万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