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券不香了 居民“钱袋子” 加速流向权益市场

音符科技网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余纪昕、实习生王罕 

  8月股债赛道加速轮动,不少理财投资者感到“有些迷茫”。低利率背景下,以往作为安心之选、习惯性放在银行的存款和大额存单,现在看来略显鸡肋,低波动资产的收益率薄得不够看了。

  再叠加去年全年大债牛行情对收益率下行空间的透支,曾被视作“稳稳的幸福”、“持有即赚钱”的债券理财产品,如今顺风局也已过;包括现金类和债券类在内的固收类理财产品,现今正黯然失色。

  低风险保守稳健理财“不香了”,怎么办?近期权益市场强势高涨之下,一部分高风险偏好投资人群选择跑步入场、加注股市投资。

  这阵子,准备“冲一波”大A的资金趋势在年轻理财投资者中尤为普遍。某在校大学生理财爱好者向记者称,“目测形势一片大好、All in了军工和板块” 。另一位大学生股民态度则更为谨慎:称个人加仓科技并看好消费电子,作好短线操作的准备、“踩好时机进场和撤离”。

  固收稳赚“潮水”退去

  回顾市场行情,股债上演着冰火两重天。步入8月,权益市场强势爆发,8月18日当天,沪指创10年新高,北证50创历史新高,A股市值总和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8月21日发稿当天早盘,A股市场再度上攻,沪指再创近十年以来新高,直攻3800点。截至当天午间收盘,上证指数报3779.52点,年初至今累计上涨12.51%,赚钱效应极为火热。

  相比之下,跷跷板天平倾斜,债市前几日遭遇“暴雨”。继上半年低利率低波动“没啥看头”、甚至有“事倍功半”加倍费劲之感,债市8月迎来一波急速调整。10年国债收益率自8月15日低位1.72%到8月21日发稿当天一度上行至1.79%,直逼1.8%的关键点位。

  其间,利率债个别活跃券单日更大上行幅度一度达到6BP之多,跌势之急令投资者直呼“猝不及防”。底层资产走势相向而行,投向股债的资管产品自然也表现迥异。

  产品业绩方面,首先,得益于股市的“争气”表现,权益型基金表现尤为亮眼。记者查阅Wind最新数据,截至8月21日发稿,全市场976只股票型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总回报达到21.87%,这个数字较去年同期的-10.77%大幅提升了32.64个百分点。聚焦近日,股票型基金最近一周的平均回报为3.35%,相比去年同期的-0.64%提升3.99个百分点,相比以往,的确可谓吸引力大增。

资料来源:Wind,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资料来源:Wind,21世纪经济报道梳理

  几家欢喜几家愁。与权益基金的火热形成鲜明对比,债券基金今年以来交出的“成绩单”大不如前。投资者不难发现,现下债基收益普遍变薄,甚至个别产品已然出现负收益,让去年安心持有的客户也“尝到了亏钱的滋味”。据Wind数据,截至8月21日发稿,全市场3325只中长期纯债基金今年以来平均总回报仅为0.45%,这个水平较去年同期的2.44%大幅下滑了1.99个百分点,收益缩水明显。

  值得关注是,最近一周债基平均回报为-0.20%,相比去年同期的-0.03%下降0.17个百分点,短期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债基管理者和投资者今年面临的收益困境已十分明显。

  再来看银行理财产品的表现。7月以来,银行理财收益率出现了全面下滑,这主要因为银行理财的客户大多偏好保守,所以产品持仓配置以固收类底层资产为主。现在遇到了两个难题:一是降息导致的利率进一步走低,二是债市波动较大,这两个因素一同影响理财产品收益,使其在大胆配置权益的基金产品面前“显得更为乏力”。

  华宝证券8月20日的研报显示,7 月现金管理类产品近七日年化收益率在1.35%,环比下降 9.81个基点;同期,货币型基金近 7 日年化收益率报1.21%,下降了10.77个基点。其他产品表现也不理想:纯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为 1.87%,下降0.79 个百分点;固收+产品年化收益率为 1.76%,下降 0.82 个百分点。全市场理财破净率指标 7 月更是回升至 3.04%,环比上升 1.3 个百分点。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主要投向债券的理财产品确实面临着不小的收益压力,因而,该类投资者还需做好心理准备、适当调整收益预期。

