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1.8℃高温到暴雨洪灾:日韩近一周为何连遭“背靠背”极端天气?

音符科技网

8月12日,刚刚经历创纪录高温的日本,又遭遇破纪录暴雨和严重洪灾侵袭,造成3人死亡,数百万居民紧急疏散。而这一系列极端天气事件都在短短一周内接连发生。

“这是一次典型的高温-暴雨连续型复合事件,也叫 ‘背靠背’复合事件。从组合事件的角度来看,属于极端事件范畴。研究发现,上世纪90年代以来,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无论是发生频率还是持续时间,这类复合事件都有明显增加,且发生时间提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副研究员孙劭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介绍。

孙劭指出,更需警惕的是,气候变暖可能削弱大气急流强度、减缓天气系统移动速度,导致高压或锋面在同一区域滞留。这种“天气阻塞效应”既延长了热浪时间,也让暴雨系统持续肆虐,最终形成高温与暴雨“双破纪录”的叠加灾害。

这类复合型极端天气频发,显示全球变暖下气象灾害的新特征——不再是单一极端事件孤立出现,而是多种极端天气在时空上形成灾害链,对防灾减灾体系提出更严峻挑战。

熊本县发布更高级别暴雨预警

据新华社此前报道,日本气象厅数据显示,群马县伊势崎市5日测得更高气温41.8摄氏度,再次刷新日本高温纪录。而就在创下历史更高温后,据共同社报道,日本气象厅于11日午夜向位于西南部熊本县的玉名市和长洲町发布了更高级别暴雨紧急警报。随后创纪录的降雨引发严重洪灾,迫使300多万人撤离。

当地时间2025年8月11日,日本西南部遭遇暴雨,熊本县玉名市被洪水淹没。视觉中国 图

报道称,玉名市12小时降雨量达404毫米,创下该地区纪录,是8月份平均降雨量的两倍。6日至11日,玉名市北部的福冈县总降雨量达567毫米,熊本县为581毫米,均为8月份月平均降雨量的三倍多。

在熊本,两名60多岁的男子和一名女子被洪水卷走。救援人员仍在寻找一名在前往疏散中心途中遭遇泥石流袭击的人员。

日本气象厅表示,暖湿气流与雨锋相遇是此次破纪录降雨的主要原因。截至12日,熊本县约38.4万居民处于更高级别疏散警告之下,九州西南部地区共有超过300万人收到疏散建议或警告。日本首相石破茂指示迅速评估损失,并调动国家资源实施紧急灾害应对。

与此同时,央视新闻13日报道,邻国韩国首都圈地区也遭遇极端暴雨,每小时降雨量超过100毫米,造成3人死亡。多地道路被洪水淹没,交通中断,当局对水源地和山丘附近发布洪水和山体滑坡警报。仁川市、金浦市和抱川市各有1人死亡;仁川市、高阳市、议 *** 市等地的主要道路积水导致汽车被困,许多低洼地区居民被迫紧急避难。

日本气象厅预测,未来几天降雨还将加剧,东部和北部地区需保持高度警惕。

“最冷之城”录得36.6℃

在这场暴雨之前,日本和韩国刚刚经历了创纪录的极端热浪“灼烤”。

上周,日本气象厅公布,该国在5日一天内连续两次刷新高温纪录——气温先升至创纪录的41.6摄氏度,随后又升至41.8摄氏度,创下历史更高纪录。高温天气导致全国47个都道府县中44个发布了中暑预警。

当地时间2025年8月5日,日本东京八王子市,民众在酷热中出行。视觉中国 图

日本气象厅称,今年6月和7月是有记录以来日本最热的月份,8月4日单日全国打破17项高温纪录。甚至日本北部北海道多地也出现酷热天气,多个城镇创下历史更高气温。素有“日本最冷城镇”之称的陆别町也录得36.6℃的更高温。

同样,邻国韩国近期也遭遇了创纪录的高温天气。6月份的平均气温打破了历史更高纪录,7月上旬部分地区也出现了历史性的高温,一些城市更创下连续22个高温“热带夜”纪录——即夜间气温都超过25摄氏度。

孙劭介绍,日本近期的复合型极端天气,即从极端高温到暴雨的剧烈转变,其成因可从气象机制和气候变化两方面解释。

气象学层面,日本夏季天气格局受副热带高压与梅雨锋/秋雨锋双重控制。8月上旬,异常强盛的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如同“巨型热盖”笼罩日本,空气下沉压缩、地表持续加热,同时湿气不断积聚,催生破纪录高温。

当北方低压槽或台风外围系统扰动高压格局时,南方海域的暖湿气流迅速北上,与冷空气激烈交锋,暖湿空气抬升释放潜热能量,转化为持续性暴雨。前期高温使大气含水量达临界状态,导致后续降水更猛烈、更充沛,从而形成“高温烘烤→暴雨倾盆”的天气转折。

而全球变暖则放大了此类极端事件的破坏性。根据克劳修斯-克拉佩龙方程,气温每升高1℃,大气饱和水汽含量可提升约7%。这意味着高温积累的大量水汽在天气系统触发下会造成更极端的降水。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博士生、科普博主梁函洲补充道,在气候变化影响下,极端天气的频率和强度都有明显上升。近期,日本沿海及东海、日本海等海域海温显著偏高,通过蒸发等过程提供更多水汽并输送至日本,进一步增强降雨。

