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的“绿色奇迹”: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生态与经济双丰收

音符科技网

站在库布其的锁边林前,风吹过树林沙沙作响,“这些树种了有七八十年,比我岁数还大。”近日,鄂尔多斯杭锦旗什拉召治沙站站长贾文义指着远处的沙枣树神色动容。从18岁接过父亲手中的铁锹后,他数十年如一日到锁边林带巡林护林,已然走过40个年头。

库布其沙漠北缘锁边林带,70多年的治理成效显著。本文图片除标注外均为澎湃新闻记者 谈婧媛 摄

在内蒙古的辽阔版图上,库布其沙漠与毛乌素沙地曾如两条黄色巨龙盘踞,是我国荒漠化防治和“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的攻坚克难之地,鄂尔多斯全域也被列入“三北”工程规划范围。

通过几代人的接续努力,鄂尔多斯在漫天黄沙中谱写了绿色奇迹,昔日“沙进人退”的困局,已化作今日“绿进沙退”的凯歌。公开数据显示,库布其沙漠治理率从本世纪初的7%提高到40%,毛乌素沙地80%的面积也已被治理。二者的治理模式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库布其沙漠生态治理区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鄂尔多斯市植被覆盖遥感图。图片翻拍于鄂尔多斯市恩格贝沙漠科学馆 

2023年6月, *** 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考察,并主持召开加强荒漠化综合防治和推进“三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座谈会时强调,要勇担使命、不畏艰辛、久久为功,努力创造新时代中国防沙治沙新奇迹。

近年来,鄂尔多斯深入贯彻落实 *** 总书记考察内蒙古重要讲话精神,按照自治区党委、 *** 关于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安排部署,以防沙治沙为根本目标,以风电光伏为创新举措,布局建设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毛乌素沙地“一廊多点”风电光伏项目。

“希望我的孩子也能接下我手中的接力棒,为库布其贡献力量。”今年59岁的贾文义至今没离开过库布其沙漠,也见证了这里治沙工作的转变——从最初的造林为主,到如今的护林为主。他说,不仅是为了保护母亲河,更是为了让当地农牧民能拥有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有一种幸福感”。

生态逆转

“库布其”在蒙古语中意为“弓上的弦”,这条横亘在鄂尔多斯高原北缘的“沙之弦”,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距离最近的一个沙漠,被称为“悬在首都上空的一盆沙”。

上世纪50年代,为遏制库布其沙漠北上侵犯黄河南岸灌区,杭锦旗委 *** 在库布其沙漠北缘成立三个国营林场治沙站,拉开了治沙序幕。从那时起,当地的牧民纷纷身背树苗,酒瓶子装上水上山种树,以这种最质朴的方式出一份力。杭锦旗林业和草原局林草中心主任杨金耀形容,“一年到头不干别的,就是在沙漠边缘植树造林”。

在严寒干旱的沙漠里种树,树苗很难存活,只能采用“沙障固沙+耐旱植物”模式,哪怕是沙柳、柠条这些耐旱植物也要历经三年才能真正活下来。

2025年5月建成的达拉特旗巴蒲公路(巴音至蒲圪卜),道路两侧分层实施工程固沙与植物恢复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

不止是库布其沙漠,同样作为黄河“几字弯”关键屏障的毛乌素沙地,其中约70%位于鄂尔多斯市境内,使得乌审旗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一度达到90%以上。公元5世纪还是水草丰美的毛乌素,因气候变迁及清末过度垦牧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已沦为“沙海”。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乌审旗人用网格固沙法配合滴灌节水技术持续治沙,创造出“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的差异化治理方案。

乌审旗全境处于毛乌素沙地腹地,北部核心区泛起片片绿洲。

树种下之后,后期管护也很重要。乌审旗林草局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起多年前骑摩托车在沙漠里穿行的日子仍记忆犹新,“遇到沙尘,只能把摩托丢在路边,去当地牧民家借宿。”随着道路的打通,他没想到竟然也能有开着越野车巡视的一天。他说,雨在内蒙古是很珍贵的,有时一场雨后就能感受到树的长势,看着这片绿色自己的心情也变好了。他笑言,“或许毛乌素将来会变回一片原始森林。”

2020年, *** 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点赞毛乌素沙地治理成效,指出“内蒙古干部群众六十多年来坚持不懈治理毛乌素沙地,现在治理率达到百分之七十,生态呈现整体改善态势,是很了不起的成绩”。

截至目前,乌审旗实施三北防护林,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等生态建设工程完成生态治理1064万亩。2020年卫星影像显示,北部核心区黄沙已被连片绿色取代,经过近70年的治理,已实现从建国初期2.6%森林覆盖率到32.95%的绿色跨越。目前,乌审旗尚余留149万亩 *** 沙地,当地规划将在2030年完成治理,以真正实现“沙丘变林海”的逆转。

