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机器“人”】“机器人有大量可落地场景”

音符科技网

  在2025世界大会上,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等机构集中亮相。

  自2023年以来,上述创新中心陆续成立,他们服务于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成为沟通各地机器人研究成果、产业需求以及推动行业共创的平台。

  如在制造业强省浙江省,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服装纺织行业部分工厂启动了机器人落地试点。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熊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介绍,上述工厂落地试验的概念验证已经完成,之后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从我们的角度看,2024年,机器人行业处于技术打磨、体系打磨阶段。现在,到了新的阶段。算法成熟度已被充分验证,体系化建设已初步完成,这为机器人落地产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熊蓉说。

  熊蓉还表示,未来两到三年,具身智能模型会更成熟。未来,通用人形机器人或通用具身智能模型有望出现。

  扎根浙江产业寻找应用场景

  “过去十多年,浙江省在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链上形成了完整的布局,为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本体奠定了良好基础。同时,服装制造、家电制造、工业生产及服务等场景,也为机器人落地应用提供了条件。”熊蓉说。

  结合地方产业特点,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在服装纺织工厂、实验室找到了一批适合机器人落地的应用场景。

  “在纺织行业,我们目前做了把堆叠布料逐一分离、给模板机上下料的场景;在实验室作业中,机器人可在化工、生物医药等场景进行试管操作,完成分液、测试、清洗等工作。”熊蓉表示,在这些场景中,机器人的应用目前已完成概念验证,将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通过打造产品打通技术落地环节

  2024年3月,在浙江省、宁波市、海曙区三级 *** 单位的指导与支持下,由熊蓉团队联合多家产业方共建的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有限公司在宁波挂牌。

  熊蓉表示,创新中心进行两方面布局。一方面,结合上游生态,构建高精度作业的泛人形机器人。“我们不太强调双足形态,更强调机器人双臂、手的作业能力,下肢采用双足或轮式,根据场景调整。”另一方面,解决机器人应用痛点。“目前机器人智能适应性差、对人员依赖度高。中心构建能自动调优的通用算法库,加上可以便捷开发、快速部署的软件,结合下 *** 业的自动化实践经验和能力,形成行业解决方案。”熊蓉说。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主要宗旨是打通“产学研用”,助力生态构建,培育新技术并推动技术落地。

  熊蓉表示,推动技术从培育到落地的关键,是开发具备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只有当产品是可进行推广的,上游企业才会真正参与进来,一起打磨产品。这其中也有高校团队参与,进行校企合作。熊蓉认为,相比“慢悠悠”地打磨技术,这种方式更有目的性,并且可以与下游企业的场景进行深入结合。

  具身智能模型还有提升空间

  “具身智能模型方面,现在多数产品只有对单一场景任务的执行能力,远远没有融会贯通。”熊蓉说。

  提升具身智能模型能力,需要足够多的数据。“数据远远不够”,是本届机器人大会上行业专家、企业高管谈及最多的问题之一。

  浙江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采用“Real to Sim to Real”的虚实融合 *** :先通过设备采集真实环境或物体信息,在仿真环境中对其进行高保真重构,对观测不完整的部分进行补足生成;随后在仿真环境中开展大量训练,再结合真实环境采集到的力触信息,以及少样本的真机强化学习,构建具身智能模型适配真实世界问题的解决 *** 。熊蓉表示,目前普遍验证,真实数据和仿真数据的合理比例是“1:9”。

  “目前,这一路线已走通,其有效性已在机器人移动导航、商超货品操作、工业场景分拣等多个场景中得到充分验证。”熊蓉说。

  熊蓉表示,具身智能模型能力在逐步提升,再用两到三年时间,具身智能模型会变得更好,但具体程度难以预测。目前,具身智能模型硬件方面还有提升空间。比如,若追求机器人跑跳能力,则需简化产品上半身,牺牲双手作业能力;若要兼顾跑跳与上半身作业,下半身器件则需进一步提升。灵巧手有较大提升空间,在产品拟人化尺寸下实现大负载和精细化感知,对空心杯电机驱动、结构设计、集成传感器等要求较高,现有相关产品在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上还需改进。

