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性内爆,多名富豪深海瞬间死亡,每人都承受了每平方英寸4930磅的水压,事故原因公布

音符科技网

综合新华社等媒体 8 月 5 日报道,美国海岸警卫队 5 日发布 2023 年 6 月 " 泰坦 " 号深海潜水器爆炸事故调查报告。这份 300 多页的调查报告概述了事故的关键调查结果、事故主要成因以及其他因素。

报告认为,事故主要原因是美国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在 " 泰坦 " 号的设计、认证、维护和检查流程中存在缺陷。

潜水器的突然内爆是由于 " 结构完整性 " 的丧失,所有乘员都承受了每平方英寸 4930 磅的水压,导致 " 瞬间死亡 "。这样的压力值,相当于在一枚硬币大小的面积(1 cm²)上压着 3.5 头成年亚洲象,金属或复合材料在同等压力下可能瞬间崩溃。

报告指出,事故的主要原因是运营公司未能遵循 " 既定的工程安全和测试规范 "。泰坦潜水器由碳纤维制成。这是一种坚固的材料,但此前未曾用于深海潜水器。部分原因是碳纤维在高压下不可靠,其层状结构会在所谓 " 分层 " 的过程中分离。大多数潜水器的船体由钛或钢制成。

事故调查委员会还发现,在 2022 年的潜水考察作业后," 泰坦 " 号的船体已出现异常,当时,船上乘客曾报告听到一声巨响," 海洋之门 "(OceanGate)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 · 拉什表示这 " 只是潜水器在框架内晃动 ",但传感器后来显示这是分层现象。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未能进行适当调查和解决。

调查人员认为,海洋之门勘探公司应对 " 泰坦 " 号的实时监控系统产生的数据进行分析并采取行动。然而,在 2023 年考察 " 泰坦尼克 " 号邮轮残骸之前,海洋之门勘探公司没有采取任何与数据相关的行动,没有进行任何预防性维护,也没有妥善存放 " 泰坦 " 号。

造成这些匪夷所思行为的部分原因,是公司为了省钱。到 2023 年时,公司的财务压力已经导致拖欠员工薪水。一名前员工告诉调查人员,公司经济状况非常紧张,因此 " 做出了一些危及安全的决定 "。同时,公司还通过 " 有毒的工作环境 " ——通过随时解雇员工和承包商的方式,阻止他们对安全表达担忧。

在去年的听证会上,潜水器的视窗制造商作证称,公司产品的额定承受水深只有 650 米,远低于泰坦潜水器前往的 3800 米深海。

报告特别点出了拉什的角色,称如果他幸存,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事故调查委员会主席贾森 · 纽鲍尔表示,这起导致 5 人遇难的事故本可以避免。" 历时两年的调查揭示了多个导致这场悲剧的因素,为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我们迫切需要更强有力的监管。" 他说。

据此前报道,2023 年 6 月 18 日," 泰坦 " 号深潜器在马萨诸塞州科德角以东约 1450 公里的海域下潜,前往考察 " 泰坦尼克 " 号邮轮残骸,在出发 1 小时 45 分钟左右后失联。" 泰坦 " 号发生 " 灾难性内爆 ",包括潜水器运营公司 " 海洋之门 "(OceanGate)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 · 拉什在内的 5 人瞬间死亡,其中有 3 人为付费游客。6 月 22 日,美国海岸警卫队确认了此事。潜水器残骸数日后在海底被找到。

(潜水器事故前后对比,来源:海洋之门、美国海岸警卫队)

据悉,5 名死者分别为海洋之门勘探公司首席执行官斯托克顿 · 拉什、英国探险家哈米什 · 哈丁、具有巴基斯坦和英国双重国籍的商人沙赫扎达 · 达乌德及其儿子苏莱曼、法国探险家保罗 - 亨利 · 纳尔若莱。