科学治沙

不同的沙地类型,催生出不同的治沙方案,但共同点是对“人沙关系”的重构。

“南围北堵中切割”是库布其沙漠多年以来的治沙策略,南部用乔灌草把沙漠围住以防止风沙侵袭;北部靠近黄河地带建设锁边林带,防止向黄河里输送泥沙;通过十大孔兑以及穿沙公路将库布其进行切割治理。

在达拉特旗的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区,河流蜿蜒,水面波光粼粼,映照着蓝天白云,不时有水鸟掠过,与远处的沙丘形成鲜明对比。

黑赖沟孔兑综合治理区实施防风固沙生态综合治理项目,包含工程固沙+灌草种植、退化草地和退化乔灌木林修复治理以及生态综合监测平台建设等内容。

孔兑在鄂尔多斯地区特指‌季节性河流‌。“十大孔兑”是鄂尔多斯境内直接入黄的十条一级支流,自南向北由丘陵沟壑区横穿库布其沙漠流入黄河,总流域面积1.08万平方公里,是向黄河输送泥沙的集中来源区,它既是水流通道,也是风沙通道。近年来,鄂尔多斯对“十大孔兑”统一规划、逐条治理,今年重点开展黑赖沟流域的综合治理。

黑赖沟发源于海拔较高的东胜丘陵区,在穿越库布其沙漠中裹挟大量沙粒,泥沙入黄导致河床抬高,引发“沙逼水走”现象,当地人常说“把孔兑治理好了,黄河就治理好了”。

为进一步提升黑赖沟生态综合监测能力和完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示范基地建设,达拉特旗联合中国科学院等10家科研院所实施“黄河几字弯沙漠入河区系统治理与生态功能提升技术与示范”项目,总投资1890万元,建立黑赖沟沙漠孔兑风沙-水沙-植被生态过程监测系统,为防止孔兑沙漠入侵黄河河道、人工植被建设等方面提供精准数据,打造人沙、水沙、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

“联网后与卫星实时交换,15分钟更新一次数据,提供有据可查的立体式检测技术。”达拉特旗林业和草原事业发展中心办公室主任杨建龙表示,这套系统的建成将为达拉特旗生态治理提供有效科学技术支持及生态环境改善精准数据,通过实施该项目不仅提升区域水土涵养水平减缓黑赖沟孔兑泥沙入黄压力,还为日后学术交流打下坚实基础。

当地也因此有个比喻,七八十年代的时候,每年要往黄河里倒一车沙,现在每年最多就倒一盆沙。

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绵延的光伏电板如同蓝色海洋。

在2021年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领导人峰会上,我国正式提出将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

库布其沙漠“光伏长城”治沙带是对库布其沙漠北缘已建、在建国家重大光伏项目进行相对集中、有断有续、线性布局。目前共批复光伏项目3979万千瓦,已建成光伏项目1002万千瓦,实现光伏治沙70万亩。

2021年10月,作为国家之一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之一的内蒙古蒙西基地库布其200万千瓦光伏治沙项目开工建设,于2023年12月全容量并网发电。依托库布其沙漠丰富的光照资源,采用“板上发电、板下种植、板间养殖、治沙改土、带动乡村振兴”五位一体循环产业发展模式,把新能源发电、沙漠生态治理和现代农牧业有机结合,最终形成光、电、蔬、草、药、畜、禽一体化全面循环发展的格局。

板下种植杨柴、紫穗槐、黄芩、黄芪等作物。受访者供图

“在沙漠做事情得慢慢来,是久久为功的一件事。”该项目负责人杜洪光解释道,光伏本体治沙,光伏周边区域也要做上防护,进行绿化,“按照我们内部测算,1万亩光伏至少能带动1.5万亩的生态环境改善,光伏和治沙是相辅相成的。”

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鄂尔多斯通过 *** 引导、市场激励、以工代赈等方式,让农牧民成为生态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以杭锦旗为例,90%以上的防沙治沙项目都通过以工代赈方式实施,农牧民直接投工投劳参与生态项目建设,可获得劳务费,平均每人每天可获得工资性收入约400元。

杜洪光表示,以前沙漠深处的农牧民很多甚至没见过外面的世界,现在不一样了,“光伏长城”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了脱胎换骨的变化。

“现在沙漠面积越来越少,我们保留了一块沙漠专门供游客游览,也希望让更多人了解治沙的不易。”杭锦旗能源局的一位工作人员感慨道。

在鄂尔多斯,这种治沙精神也激励着更多年轻人投身荒漠化治理,探索出一条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路。

