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夏天常见的野味,再好吃我也劝你别吃,真有人因此丧命

音符科技网

原创 腾讯医典 腾讯医典 上海

“女子在病床上隔空捋线做蚕衣”

“男子看见身上到处都是小人在跳舞”

“女子自称看到小精灵在爬树”

……

当类似的新闻频频出现时,

意味着,又到了云南人吃菌子“惊动”全国的时节。

(来源:春城晚报)

你以为,菌子爱好者只是冒着“见小人”的风险吗?

他们可是冒着生命危险在“尝鲜”!

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计,2010~2020年,我国共发生10036起蘑菇中毒事件,超过3.8万人中毒,788人救治无效死亡[1]。

到底是什么样的菌子让云南本地人、全国各地的“吃货”,都“视死如归”般地趋之若鹜?这背后,究竟是舌尖盛宴,还是暗藏的“毒门绝技”?

(来源:soogif)

据说,在云南吃菌火锅,桌子上是没有筷子的。

因为,生怕食客忍不住偷尝。要等时间到了以后才能开吃,这时才会发筷子。

(来源:蜂鸟video)

云南地区把蘑菇叫菌子,而这其中,让大家乖乖围在没有筷子的桌旁苦等20分钟的——一般为野生菌。

野生菌极其鲜美,究其原因是因为它们含有鲜味活性物质,氨基酸就是其中一种。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单位。一种名为游离氨基酸的物质决定了食物的美味程度——食物中的鲜味,其实就是游离氨基酸的“味道”。

(南华鸡枞)

游离氨基酸分为甜味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鲜味氨基酸(如天门冬氨酸、谷氨酸等)、苦味氨基酸等。

一般,鸡枞、松茸、牛肝菌等野生菌类的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高于平菇、草菇等人工栽培食用菌[2]。

(野生松茸)

除了呈味氨基酸,菌菇中丰富的核苷酸类物质也是鲜美的原因。不仅如此,蘑菇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糖,哪怕不调味,就会自带爽口的清甜味。

野生菌“天赋异禀”的鲜味让人回味无穷,而它的另一面却可能是危险的“毒菌”。

回到餐桌上,你以为发了筷子就可以开吃菌子了吗?

在云南,开吃前,还有一道“工序”。

那就是,先取样留存标本,确保安全。

(这样万一吃出问题,能尽快找到“犯人”

目前,全球已知野生食用菌有2500余种,我国已知约有1000种,其中云南省有近900种[3]。

(来源:soogif)

这其中, 我国已知的有毒蘑菇约有435种[3]。尽管大多数有毒蘑菇可以经高温杀菌,但却不能杀灭它里面的毒素,其中有30余种毒性极强可致死的菌类,大多属于担子菌门伞菌目鹅膏属、牛肝菌属等。

野生菌毒素主打一个“纷繁复杂”,一种菌类可包括多种毒素,同种毒素也可存在于不同菌种之间。

比如,“网红”见手青(几种可食用牛肝菌的统称)就可能含有毒蝇碱、蟾蜍素、光盖伞素、异噁唑衍生物等神经毒素。

(见手青)

在我国,常引起严重中毒的主要有鹅膏菌(如白罗伞、黄罗伞)、亚稀褶黑菇(火炭菌)、网孢海氏牛肝菌(见手青的一种)等[4]。这些毒菌就如同五花八门的武林门派,各自有着“毒门绝技”。

很多毒蕈不仅仅会让你“见小人”(即神经精神型中毒),还可能导致肝肾损害、横纹肌溶解、胃肠炎症状以及光敏性皮炎等中毒。

(左右滑动查看)

聊了这么多野生菌的“极鲜”与“极毒”,相信很多人都想知道:到底还能不能吃野生菌了?

(云南人表示无所畏惧)

民间流传着许多野生菌避毒大法,比如看颜色、闻味道,还有用银针探毒等偏方。

然而,我国地大物博,野生菌种数目繁多,长相气味也千奇百怪,靠经验来判断实属困难。

需要知道的是,世界上没有任何辨别毒菌的简易 *** ,就连经验丰富的食品专家也常常“翻车”。

因此,最保险的做法是——不吃。

如果非要吃,请记住以下这6个“不”,3个“熟”:

1.不要采路边的野菌:

不要擅自采摘并食用不认识的菌类,中毒几率极极极高。

2.不要买路边的野生菌:

买菌更好去正规市场,谨慎选择路边摊,毕竟你不能保证每个摊主都是采菌届的“老司机”。

3.不要一次吃多种菌:

不要贪图杂着吃菌更鲜美!种类不同的野生菌混炒容易发生化学反应,一不留神一碗鲜菌汤就会变成“夺命汤”,每次只吃一种菌子最稳妥。

4.不吃没做熟的菌子(做熟、做熟、再做熟!):

某些菌子经过高温烹饪后毒素会降解,因此千万注意烹饪 *** ——一定要把菌子给全部弄熟!