  “通用人形机器人会有的”

  从打磨技术,到加速落地,机器人行业正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熊蓉表示,汽车、手机等行业企业纷纷“跨界”加入人形机器人赛道,带来了更多技术融合的可能。

  “技术有一个积累发展的过程。从我们的角度看,2024年是技术打磨和体系打磨的阶段,现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算法成熟度得到充分验证,体系化建设初步完成,为产业落地打下了良好基础。”熊蓉表示。

  通过看未来的需求,基于现有的技术,来做反向布局和发展途径的规划是熊蓉的研发思路。“我认为,通用人形机器人或通用具身智能模型会有的。”熊蓉说。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002571,筹划控制权变更!停牌!
  • 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确保战时地方政府工作不中断
  • 假期市场走势汇总:外围市场大面积飘红 日本股市、金价、比特币均创历史新高
  • Moneta Markets外汇:油市需求高峰或延迟至2035年
  • 美国能源部提议削减通用、福特及多家初创企业数十亿美元补贴
  • 伊朗否认与美特使接触,称美打击伊核设施是受以方误导
  • 港股科技股调整,这些板块亮眼
  • 卡塔尔:以方既已同意“20点计划”就该停止轰炸加沙
  • NCE澳联:全球原油市场波动加剧 供应回升成主要压力点
  • 国庆出游带火“摄影神器”,从买到租都“爆单”了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日澳美三位科学家获奖
  • 瑞银:升九龙仓置业目标价至23港元 料长期逆风持续 维持“中性”评级
  • NCE平台:原油市场受供应回升与产量调整影响波动
  • 小摩:升中国中车及时代电气目标价 订单动能可抵销第三季业绩或疲弱影响
  • OEXN:Vaca Muerta重塑南美能源版图
  • 金丰来:避险需求推高金价 贵金属多头优势明显
  • 十大机构看后市:假期热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和AI领域,料港股本季有望创年内新高
  • *ST高鸿: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 报告:至三季度末核心八城集中式公寓规模超143万套,地方国企加速入局
  • 国庆中秋长假上海接待游客超2548万人次,同比增19.74%
  • 东吴证券:国庆期间全球发生了哪些大事?节后A股如何演绎
  • “十一”假期海外股市表现强劲,节后A股怎么走?
  • 开源证券:AI领涨全球 节后聚焦科技扩散
  • 浙商证券:偏多震荡相互拉扯 战略认慢牛、战术细操作
  • 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 法国国民议会议事委员会对总统马克龙罢免动议不予受理
  • 三位科学家获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
  • 百利天恒:BL-ARC001用于在晚期实体瘤治疗获得临床试验批准通知书
  • 默克尔翻旧账,俄乌打了三年半,欧洲更“炸裂”?
  • 北京铁路公安处:“双节”期间破获各类治安案109起,抓获2名网上在逃人员
  • 中信建投策略周思考:假期归来 科技+黄金主线获得进一步强化
  • 俄副外长:俄美领导人会晤产生的乌克兰问题调解动力已耗尽
  • 台北“踹飞老太”事件反转?男子道歉、老太被捕,谁是受害者?
  • 消息人士称:英特尔拟公布新一代PC芯片技术细节
  • 新股专题:节后资金表现或有望略趋活跃 但震荡分化与局部活跃并行或暂时未改
  • 国庆中秋长假,北京全市公园接待游客超1382万人次
  • AI金融科技公司Optasia拟在南非上市,计划募资3.75亿美元
  • 永和股份:2025年前三季度净利同比预增212%-225%
  • 软银集团将以54亿美元收购ABB机器人业务
  • 海南发展:拟申请控股子公司海控三鑫破产清算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