90后新农人李孔就是其中之一。在全国多地调研之后,他决定在内蒙古乌审旗利用沙地资源培育蒙枣。他认为,枣树能活百年,一定会给内蒙古带来跨越世纪的生态财富。

十余年间,李孔先后引进了104个品种,最终自主研发出三种蒙枣。尽管过程曲折,但他一直坚信,内蒙古的自然环境一点不输其他产地,一定能种出高品质的蒙枣。

蒙枣的面市不仅解决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红枣品种退化、种植成活率低、品质低等关键技术问题,还辐射带动当地及周边旗县1000户农牧民和企业发展枣业种植30000亩。

从参加工作以来,李孔一直致力于参加造林绿化、生态修复和科研项目等工作,他表示,挖掘、开发和利用内蒙古特色优质林果树种,不仅能够改善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而且不与粮争地,可大大缓解耕地的压力,还可为市场提供丰富多样的产品,提高内蒙古贫困地区土地利用率和经济发展水平。

尤其是近几年来在东胜区进行矿区修复1600亩,在毛乌素沙地造林21000亩,每年带动就业100余人,人均增收2万元。

从“人海治沙”到“科学治沙”,从“谈沙色变”到“点沙成金”,鄂尔多斯走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创新之路。这座曾经饱受风沙侵袭的城市,已蜕变为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它不仅书写了荒漠变绿洲的生态奇迹,更为全球荒漠化治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中小银行主体信用评级呈分化,资本实力成为上调主推力,被下调银行存在问题具有共性
  • 中银协报告:截至2024年末,已有37家银行客服中心更名为远程银行中心,占比44%
  • 英国央行降息25个基点
  • 装垃圾、当沙发,还养鱼!新能源车为何突然“卷”前备箱
  • 公路陆续抢通,堤坝加固合龙,街道清淤消杀……风雨过后,生活渐次恢复
  • 五粮液精酿啤酒发布:19.5元一罐,将于8月15日上市
  • 利和兴:拟以简易程序定增募资不超1.68亿元,用于半导体设备精密零部件研发及产业化项目等
  • 招行举办财富合作伙伴论坛 共探大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 重庆:拓宽保险保障范围,鼓励保险机构在高标准农田建设的不同阶段探索开展相关保险
  • 宋城演艺财务总监陈胜敏大专学历年薪49万,比A股CFO平均薪酬低40%
  • 招商银行零售代销保险总规模超过1万亿
  • 财富管理再加速 招行零售AUM突破16万亿
  • 尹锡悦拒捕过程曝光:被10人架住四肢,试图连人带椅子抬走
  • 财富启新程 湾区共潮生 招行举办2025财富合作伙伴论坛
  • 38岁健美选手刘一阳去世,系中山大学体育部副教授
  • 【曹县疫情最新消息/2021曹县最新肺炎疫情】
  • 巴基斯坦一辆警车附近发生爆炸,造成多人死伤
  • 亚洲杯:中国男篮31分大胜印度两连胜胡明轩17+5三分王俊杰5中5
  • 北京新增5例本土阳性(北京新增5例行动轨迹)
  • 北京启动全市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 官方通报高压线坠落致1死
  • 7月我国出口继续高增,贸易转移现象突出
  • 东方甄选走出董宇辉阴影
  • 近60亿美元!AI医药龙头签下大单
  • 中国中车2024年度拟10派2.1元 股权登记日为8月13日
  • 浙数文化: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77亿元,同比增长156.26%
  • 6股尾盘获主力资金大幅抢筹
  • 桃李面包财务总监孙颖大专学历年薪56.78万,公司营收净利股价全面下跌,CFO涨薪13万惹争议
  • 华明装备: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68亿元,同比增长17.17%
  • 中芯国际发布2025Q2财报,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
  • 浙数文化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8元
  • 《流浪地球》中的黑科技进入养老业,我们离机器人养老还有多远?
  • “中国民族品牌发展工程”匆匆与假院士阮少平切割,曾长期发布相关虚假信息
  • 郑州解除暴雨红警、橙警,此前有53条公交线路停运
  • 特朗普将签署行政命令允许私募基金、地产、加密货币以及其他另类资产纳入401(K)退休帐户
  • 商业头条No.86 | 一家中国服装工厂的全球化之旅
  • 总经理获批一年闪离 起起落落珠江人寿等终局
  • 南京疫情已关联97人(南京疫情相关病例)
  • 郑州防汛应急响应降至四级,大范围降雨过程已趋于结束
  • 莫迪强硬回应:面对50%关税永不妥协,已准备好付出沉重代价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