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辟谣公告发布后,的表现依旧势如破竹,到8月14日,其股价距离千元仅一步之遥,市值也已经达到四千亿元。据悉,寒武纪的暴涨离不开国产算力链“补涨”、国产替代催化以及其自身调整定增等因素的催化。而伴随着寒武纪异军突起,一众投资者畅享“资本盛宴”,包括一举买入10余亿元的游资“金开大道”以及超级牛散章建平等等。
寒武纪正在不断创造记录。
8月14日,寒武纪再创历史新高,盘中股价更高逼近1000元,市值一度突破4000亿元。至此,该股在最近四个交易日录得37%涨幅,自7月11日阶段性低点以来已累计上涨超81%。
纵观年内,寒武纪表现可谓反差极大。就在此前5月至7月初,公司股价跌跌不休,一度还引发了外界对于其稀缺性的猜测;而就在8月12日晚间,公司还辟谣了网传大量载板订单这一被外界广泛传播的利好传闻,但即便如此,也无法阻挡其股价继续上攻。
据了解,寒武纪得以获市场如此追捧,或有多重因素所致。其一,近几个月来以、、为首的北美算力链表现极度强势,寒武纪为首的国产算力链则较之涨幅明显偏低,故引来部分资金挖掘补涨机会;其二,近期国内算力产业正值催化时刻,围绕国产替代的叙事正持续开展;其三,寒武纪在7月18日发布调整定增募资金额等一系列公告,引发外界乐观预判。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的大涨也让一众投资者收获颇丰。这其中,就包括了8月12、14日“爆买”该股22.21亿的游资“金开大道”以及“埋伏”许久的超级牛散章建平。

寒武纪暴涨
几方受益?
8月14日,寒武纪盘中更高达985元,市值一度达4117亿元。截至收盘,该股报收949元,涨10.35%,总市值3970亿元,全天成交额高达140.35亿元。
至此,寒武纪继续刷新股价历史新高,股价也在最近四个交易日内暴涨37%。值得一提的是,从7月11日阶段性低点以来,寒武纪已经累计上涨81.28%,而纵观2025年年内,该股涨幅亦有44.2%。
一波凌厉攻势后,不少寒武纪的参与者收获满满,游资“金开大道”正是其中之一。
看究竟数据显示,“金开大道”即重庆金开大道证券营业部,其偏爱巨量资金操作,擅长短线抱团,风格激进。据8月12日龙虎榜,寒武纪前五席位合计买入30.4亿元,而单单“金开大道”一方,便贡献了其中的10.86亿元;而在8月14日,“金开大道”再现11.35亿元净买入。
除此之外,“埋伏”寒武纪已有相当一段时间的超级牛散章建平或许也赚得不少。
事实上,早在2024年第四季度,章建平便新进成为寒武纪第八大股东。看究竟数据显示,彼时,其持股数量为533.88万股,持股比例达1.28%,按照期末658元股价计算,其期末持股市值为35.13亿元。
到了2025一季度末,章建平继续加仓寒武纪,持股数进一步攀升至608.63万股,持股比例为1.46%。而假设手握寒武纪的股数至今未有变动,那么其最新持股市值将达57.76亿元。

而除了“金开大道”、章建平等游资牛散外,在2025年二季度,银河创新混合、睿远成长价值混合、万家行业优选LOF等主动型基金持有公司股份数量均超100万股,华安媒体互联网、工银新兴制造等基金也将该股列为前十大重仓标的。现如今,这些重点布局寒武纪的公募基金也有望获得“净值红利”。
值得一提的是,在寒武纪的领涨下,诸如、两家头部半导体芯片企业也在8月14日一度出现异动,最终上涨8.83%、0.9%。在此影响下,科创50以及多只科创50ETF也得以在市场普跌的情况下一枝独秀。
据Wind统计,截至8月14日,寒武纪、海光信息、中芯国际三者分别占据科创50权重为9.37%、10.09%、8.19%,合计约27.65%。因此,在当前寒武纪自身波动率以及“带动作用”显著放大的时点上,其涨跌对于科创50的表现或非常关键。

