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晚,(600805)发布2025年中期报告。数据显示,悦达投资上半年营业收入达13.58亿元,剔除悦达智行出表影响,同比增长13%;归母净利润1402.47万元,同比增长27.62%;实现扣非净利润1193.92万元,同比大增6900.76万元。
上半年,悦达投资盈利呈现显著改善态势:一季度扣非净利润转正,同比增长5367.42万元,二季度单季度扣非净利润继续为正,同比增长1533.34万元,持续向好趋势明确。特别是光伏、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并网,开始贡献营收和利润,上半年贡献营收9722.87万元、净利润1857.20万元。在资本市场对传统企业转型存在期待也有疑虑的背景下,悦达投资的财报表现,为市场观察传统企业突破周期约束提供了一个实例。
新能源引擎全速启动:从概念布局到利润贡献的跨越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向低碳转型的背景下,悦达投资的新能源业务已完成从“战略性投入”到“盈利贡献者”的关键蜕变。2025年上半年,公司光伏与储能项目推进成效显著,营收表现亮眼,已然成为驱动整体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
悦达投资光伏业务形成了“集中式+分布式”的立体布局。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力推进盐城响水县150MW和70MW渔光互补项目建设,目前灌东150MW光伏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并于2025年8月份顺利并网;头罾70MW项目也已于3月开工,目前在抓紧建设中。
值得注意的是,悦达投资首个大型集中式光伏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于2024年底落地投产,据悦达投资介绍,该项目资本金投入2.9亿元,今年1—6月份实现营收达6306万元,净利润1723万元,年化资本金收益率超10%,符合预期收益。华丰378MW渔光互补项目作为华东地区标杆性新能源项目,年均发电量达4亿度,不仅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电力销售收入,还在环境保护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36.65万吨,节约标准煤13.34万吨,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分布式光伏项目方面,悦达投资新开发建设了悦达数智中心0.1MW和黛安芬0.94MW分布式光伏项目,加快推进资本大楼、悦达专用车、分布式EMC协议的签订,力争2025年年底并网投运。
储能领域的突破更显战略前瞻性。悦达投资东台弶港100MW/200MWh大型共享储能电站的快速落地(建设周期仅81天,于6月24日正式投运),投产纪录在国内同类型项目中处于领先水平。该项目经营期有25年,预计年平均营业收入3200万元。截至6月末,悦达投资累计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达260MW/520MWh,已然成为区域储能 *** 中的关键参与者。
更值得关注的是,悦达投资持续推进工商业微电网项目的落地。秀强储能项目已完成前期场地平整、基础施工等工作,正在进行设备安装;纺织园二期储能项目已完成可行性论证,争取年内并网;积极参与零碳园区的规划和建设,与盐城经开区汽车产业园签订战略合作,以新能源汽车产业园区为试点,建设国家级零碳园区……
业务结构优化:剔除非核心资产后的增长真相
市场对悦达投资半年报的关注,多聚焦于营收总额的同比波动,但深入分析可以发现,剔除悦达智行公司出表因素后,其核心业务的增长动能实则强劲,这一表现不仅体现了核心业务的增长韧性,更印证了转型战略的前瞻性与有效性。
这种增长并非单一业务驱动,而是呈现“多点开花”的格局。今年上半年悦达投资控股的传统产业纺织公司、专用车公司、悦达等业务板块盈利能力也展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分别实现121.25万元、25.44万元、418.91万元的净利润。特别是专用车公司和悦达长久物流公司实现扭亏为盈,同比大幅增长572.85万元、676.69万元,纺织公司剔除上年同期艾文德股权 *** 收益,同比也实现增长374.68万元;参股公司方面,悦达融资租赁公司、财务公司、京沪公司等报告期内净利润均实现不同程度增长。
