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2025上半场车险成绩单:盈利大增折射趋势、暗藏痛点!

音符科技网

  来源:中保新知

  在车险市场严格执行“报行合一”,监管严控费用竞争乱象的大背景下,一个明显的变化是,越来越多的险企开始注重车险业务的承保质量和利润表现,反而对保费规模扩张已不太执着,这一点从上半年财险公司的车险经营成绩单中即可鲜明体现。

  据金融监管总局数据,2025年上半年,财险公司经营的车险原保费收入为4505亿元,同比增长4.5%。

  相较保费规模的个位数增长,车险承保利润增速更加亮眼,中保新知获悉,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66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车险承保利润188.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35.01亿元,同比增幅近40%。并且,今年上半年行业整体的车险承保利润已经超过2024年全年,可谓“大丰收”。

  不过,车险承保盈利整体大增,并不代表个体机构皆大欢喜,在车险市场强者恒强、马太效应加剧的格局下,依然有诸多中小险企逆势承保亏损。而且,行业主体对车险业务的经营策略正呈现分化态势,有的为了把控业务质量,主动放缓了增长脚步;有的则看重新能源车险市场,保持可观的增长态势。

  01

  第二梯队格局生变

  近年,随着车险市场增长放缓,财险公司纷纷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发力非车险业务。不过,作为财险行业之一大险种,车险依然扮演着压舱石和支柱业务的角色,是众多财险公司发展的基本盘。正因如此,车险保费规模一直是行业关注的重点。那么,从核心指标“车险保费收入”上看,2025年上半年行业主体呈现哪些变化呢?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合计有7家财险公司的车险保费收入超百亿元。其中,“双寡头”人保财险和平安产险的车险保费收入双双超千亿,分别为1440.65亿元和1086.11亿元,紧随其后的是太保产险,上半年实现车险保费536.07亿元。也就是说,财险“老三家”合计获得的车险保费收入占到了行业整体的68%,强者恒强的局面进一步加深。

  再看第二梯队,国寿财险、中华财险、大地财险和阳光财险也是“百亿俱乐部”成员,上半年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322.25亿元、147.63亿元、132.21亿元和124.95亿元。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对比上一年同期,大地财险与阳光财险在车险规模座次上出现互换,前者以7亿元左右的规模优势反超,位列车险保费收入榜第六位。

  接下来,车险保费TOP10榜单中,还有太平财险、华安财险和申能财险依次排在第8至第10位,车险保费收入分别为96.26亿元、58.53亿元和54.73亿元。

  不得不说的是,在车险保费规模上,相较财险“老三家”相对稳定的格局,第二梯队险企之间的竞争局势更为紧张,典型的如大地财险与阳光财险、华安财险与申能财险都呈现出贴身肉搏之势。

  02

  中小险企扩张策略分化

  如前文所说,在监管强力引导险企“算账经营”,严控手续费无序竞争的背景下,近年来,险企对车险保费规模扩张都不再那么执着,尤其是头部险企更加注重把控业务质量,保费增速普遍放缓。

  以财险“老三家”为例,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的车险保费增速分别为3.37%、3.61%和2.76%。此外,国寿财险、中华联合的车险保费增速更是不到2%,分别仅有1.19%和1.23%,远低于行业4.5%的车险保费增速水平。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车险保费TOP10险企的市场份额也均出现下降,合计下降了1.59个百分点,其中财险“老三家”车险市场份额合计下降了0.76个百分点。这些数据都折射出,头部险企对于车险业务的扩张更加“保守”,从而向市场释放出了一些业务量。

  那么,这会对中小险企的车险经营形成利好吗?对此有市场人士理性指出,这些被头部险企丢出来的车险业务质量并不一定好,如果中小险企盲目抢食,反而会对承保风控构成挑战。

  其实,具体到单家机构上,中小险企对车险业务的经营策略也开始呈现分化,比如从车险保费增速上看,今年上半年就有14家险企的车险保费增速超过10%,大部分为中小财险公司;反之也有多达17家中小险企的车险保费增速出现了负增长。

  先来看车险保费逆势大增的14家险企,其中,财险可谓高歌猛进、一骑绝尘,上半年该公司车险保费增速高达1957.41%,由此也推动车险保费收入达到13.87亿元。除比亚迪财险外,还有部分车企系财险公司保持不俗增长,如吉利控股集团入股的合众财险、控股的众诚保险,上半年两家公司的车险保费增速分别达43.61%和13.62%。

  另外一些互联网险企以及具有互联网股东背景的险企表现也颇为强劲,典型的如,众安在线、泰康在线、三星财险,三家险企的车险保费增速分别达到27.43%、25.38%和20.68%。

