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中国基金报
见习记者 荧墨
8月15日,脑机接口概念股延续强势,(002173.SZ)开盘再度涨停,走出“9天6板”,报收于26.67元/股,并因当日换手率达到20%而登上龙虎榜。
8月14日,创新医疗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表示,该公司股票于2025年8月11日、12日、13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超过20%。
一位业内天使投资人向中国基金报记者表示,脑机接口概念呈现典型的“预期驱动型行情”,核心矛盾在于产业生命周期与资本市场定价体系的割裂。
“当前,行业整体处于临床前研究或小范围试验阶段,技术商业化路径尚不清晰,导致多数企业财务报表持续恶化。”上述投资人向记者表示,A股市场对“硬科技”标签赋予极高风险偏好溢价,造成基本面与股价背离,本质是资本市场对前沿科技非线性成长特性的超前定价机制的体现。
“跨界”协同难度大
一家以医院服务为主、靠参股切入脑机接口的公司,为什么能在题材起潮时充当情绪的风向标?
最新财报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创新医疗实现营收4.02亿元,同比下降1.60%;扣非净利润亏损1288.41万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起,创新医疗净利润连续亏损,2019年至2024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合计亏损超17.6亿元。
对于2025年上半年业绩亏损的原因,创新医疗并未在财报中披露,而是提及“得益于医保回款同比增长,信用减值损失同比下降,公司亏损同比有所收窄”。
尽管半年报未明确指出亏损原因,但数据释放出信息:2025年上半年,创新医疗披露的三家医院所属的子公司中,有两家为亏损状态,康华医院净利润亏损68.1万元,福恬医院净利润亏损385.68万元。
实际上,让创新医疗股价翻倍的真实原因,是其子公司博灵脑机(杭州)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博灵脑机)涉及的“脑机接口”业务。上述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显示,2021年初,创新医疗参与投资设立博灵脑机,并持有博灵脑机40%股权,主要聚焦医疗康复领域,从事脑机接口核心技术研发和相关产品的设计生产。
截至上述公告日,博灵脑机产品尚未正式上市,仅因与科研机构合作而销售少量产品。2023年及2024年,博灵脑机的经营亏损分别为660.17万元、866.41万元。
“作为医疗服务公司,其现有的医院资产与脑机接口所需的神经外科资质、康复科室协同存在物理隔离,较难构建完整的诊疗闭环;上市公司试图用传统医疗服务业的 *** 逻辑支撑硬科技创业的烧钱模式,两者现金流特征的根本冲突有可能会导致持续失血。”上述天使投资人向记者表示,参股子公司虽布局脑电采集模块等上游环节,但缺乏下游临床应用开发能力,目前技术仍然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在股价上涨的过程中,创新医疗的部分高管和股东已进行减持套现。4月17日至5月15日期间,该公司第三大股东上海洸焕合计减持1177.48万股,减持价格在8元至10.13元之间,套现金额超9400万元;5月30日至6月19日期间,该公司非独立董事阮光寅合计减持38.01万股,减持均价为13.15元/股,套现金额为499.83万元。
潜在技术“引领者”
8月7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脑机接口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脑机接口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上述政策明确提出“2027年关键技术突破、2030年形成国际竞争力”的阶梯式目标。
记者注意到,技术层面的突破进一步强化了脑机接口的商业化预期。(688108.SH)是如今脑机接口赛道当之无愧的“宠儿”:8月7日,赛诺医疗发布公告称,子公司产品获得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是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也是首个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产品。
8月7日至13日,赛诺医疗股价连续5个交易日内日收盘价格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100%。8月14日,赛诺医疗发布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动公告称,上述产品在美国获得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并不最终保障该产品后续在美国FDA的上市申请一定获得批准。
此外,在非侵入式领域,(688626.SH)于2025年6月获批两款二类注册证,年内预计推出20至30款搭载脑机接口技术的康复设备;在侵入式领域,(301293.SH)与顶尖医院合作推进抑郁症、瘫痪等适应症的临床研发。
上述天使投资人向记者表示,目前,全球范围内尚未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脑机接口标杆企业,但已分化出三类潜在引领者:一是掌握高密度电极阵列、无线传输等核心技术的技术先驱型企业;二是获得FDA批准用于瘫痪患者控制外设,具备真实应用场景但规模化受限的临床转化型企业;三是开源硬件降低研发门槛,吸引科研机构共建生态,但商业变现能力待考的平台生态型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