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能否用“经济优先”应对“特朗普冲击”?

音符科技网

作者:董一凡

北京语言大学一带一路研究院副研究员

欧盟推进“经济优先”的实践仍然面临不少挑战,其对美国的策略性妥协也在不断侵蚀自身的经济独立性。

7月27日欧美达成双边贸易协议,标志着特朗普的关税胁迫在欧盟方面取得初步成果。为防范跨贸易的灾难性震荡,欧盟只能 “两害相权取其轻”,在特别关税、市场开放、产业投资、能源贸易等领域对美方全面让步。

这一交易表明,欧盟虽是全球第三大经济体且坐拥超大规模优质市场,但在面对特朗普霸凌时仍缺乏博弈的资本,与英国、日本、韩国等美国“小伙伴”别无二致。可以说,欧盟在贸易领域签的“城下之盟”与今年北约海牙峰会一道,被视作近年其“战略自主”愿景和实践面临的更大挑战。

7月27日,美欧双方宣布达成贸易协议。

欧盟之所以对美国霸凌缺乏应对底气,根本在于对美国经济、军事、战略的全方位依赖。从经贸上看,美国作为欧盟之一大贸易伙伴和顺差来源国地位持续巩固,2024年美国已占欧盟出口的20.6%,对美贸易顺差(1982亿欧元)甚至超过与其他国家外贸顺差(1501亿欧元)的总和,对美出口前三大项(医药产品、车辆、工业机械装备)也是欧盟当前为数不多的优势领域。在战略安全领域,欧洲在俄乌、巴以、以伊三大冲突中均无改写形势、降温冲突的介入能力,在俄乌方面只能通过在防务投入和军火采购上对美妥协,将美国继续拖在援乌抗俄的轨道上。

通过经济、军事联合自强来赢得外交和战略自主空间,此种论调在欧洲并不鲜见,而德国化工巨头赢创的首席执行官克里斯蒂安·库尔曼提出的“经济优先”概念,则强调经济竞争力及开拓市场的优先性,聚焦打造地缘政治独立性的物质基础与战略依托。一定程度上,“经济优先”的提法,代表了欧洲经济界和产业界对当前欧盟应对内外挑战时在经济、军事等领域全面铺开,却不聚焦提振实力的担忧,亦代表了欧洲从长远角度就应对美国不确定性的思考。

对于欧盟这样的全球性力量而言,办好自己的事是参与大国博弈、赢得未来生存和发展空间的基础,做好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推进的意义远超对热点危机的应激式反应。另一方面,无论是特朗普采取更多手段逼迫制造业回流美国,还是中国稳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发展转型,亦或是英国推出“安全经济学”框架及重新强调国家干预,主要大国都在以或稳妥或激进的方式聚焦“拼经济”赛道,并希望借助发展红利来强化社会韧性及民众对国家和制度的信心。而欧盟的“经济优先”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重视提升欧盟、成员国及企业的全球竞争力。2025年1月欧盟委员会出台的《竞争力》,即是对前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Mario Draghi)“竞争力报告”中提及挑战及对策的回应,其中包括扶持人工智能等新兴行业、减少欧盟冗杂行业监管规则和官僚行事对企业活力的消耗,以及多措并举降低能源成本等。

德国慕尼黑的宝马集团工厂内的流水线。

二是着力推动经济合作多元化和非传统市场开拓,如欧盟积极探索加入《全面与进步跨伙伴关系协定》(CPTPP),加紧推动欧盟-南方共同市场自贸协定的落地,努力缓解对美国市场、供应链依赖的负面影响。

三是努力扩大实体经济投资,如德国默茨 *** 提出规模达5000亿欧元的基础设施投资计划,被视作对欧盟反复呼吁“扩大投资”的最有力呼应。

2025年6月24日至25日,北约峰会在荷兰海牙召开。

然而,欧盟推进“经济优先”的实践仍然面临不少挑战。首先,欧盟及其成员国难以从“抗俄优先”走向“经济优先”。从持续推进能源“倚美脱俄”,到对俄经济制裁不断扩大范围,再到德国对乌军援突破提供“金牛座”导弹红线,都显示出欧盟正在“牺牲经济抗俄”的末路上持续狂奔,也意味着欧盟很难真正将政策优先和财政资源放到经济上来。而继续选择地缘冲突消耗战,也势必难以改变防务安全领域对美单边依赖的格局。