  在业内人士看来,一些车企系财险公司以及拥有互联网基因的险企,或许正借助自身科技能力及股东资源优势,布局开拓新能源车险的风险保障业务,以求打造出新的增长极。

  中保新知还注意到,一度排在车险保费增速榜前列的现代财险,今年上半年“低调”了许多,车险保费增速为14.48%,远低于上一年同期200.25%的增速,这背后或许与现代财险开始强化网约车业务承保质量不无关系。

  据现代财险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2025年二季度,该公司围绕网约车业务领域,推进战略深化,持续开展组织与机制的革新,对战略条线进行职能升级、模式升级,各经营地区差异化竞争效果显现,初步验证了公司商业模式的可行性。该公司为保障长期健康发展,集中力量开展合规内控自查,排查各项合规风险与经营管理风险,并推进落实整改,切实保障“在合规和风险前提下,坚持质量效益为先”的指导思想扎实落地。

  事实上,包括现代财险在内,越来越多的中小险企或主动、或被动地放缓了增长脚步,反而更加强调效益和精细化经营。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除了日本财险、三井住友、东京海上等外资财险公司车险业务下行外,中煤财险、泰山财险两家地方国有财险公司的车险业务也呈现负增长,且降幅在行业前列,分别达到18.19%和21.89%。另外,具有军工背景央企股东加持的融通财险,上半年车险保费降幅也达到20.25%。

  中保新知翻阅 *** 息发现,中煤财险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张振军曾在年初该公司召开的2025年度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提升车险精细化经营能力及风险管控能力,着力提升本土农险创新发展及合规发展动能,进一步加快提升非车险核心竞争优势,全力推进理赔提质增效,持续推动精细化经营管理成效再升级。

  此外,泰山财险2025年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保险风险更低资本较上季度减少2365.16 万元。主要原因就包括车险、船货特险类近12个月的整体保费收入大幅减少,且近6个月车险综合成本率下降,导致整体保费风险更低资本减少。

  众所周知,更低资本减少有利于险企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的提升,如此看来,或许泰山财险有意通过优化车险结构保持偿付能力充足稳定。

  03

  亏损险企“保规模”还是“保风控”

  在车险费用竞争乱象被强力约束,降本增效、质量优先成为市场共识的大环境下,车险行业的承保利润也实现了质的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66家财险公司合计实现车险承保利润188.2亿元,较上一年同期的135.01亿元,同比增幅近40%,且一举超过去年全年181.98亿元的承保利润。

  再进一步观察,车险承保利润整体大增,离不开综合费用率的持续改善,数据显示,上半年行业平均综合费用率从上一年同期的23.38%降至22.06%;综合赔付率较上一年略有上升,从73.48%微涨至73.66%,但得益于较强的降费效果,最终车险平均综合成本率控制在95.72%,较上一年同期的96.87%,优化了1.15个百分点。

  不过,车险承保利润的欣欣向荣并不能掩盖中小险企的阵痛,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仍有21家险企的车险业务出现承保亏损,当中多数为中小主体。

  具体来看,排在车险承保亏损榜前列的有,大家财险、黄河财险、锦泰财险、富德财险和前海联合财险,上半年车险承保亏损均超0.5亿元,承保利润分别为-0.73亿元、-0.66亿元、-0.64亿元、-0.56亿元和-0.54亿元。

  此外,华农财险、现代财险、长江财险、安诚财险和鑫安汽车的承保亏损额也超过0.3亿元,承保利润分别为-0.35亿元、-0.37亿元、-0.4亿元、-0.47亿元和-0.47亿元。还有紫金财险、合众财险、三井住友、比亚迪财险、众诚财险等承保亏损均超过0.1亿元。

  探究相关财险公司车险业务承保亏损的原因,从直观层面看,离不开费用端和赔付端的影响。数据显示,主要受费用率较高拖累的险企有,大家财险、锦泰财险、富德财险、安诚财险、建信财险、融盛财险等,上半年车险综合费用率均超28%,有的甚至超过40%,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主要受赔付端影响较大的险企有鑫安汽车、现代财险、比亚迪财险等,其综合赔付率普遍在90%以上,这背后或反映出部分险企主要布局的新能源车险业务或网约车业务仍然面临着较大的赔付压力。

  上半年还有车险综合费用率和赔付率双双拉胯的险企,典型的如前海联合财险,两个指标分别高达318.24%和92.43%,特别是费用端可以用畸高来形容。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前海联合财险新疆分公司也因车险业务存在违法违规行为被采取监管措施。