据介绍," 海洋之门 " 公司于 2021 年开始提供 " 泰坦尼克号之旅 ",并于 2022 年完成了第二轮探险之旅。据该公司官网介绍,在 2022 年,带有任务的专家们 7 次潜入海底,并拍摄出了 " 令人惊叹 " 的图像,发现了一些此前未被发现的沉船细节。此外,潜入海底的专家还拍摄了 8K 视频,展示了沉船的更多细节。据悉,该公司此前还推出了一本共 150 页的图册,其中包含了由探险专家分别于 2021 年和 2022 年潜入海底拍摄的沉船图片的副本。

据英媒 2023 年 1 月报道,自 2021 年开启 " 泰坦尼克号之旅 " 以来," 海洋之门 " 公司已经将约 60 名付费乘客和 15-20 名研究人员送到了距离 " 泰坦尼克号 " 沉船遗址仅几英寸的地方(1 英寸约为 2.54 厘米)。

据介绍,参与这项为期八天七夜的旅程总计约花费 25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80 万元)。此前在接受英媒采访时," 海洋之门 " 的负责人斯托克顿表示,创建这个项目的初衷,就是希望把富裕的人和研究人员的需求相结合," 将那些想要冒险的富有者与需要研究资金的研究人员相结合 "。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自新华社、红星 · 新闻、财联社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OpenAI推出GPT-5:迈向通用人工智能道路上的“重要一步”
  • 特朗普的100%芯片关税威胁并未吓倒投资者 反而引发更多疑问
  • 玉米价格反弹 美国出口销售好于预期
  • 2022年今天新闻联播/今年的新闻联播
  • 【郑州一家教老师确诊/郑州家教群】
  • 海宁疫情最新情况,海宁疫情最新消息2021
  • 俄乌停火期望推动欧洲股市上涨 诺和诺德股价反弹
  • 美联储官员Bostic预计年内降息一次 警示关税影响可能持续
  • “蒸笼天”湿热困体?立秋这样吃,助你健脾祛湿、安稳过秋|岭南养生食令记
  • 【青岛莱西新增9例确诊,青岛莱西最新疫情】
  • 欧洲芯片股上涨 欧盟称适用15%的关税上限
  • 淮北疫情最新消息(淮北疫情最新情况)
  • 大连疫情最新消息今天新增/大连疫情最新情况今日新增轨迹
  • 开心运动GO!“熊”“心”壮志闯世运
  • 午盘:美股涨跌不一 道指下跌逾300点
  • 傅安平卸任珠江人寿总经理
  • 美关税大棒砸下,台湾多少产业恐成“惨业”?
  • “劳工统计局早该整顿” 美国财长贝森特为特朗普解雇该局局长辩护
  • 欧洲主要股指收盘多数上涨
  • 英国央行行长贝利:并不对市场下调未来降息押注感到意外
  • 乐信:将于8月26日除权除息,每ADS派发0.194美元
  • 内塔尼亚胡:以色列不打算占有并统治加沙
  • 香港浸会大学撤销杨某媛博士录取资格?大概率是个假消息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逝世,外交部:深切哀悼
  • 中原粮仓,太难了
  • 石破茂:强烈要求美方立即修改行政令
  • 特朗普要求开展新一轮人口普查 无证移民不会纳入统计
  • 俄美领导人会晤在即 交易员抢购有望受益于停火谈判的资产
  • 哥伦比亚总统呼吁尽快立法禁止雇佣兵
  • 白宫拟撤换国际能源署副执行主任
  • 礼来大幅低开后持续走低,股价跌近14%
  • 城地香江:子公司签订IDC托管业务协议
  • 【威海疫情,威海疫情开始时间是几月几日的】
  • 纽约联储调查:美国7月消费者通胀预期上升 对就业市场看法改善
  • 胡塞武装称过去一周对以色列相关目标发动14次袭击
  • 国内期货主力合约收盘涨跌不一
  • 美国教育部提前推出新版大学助学金申请表
  • 湛江、中山:8月8日下午开展全市爱国卫⽣运动统⼀⾏动
  • 宁波首发病例传4代/宁波肺炎第一例
  • 碧桂园:清盘呈请聆讯延期至2026年1月5日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