其次,欧盟对美国的策略性妥协也在不断侵蚀自身的经济独立性。无论“进口7500亿美元能源”“对美投资6000亿美元”的目标能落实多少,欧盟都将进一步与美国进行经济捆绑,同时将自身经济命脉拱手让人,不仅浪费谋求经济自主的宝贵资源,也将进一步激化内部对美“强硬派”和“妥协派”的分歧和矛盾。未来,欧洲的政治精英虽然会对“美国靠不住”和“欧洲要自强”有着更为清醒和直观的认识,但要改变面对美国单向汲取和霸凌的被动境地将愈发困难。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美聚焦”】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银行准备金持续下降 暗示美联储或接近结束缩表
  • 欧洲股市小幅收低 投资者聚焦法国政治危机
  • 借鉴特朗普的贸易保护主义做法 欧盟提议将钢铁进口关税提高至50%
  • 摩根大通CEO戴蒙乐见放宽季度财报披露要求
  • 特朗普称美加存在竞争的“天然冲突” 但预计能在关税上找到解决方案
  • 卡土美三国代表团抵达埃及,将参加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
  • 特朗普威胁不向联邦雇员补发政府停摆期间的薪水
  • 美联储官员Kashkari警告大幅降息可能加剧通胀压力
  • 美国3年期国债中标收益率3.576% 低于发行前交易水平
  • 万亿美元泡沫越吹越大 人工智能的2025颇具互联网1999的气息
  • 中秋节当日预计超2.9亿人次出行假期客流持续高位运行
  • 欧洲议会通过决议,允许暂停或永久中止部分国家免签待遇
  • 特朗普谈美墨加协议:可以重新谈判或另起炉灶
  • 中国电影:从票房经济加速向多元消费生态转变
  • 戴蒙称摩根大通在人工智能上基本实现了收支平衡
  • 甲骨文股价下跌 5%,报告称其使用英伟达芯片的云业务利润率微薄
  • 特朗普称停薪员工能否获得补发工资要看是谁
  • 科技界亿万富豪投资人布拉沃:人工智能领域估值已陷入泡沫
  • 全现金买家主导美国房地产市场
  • 午盘:美股转跌 道指下跌约200点
  • 纽约联储调查:消费者对未来一年的通胀预期上升
  • 决定2.0竟是一条广告代言,拿捏流量还得是詹姆斯
  • 白宫威胁停摆期间不支付被休假员工工资
  • 青春激荡山河,奋斗火炬照亮复兴之路
  • 郑州女子游大连,8分钟劝回欲跳海男子: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你要想喝酒我们陪你喝
  • 珠峰暴雪中,向导一人一狗带上百人撤离,本人回应
  • 男子网上刷到有人晒份子钱、陪嫁,通过对话找到大致位置偷走38万元,失主曾考虑是熟人作案
  • 科技股单日市值波动超千亿美元,互联网泡沫担忧升温
  • 空客A320首超波音737,成累计交付最多飞机
  • CFA一级考试通过率降至43% 而终级关卡却被AI模型轻松拿捏
  • 摩根大通称AI相关债券已达1.2万亿美元 超越银行成投资级市场最大板块
  • 摩根大通副董事长Scher将于明年退休 曾助戴蒙扩大华府影响力
  • 美国政府停摆或阻碍IPO 市场复苏进程
  • 光明日报:北京市文旅局回应网友喊话,统一预约平台值得期待
  • OpenAI与人工智能驱动型商业的角逐
  • 亚马逊物流配送扩充设备选择,为多元化车队创造更多合作机会
  • 欧元区财长将探讨如何推动欧元稳定币发行
  • 高盛:预计2026年第二季度黄金价格将达4900
  • 味好美公司第三季度业绩,重申全年指引
  • 利纳马将收购乔治费歇尔旗下莱比锡铸造厂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