何以
四千亿?
事实上,进入2025年,寒武纪的表现反差极大。
回顾2025年5月份至7月初,寒武纪一度在两个月时间里下跌25.8%。为了“解释”这段下跌,在那一时间段中,有关公司稀缺性层面的负面猜想不绝于耳。
而就在8月12日晚间,寒武纪刚刚辟谣了网传大量载板订单这一被外界广泛传播的利好传闻;但即便如此,其股价还能继续加速上扬。
显然,究竟因何种因素,推动市场在短时间内对寒武纪有如此大的改观呢?
短期来看,之所以寒武纪能够获得青睐,或离不开“洼地效应”的作崇。
据悉,在AI产业链上游算力硬件内部,以光模块、PCB为代表的北美算力链自四月份以来涨幅巨大,诸如新易盛、中际旭创、胜宏科技、、、等大市值品种涨幅最少皆翻番;这其中,中际旭创的市值甚至更高已经触及2800亿元。
对比之下,国产算力链相较北美算力链涨幅远远落后,在市场风险偏好较高的当下,就有资金以补涨视角来挖掘诸如寒武纪为首的相关标的。
另一方面,近期国内算力产业催化不断。具体来看,“H20”芯片风险的消息正持续发酵,再叠加海外或只愿提供“ *** 版”Blackwell芯片入华,海外持续收紧高性能AI芯片出口趋势依旧,最终激发了市场对于AI芯片国产替代的高期待,也让寒武纪再一次站在聚光灯下。
当然,寒武纪自身也有边际改善。7月18日,公司就定增方案调整、定增审核问询函回复等多个事项发布公告,宣布向特定对象发行A股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从不超过49.8亿下修调整为不超过39.9亿元。
据了解,寒武纪更改募资规模后,公司所投的“面向大模型的芯片平台项目”“软件平台项目”“补充流动资金项目”分别从29亿元、16亿元、4.8亿元降至20.54亿元、14.52亿元、4.79亿元。不过,公司项目拟投资总额依然保持49.8亿元不变,不足部分由改为以自筹资金解决。
对此,指出,寒武纪定增募资减少一方面对公司摊薄减少,同时通过监管审核要求相对更为容易,发行难度大幅降低,定增成功率有望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寒武纪2025年一季度单季营收环比增长12.4%,归母净利润环比增长31%,存货环比增加9.8亿元。而公司在问询函回复中提及自2025年3月末期后结转存货约7.5亿元,也反映出公司经营现状良好。

“寒王”背后的
陈天石
寒武纪能有如今四千亿市值,离不开其实控人陈天石。
资料显示,陈天石1985年出生于江西南昌,年仅16岁便考入中科大少年班。2010年,他从中科大学计算机学院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开始加入中科院计算所的团队并担任研究员,正式踏入芯片产业。
2016年,陈天石带领团队骨干成员创业,正式创立了寒武纪。随后其立刻率领公司推进天使轮融资,不过一度接触了约20个机构后,仍没有谈成。
好在,寒武纪的“高科技”属性较为突出,很快在2016年至2018年间吸引、国投创业、阿里巴巴、联想、、招银国际、国风投、国新控股等几十位资方前来投资,也顺利完成了天使轮、Pre-A轮、A轮、A+轮、B轮以及战略融资。2020年,寒武纪顺利亮相科创板,首日市值一度冲破千亿;而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也借上市一举获得募资约2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陈天石在掌舵寒武纪也曾一度遭遇动荡。
2017年到2018年,寒武纪较为“依赖”华为海思取得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两年度先后实现销售金额771.27万元、1.14亿元,相当于主营业务收入的98.95%、99.69%。而来到2019年,寒武纪对华为海思终端智能处理器IP授权业务销售金额下降至6365.8万元,紧接着华为选择自研昇腾910和昇腾310两款AI芯片,未选择与公司继续合作。
而失去华为加持后,出身于华为海思的高管梁军也在2022年上半年出走,再加上一些来自海外的管制事件,最后让外界一时间对于寒武纪未来的商业化进程有了更多疑虑。
不过,陈天石其实已经有所准备,彼时他已经将寒武纪经营方向从单一智能终端芯片延申至云、边、端全场景智能芯片。而伴随着近年来AI产业浪潮以及国内半导体加工成熟,陈天石的公司也就此迎来了高光时刻。
2025年一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1.11亿,同比增长4230%,扣非净利润达2.76亿,同比上升206%,实现首次盈利。至此,也意味着陈天石已经将公司的产品商业化痛点解决。
当下,寒武纪深获市场追捧,陈天石本人身价也水涨船高。如果只按照1.2亿股直接持股计算,其持股市值已经超1140亿元。
往后看,陈天石能否率领寒武纪为国产算力开创一个时代,值得投资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