根据日本共同社报道,东京大学、京都大学等机构的研究团队“极端气象归因中心”(WAC)9日发布分析称,日本7月下旬出现的全国性创纪录高温,如果没有人为导致的全球变暖,将几乎不可能发生。研究还指出,周边海域海面温度偏高亦可能助推了极端高温。

高温引发多方面危机

住在东京的安田峰俊告诉澎湃新闻,日本的夏季高温在过去七八年间愈发严重。这并不是刚刚开始出现的问题,但对居民来说已极为严峻。有时甚至到了11月,气温仍会超过30摄氏度。

“全球变暖是一个全世界都面临的问题,近年其他国家的夏天当然也炎热,但日本的暑热,即便在日本人的感受中,也属于异常。我小时候,每年夏天超过三十五度的日子,屈指可数。”安田说。

此次日韩遭遇的热浪和暴雨影响巨大。北海道一向以凉爽夏季著称,当地人对极端高温并不适应。据NHK报道,民间预报机构 Weathernews 调查约1.2万当地人发现,最北部县市仅约60%家庭安装空调,而全国平均为94.4%。

极端高温对日本人口中占比较高的老年人尤其危险。据日本消防灾害管理局统计,今年夏天日本已有超过5.3万人因中暑送医。

“今天热得要命,”63岁的汽车工人石川武史在东京喷泉边灌水时说,“如果气温达到42摄氏度,那会比我洗澡水还热。”

而据韩国疾病控制和预防机构统计,今年已有13人疑因高温死亡,是去年同期的三倍。

北海道旅客铁道(JR北海道)甚至因安全考虑暂停了部分线路运行,因为极端高温可能导致铁轨变形。

日本高温天气持续还引发农业危机。作为主要稻米产区的新潟县7月降雨量仅3.5毫米,较去年同期的376.5毫米骤减99%,遭遇严重干旱。与此同时,高温导致全国范围内稻蝽等害虫激增,最新调查显示稻蝽越冬密度同比暴增43倍,对水稻作物构成严重威胁。

农业大臣小泉进次郎在紧急会议上表示:“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保持高度危机意识以预防灾害扩大。” *** 计划同步推进病虫害防治和抗旱支援措施。值得注意的是,尽管 *** 已出台增产政策,但部分稻区仍因高温导致臭虫大规模泛滥,防控形势严峻。

2023年日本遭遇的极端高温已损害大米质量,导致严重短缺, *** 误判供需情况加剧危机,使大米价格创历史新高,引发全国性危机。

异常的气候还在影响日本人喜爱的樱花开放。专家警告,气候变暖或导致日本樱花提前开花,甚至因秋冬不够冷而不开花。去年富士山积雪消失时间创纪录,直到11月初才再次出现,而平均为10月初。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美联储“内战”有多激烈?9月会议纪要即将揭晓!
  • 现货白银日内涨幅扩大至2%
  • 香港调整“中国内地”英文翻译:“MainlandChina”不再使用
  • 黄某某,不得录为公务员
  • 软银拟收购“工业机器人巨头”ABB的机器人业务
  • OpenAI获得芯片,AMD获得了市场,最终投资者“买单”?
  • 又一加沙援助船队遭以军拦截多名船上人员被捕
  • 特斯拉第三季度销量首超梅赛德斯奔驰
  • ABB将以53.75亿美元的价格将机器人业务出售给软银集团
  • 芒果礼盒成“断亲礼盒”,山东济宁一商家芒果礼盒里藏试卷、书本,10斤芒果有3斤是书,商家回应
  • 传宗馥莉被带走,娃哈哈董事会成员:属于“假新闻”
  • 纽约期金向上触及4050美元/盎司
  • 融通中外艺术,共谱中国音乐剧新章
  • 港股金秋攻势再起 机构称恒生指数有望刷新年内高点
  • 上海国际艺术节优惠票加开
  • 国庆假期超24亿人次跨区域流动,创历史新高
  • 金价涨势不停,对冲基金大鳄格里芬:美国通胀明年或再次加速
  • 前日本央行理事:日元加速下跌或导致最快10月加息
  • 时富投资:终止有关潜在交易事项的磋商 今日下午复牌
  • 在白沟,这里有北方商埠的流量密码
  • 美团旅行:国庆中秋出行订单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超30%
  • 10月金股出炉!齐聚这两大主线,8股获联合推荐
  • 美国两年向以色列提供217亿美元军事援助
  • “先扬后抑”VS“先抑后扬”?10月如何走?绩优潜力10月金股出炉,汇聚存储芯片+创新药+AI
  • 前日本央行高管:日元贬值或促使日本央行在10月加息
  • 创历史新高!国庆中秋假期超24亿人次跨区域流动
  • 山西暴雨、山洪和地质灾害多预警齐发
  • 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重要突破!
  • 日媒:日本在野党谋求联合推出首相人选
  • 高市早苗拟放弃“拜鬼”,木原稔被曝或取消窜台
  • 厄瓜多尔总统专车遇袭受损,车上有“明显弹痕”
  • 回村当全职孙女,我的人生完蛋了?
  • 左江再次全线超警,广西升级发布洪水橙色预警
  • 机构:黄金有进一步上涨的潜力
  • 大家假期都去哪儿了?这组出行大数据告诉你
  • 申万宏源策略一周回顾展望:红十月 备战跨年行情
  • IGG于10月6日斥资94.81万港元回购21万股
  • 联易融科技-W于10月6日斥资742.44万港元回购208万股
  • 世贸组织大幅下调2026年全球货物贸易增长预期
  • 美准官员扬言台湾地区军费应占GDP10%,蓝营批:进入战争状态?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