切菌子时切得厚薄均匀,这样烹饪时受热均匀,不会让你误食因切太厚而不太熟的菌子,同时翻炒的时间也尽可能长一些,不要中途试味,也要注意炒勺上有没有“漏网之鱼”。

吃牛肝菌更好的办法是先煮熟一下,把毒性降低以减少中毒发生的可能性。

5.不要连续几天吃同一种菌子:

许多人都知道“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的道理。对于菌子来说,也是会有中毒剂量的。每次吃菌不贪多,不要连续几天吃同一种菌子,特别是见手青与其他牛肝菌,控制量才安全。

6.不要在吃菌时喝酒:

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因此食用野生菌时更好不要饮酒。

3个“熟”:对菌子熟;菌子要煮熟;去医院的路要熟……

此外,还要留一点菌子当样本:菌子不要一次性炒完,保留几朵当做样本,万一中毒后可以直接向医生展示,好对症下药。

最后一点——吃完野生菌后注意自己的反应,一旦出现头晕、恶心、反胃、出冷汗、神情恍惚、出现幻觉(看到小人)等等,即使是最轻微的症状,也千万记得去医院!

审核专家:宋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主管营养师

参考文献

1.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2021年我国蘑菇中毒案例统计报告

2.《野生牛肝菌元素含量特征分析及其种类鉴别》苏久艳,张霁,李杰庆,段智利,李涛,刘鸿高,王元忠

3.2005—2019 年云南省毒蘑菇中毒流行病学特征及空间相关分析, 沈秀莲,等

4.李海蛟, et al. "云南蘑菇中毒事件中的毒蘑菇物种多样性." 菌物学报 41.9 (2022): 1416-1429.

*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

阅读原文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塞尔维亚国民议会副议长:中国发展令人惊叹,塞中合作前景广阔
  • 国庆也很忙,上海民族乐团以汗水和琴声谱写节日乐章
  • 道指30成份股赛富时周五早盘上涨1.2%
  • 美国国土安全部:将立即向波特兰增派联邦资源
  • 维萨卡公司计划向稳定币开放Visa Direct网络
  • 多家车企创新高!造车新势力9月成绩单出炉
  • 道指30成份股旅行者财险集团上涨1.8%创历史新高
  • 道指30成份股强生周五早盘上涨1.9%创历史新高
  • 美联储米兰:房租上涨或导致改变通胀预期
  • 入境游火爆,“China Travel”掀起新风潮
  • 特朗普与卡尼将在华盛顿会面 美加贸易争端尚待解决
  • 道指30成份股IBM周五早盘上涨1.8%
  • 特朗普下最后通牒 要求哈马斯必须周日晚之前同意其加沙方案
  • 2元以下低价股数量为31只
  • 特斯拉税收抵免政策即将结束,人工智能红利却才刚刚起步
  • 卡特彼勒突破500美元创历史新高
  • 美国服务业指标下降 商业活动自疫情以来首次萎缩
  • 美国联合健康集团美股周五早盘上涨3.4%
  • OpenAI视频生成应用Sora在苹果应用商店排名第一
  • 灿谷公司在9月份生产616.6枚比特币
  • MoneyHero公司宣布任命首席财务官
  • Fiddlehead资源公司宣布CFO退休
  • OSE免疫治疗公司宣布任命临时首席执行官
  • 特朗普:哈马斯必须在美东时间5日18时前同意协议
  • 罗格朗公司计划收购Avtron Power Solutions
  • 郑钦文退出武汉网球公开赛
  • RPM国际公司将其季度股息提高6%
  • 豪华邮轮成诺如病毒重灾区!感染后应采取哪些措施?
  • 美股三大指数小幅高开,Reddit涨超5%
  • DT Midstream公司将其Guardian管道输送能力扩大40%
  • 杨文武已任安徽宣城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 特朗普发出最后通牒:哈马斯须在美东时间周日晚6时前同意和平协议
  • 美国反叛控股公司批准进行1股并20股的反向股票分割
  • 美国稀土公司正与特朗普政府进行谈判
  • 说法丨治理平台“隐形搭售”让假期出行更舒心
  • 辉瑞在与特朗普达成药品定价协议前经历了数月僵局
  • 特斯拉股东被敦促否决马斯克1万亿美元薪酬方案
  • 杰夫·贝佐斯:AI正处于工业泡沫中,但社会将从中获得巨大利益
  • 谷歌宣布投资40亿美元在阿肯色州建设数据中心
  • 国际观察|美国联邦政府再次“停摆”与以往有三个不同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