  前海联合财险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5年5月20日,新疆分公司收到新疆监管局《强制措施决定书》,因在2025年1月1日至3月31日,新疆分公司营业货车商业车险整体自主定价系数平均值为1.067,营业货车自主定价系数实际执行情况与总公司向总局报备的商业车险费率精算报告存在重大偏差。新疆分公司被责令在*地区2025年5月21日至6月20日停止使用报备的营业货车商业车险条款和费率。

  当然,剖析中小险企车险业务承保亏损的原因,并不能单纯从赔付率或费用率指标来简单归因,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战略决策的偏差、承保规模的合理性、业务质量的优劣、风控能力的强弱乃至公司治理水平等都是影响车险盈利的核心变量。

  正如黄河财险在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所分析的,财险市场马太效应持续显现,保费规模和盈利集中度维持高位,中小公司竞争压力较大。公司承保业务规模相对较小、抗风险能力偏弱,经营管理成本短期内难以有效摊薄,叠加投资收益受资本市场波动影响,持续盈利面临压力较大。

  聚焦车险业务同样如此,对于多数中小险企来说,在车险业务体量尚未形成规模的阶段往往陷入两难,既要竭力摊薄固定成本以减轻运营压力,又需守住承保风险底线避免赔付失控。此时,是选择先做出一定规模换取生存空间,还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收缩战线,无疑是关乎生存的战略抉择。

  进入下半年,全国各地暴雨不断,全社会在积极应对之际,保险业也开启了应急救援和理赔绿通机制,不过多地普遍受损严重,这对于下半年的车险经营也提出了极大的考验。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8月14日增减持汇总:暂无增持 西藏旅游等15股减持(表)
  • 欧盟地区今年野火严重,过火面积已超同期平均水平两倍
  • 东盟临时观察团视察柬泰边境地区
  • 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以太币一度逼近历史高点
  • 富士康预计三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170%
  • 胖东来公布针对刑释人员的面试题,要求分析犯事原因
  • 公共危机日益严峻,阿根廷芬太尼受污染事件已致87人死亡
  • 兆威机电:拟不超1亿美元在泰国投资新建生产基地
  • 美国7月份PPI上涨0.9%,远超预期
  • 《甘苦同志》发布,从老三联人回忆中打捞出版往事
  • A+H股或设最低市值门槛?51家市值超200亿!中资投行:项目储备丰厚
  • Centrica拟以约20亿美元收购欧洲最大液化天然气进口枢纽
  • 中国电信上半年营收增1.3%:资本开支降27%,天翼云收入增幅放缓至3.8%
  • “上海一民警猥亵继女案”被告一审获刑8年后上诉女生母亲:望对其顶格处罚
  • 外卖小哥曝光一商家后厨脏乱差,监管部门:店铺查封,从外卖平台下架
  • 早盘:美股跌幅收窄 市场关注PPI通胀数据
  • 京东净利腰斩!外卖等新业务现百亿级经营亏损
  • 流量明星代言难救场!甘源食品净利大跌,3115家经销商收入“降温”
  • 湖北荆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金鹏已任荆州市委副书记
  • A股头部轮胎企业再添海外重大投资!赛轮轮胎拟超20亿元在埃及建厂,年产360万条子午轮胎
  • 炒港股用什么软件?专业人士亲测新浪财经APP、富途牛牛等几款软件,结果令人意外!
  • 实时监测直播带货,上海长宁如何做到既“无感”又“无处不在”?
  • 白宫:特朗普希望和平结束俄乌冲突必要时“有很多工具可用”
  • 7岁男孩补习班坠亡,因涉事场所非教育机构警方不予立案,家属发声
  • 博实结:股东拟合计减持不超3%公司股份
  • EPD股价基本持平 公司正在处理其休斯顿码头原油泄漏事故
  • 思科周四早盘下跌0.17%
  • 胖东来发布对刑释人员的面试题,要求分析犯事原因
  • 李嘉诚旗下长和最新表态:预计今年不会完成港口交易,将邀请内地投资者加入!
  • 贵州启动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
  • 明天停牌!605255,筹划重大事项,控制权或变更
  • 吉利上半年营收首超1500亿元,新能源车销量增126%
  • 金融监管总局:持续优化完善财务公司业务分级监管
  • 首席展望|瑞士百达陈东:中国股票市场或将进一步上行,建议使用“杠铃配置” 策略
  • 网传“山东高速录用清北牛津生”,官方公告:招聘岗位为管培生、法务
  • 乌鲁木齐银行再迎新行长
  • 科陆电子:上半年归母净利润1.9亿元,同比扭亏为盈
  • 7月非银存款同比多增1.39万亿,居民存款入市信号增强
  • 杨明获准担任浙江农商联合银行首席信息官
  • 张峰获准担任甘肃银行合规总监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