悦达投资各板块革新的成果还在持续验证中。以悦达长久物流为例,悦达投资持股51%的悦达长久物流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8亿元,其聚焦汽车物流主业,悦达起亚集港业务份额提升至35%,上年同期仅15%;一汽奔腾整车运输份额达20%,实现零的突破,并成为其直接承运商。目前,公司还在全力推进悦达百奥恒绿色水泥、悦达国润车身、悦达低碳管桩等项目,在新能源物流市场抢占先机。专用车公司上半年营收1.67亿元,同比增长45.22%,其中环卫服务业务营收0.5亿元,同比增长305.7%,其业务向环卫服务下游延伸,锚定本土市场搭建智慧环卫管理平台。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整合内外部资源,共计运营环服项目20个,合同金额2.5亿元。
盈利质量革命:连续盈利背后的战略革新与资源协同
悦达投资盈利质量迎来根本性改善,扣非净利润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标志着其转型之路取得成果性验证。然而业绩的改善并非依赖偶发性因素,而是源于公司战略转型的可持续落地与国企背景下的资源高效协同,形成了通过全价值链效率提升与精准成本管控。
悦达投资积极践行“两新一智”战略,即向“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方向转型。自2022年起,公司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紧抓盐城建设绿色低碳示范区的契机,优化了悦达起亚公司、京沪高速、艾文德公司、悦达智行公司的股权结构,并将回笼资金投入到新能源项目中,实现了产业和资产结构的重大调整。目前,传统业务、新能源业务与投资业务的齐头共进,更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动力。
同时,国资旗下控股企业的盈利改善并非孤立现象,而是集团资源整合与协同赋能的结果。悦达投资作为盐城市国资控股的企业,实控人为盐城市人民 *** ,其国资背景为发展带来诸多助力。控股股东悦达集团实力强劲,多年位列中国企业500强,品牌价值颇高。在项目获取方面,悦达投资依托盐城市得天独厚的新能源资源禀赋和国有平台优势,在光伏、风电、储能等新能源项目的获取与推进上具备独特竞争力,协同效应正重塑传统业务增长曲线。
深耕估值提升:价值塑造与投资者回报同步推进
早在今年4月25日,悦达投资发布估值提升计划公告,明确以“股东回报”与“产业聚焦”为核心支点。在股东回报上,公司展现出十足诚意。在2024年年报中,悦达投资明确承诺每10股派息0.5元,现金红利的发放已在今年上半年顺利实施,以公司总股本850,894,494股为基数,共计派发现金红利4254.47万元。
除了分红与业务转型,悦达投资还通过股东增持与公司治理优化等手段巩固投资者信心。2025年1月,公司完成17,017,864股增持计划,并表示未来三年将协调控股股东常态化增持,彰显对公司发展前景的坚定信心。
在公司治理层面,悦达投资加强与市场的沟通交流,及时准确披露公司战略、经营成果等信息,使资本市场能够更清晰地认知公司内在价值。
悦达投资估值提升计划的稳步推进,从分红、业务转型到股东增持与公司治理优化,全方位展现出对投资者利益的深切关心与切实维护,有望在资本市场进一步提升公司价值,实现企业与投资者的双赢。
储备蓄力:技术创新与政策响应的长期布局
在现有业务表现之外,悦达投资在技术研发与政策响应方面的布局,更预示着未来的增长潜力。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6.77%,重点投向新能源技术、智能制造等领域,其中“基于轻量化设计的新能源环卫车智能作业系统关键技术”等项目获国际先进水平认定。
在政策响应方面,悦达投资深度契合“双碳”目标与区域发展战略。盐城作为全国首批、全省唯一的碳达峰试点城市,正加速推进新型电力系统为依托推动能源生产消费方式变革。悦达投资的很多新能源项目,都符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变革和盐城低碳发展的政策导向。这种“政策契合度”不仅降低了项目运营成本,更确保了业务发展的可持续性。
未来,随着“风光储氢”一体化项目的投产、新能源市场的拓展以及传统业务的智能化改造,悦达投资有望构建起更具韧性的业务生态。从半年度业绩来看,这家传统企业的转型之路已初见成效,而其展现出的战略定力与执行能力,或将使其在新一轮产业变革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