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白宫不断施压美联储降息的大背景下,美联储主席鲍威尔8月22日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的发言,成为了外界观察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的重要窗口。
和外界普遍预计美联储降息“将至未至”一致的是,在本届全球央行年会的发言伊始,鲍威尔以“基准前景和不断变化的风险平衡可能需要我们调整政策立场”为接下来美联储政策走向定了调。
纵观此次鲍威尔发言,有两个关键信息,之一是就业市场不容乐观。在本次发言中,鲍威尔强调,和通胀相比,美联储现在更为关注就业市场变化。其在发言中援引了美国7月的非农就业数据,以印证可能会来临的失业率飙升。而至于关税对通胀的冲击,鲍威尔认为由于劳动力市场并不紧张,尚不会构成“工资—物价”螺旋,所以美国的通胀预期会保持稳定。这里面的画外音就是,在通胀保持稳定的情况下,为了应对短期可能增加的失业率,货币政策“宜松不宜紧”,这显然是为接下来的降息打预防针。
第二是货币政策调整。在演讲的第二部分,鲍威尔话锋一转开始介绍外界最为关注的美联储货币政策框架。可能是为了给自己的观点铺垫,其首先介绍了伯南克任主席时美联储首次提出的“长期目标与货币政策策略声明”,指出美联储“寻求在一段时间内实现2%的平均通胀目标”。这种“相机决策”的表态,使人们想起了那个并不遥远的回忆,为了应对2008年次贷危机,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果断下调基准利率并出台宽松货币政策,最终以“行动的勇气”阻止了美国的通货紧缩和经济衰退。
理解鲍威尔“在一段时间内的2%平均通胀目标”的发言也并不难,也就是说在某一段时间美联储可以容忍通胀高于2%,这和进入本轮加息周期以来,美联储多次强调“致力于实现2%通胀目标”形成了鲜明反差。可以说,美联储接下来的降息已经是箭在弦上。
那么沿着这个逻辑,我们可以反思一个问题,那就是为什么美联储会寻求货币政策框架的改变?这个问题的答案同样也蕴含在鲍威尔的发言中,不管是其援引美国的失业率数据,对可能来临的失业率飙升“吹哨”,抑或是搬出当时的“救火队长”伯南克,其实都是在向市场传递出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美国经济衰退的风险已经在不远处。此时,继续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已经不合时宜。
在鲍威尔讲话期间,美股出现了一波明显的上涨行情,而同期快速下行,美债利率也应声回落。这充分说明,市场对美联储接下来的降息预期正迅速升温。而受这种预期影响,伦敦金价格也再次上涨,这也印证了市场对黄金价格与美元利率负相关的常识判断。毕竟,国际黄金市场主要以美元进行交易和报价,当美元利率下降时,美元汇率也会随着下降,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下降,这会 *** 黄金的需求。
至于降息的靴子何时落地?9月5日和11日即将出炉的非农和通胀数据或许尤为关键。可以预计的是,不管接下来美国的就业和通胀数据如何,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向宽松都是大概率事件。毕竟,居高不下的国债付息成本叠加时隐时现的“通缩魅影”,已经令美联储货币政策走到了不得不转向的十字路口。
需要强调的一点是,虽然特朗普多次明示美联储“降息太迟”,并扬言要换掉鲍威尔,但从历届美联储主席来看,鲍威尔仍然不失为一位专业的金融家。在应对史无前例的关税冲击面前,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框架受到了严重挑战,货币政策工具箱“捉襟见肘”。
坦诚地讲,和在金融危机后力挽狂澜的伯南克相比,此届美联储主席鲍威尔面对的货币政策环境可能更为艰难,如果把白宫的干预作为因变量,那么鲍威尔面对的货币政策约束和展现出来的勇气与决心,或许丝毫不亚于“坚定不移”的保罗·沃尔克(用高利率遏制住了美国的通胀缰绳)。从这个角度来讲,与美联储历史上的著名掌门人一样,鲍威尔的货币政策思想或许仍会在不同的维度影响着美联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