  居民存款“搬家忙”

  居民财富正在上演一场“资金大迁移”。随着股市回暖赚钱效应显现,加上存款利率持续走低,大家的“钱袋子”正在重新调整配置。

  先看存款市场:自5月降准降息后,存款产品明显“不香了”。市场普遍认为,目前商业银行在售的大额存单利率已经全面进入“1时代”,部分产品利率甚至和普通存款、零钱理财的收益相差无几,大额存单的利率优势正在消失。

  曾经备受追捧的稳健理财正在“失宠”。此前某长三角城商行的零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就连以往“一债难求”的储蓄国债现在也卖不动了。虽然国债利率仍比定期存款高,但客户普遍觉得收益太薄,以往每月10号排长队抢购的热闹场景已经不复存在。

  种种迹象表明,在低利率时代,传统的保本理财正在失去吸引力,居民财富资金寻找着新的投资去向。传统储蓄路径悄然改变——部分资金从银行存款、债券型理财产品流出,转向股市等预期收益更高的领域。有投资者提前兑付定期存款或存单,“转战”股市追求更高收益,股民跑步入场现象突出。

  央行7月金融数据显示:居民存款减少1.1万亿元,企业存款减少1.46万亿元,而非银存款增加2.14万亿元,创历史同期新高。专业人士分析,这与银证转账入股市密切相关,表明老百姓的资金正加速流向权益市场。

  南京一位个人投资者向记者表示,自己当下非常关注权益市场,觉得资金和政策的协同作用对盘面形成了有效支撑。“目前我主要聚焦券商和科创方向,特别是以科创板为代表的AI产业、创新药、机器人及军工产业正快速迭代发展,散户配置机会不断涌现。从国防军工板块来看,结合交付结算的季节性规律,当前正处于胜率较高的黄金窗口期,在未出现重大变量前,赚钱效应大概率会持续下去。

  不过,多名业内人士提醒,投资者需保持理性。虽然股市走热带来可观回报率,但投资者在切换赛道时仍需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市场波动率加大的情况下,必须做好风险收益平衡,同时要特别关注产品流动性,即能否随时低成本变现。以货币基金为例,虽然当前收益率相对较低,但其T+0的流动性优势依然显著。投资者应当根据自身收益预期、风险承受能力和资金使用需求,做好均衡配置。

  市场热度也引发了部分从业者的担忧。某银行理财子公司业务人员对记者坦言:“近期债市持续调整,而股市异常火热,导致很多投资者忽视基本面分析。也有少部分客户仍被套在前期高点买入的股票基金中,对当前A股涨势的持续性抱有怀疑态度。我们担心若股市持续走强,固收类产品的吸引力将进一步下降,那些追求保本的低风险投资者可能面临资产配置困境。”

  针对当前市场特点,一位大型股份行客户经理称,在A股创年内新高之际,“固收+”策略迎来了布局良机。对于希望增厚收益的投资者,推荐关注一些运作稳健的老牌固收+产品,这类R3风险等级的产品能较好实现股债之间的均衡配置。

  某国有行长三角地区支行理财经理则告诉记者,他观察到按日开放的产品这一阵表现大多欠佳,主要受市场波动加剧和客户频繁赎回的双重冲击。虽然短期债市面临调整压力,但从中长期来看,债券的票息收益仍具有确定性保障。

  对于仍希望将债券理财作为资产配置底仓的投资者,上述人士建议,在确保可用资金闲置的前提下,选择封闭期3-6个月的中长期限产品。因为这类产品不仅能一定程度规避短时市场波动,而且债券本身的到期利息特性,使得这类产品在仍能为客户提供稳健收益。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港股持续走低,恒生科技指数跌超4%,小米跌超6%
  • 军信股份A+H收到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核查外资准入、募投项目及合规情况
  • 康宁杰瑞制药-B盘中涨超3% 拟进行场内股份购回
  • “服役”十年后,Windows 10将于明日起“停服”
  • 包钢代理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
  • 港股三大指数持续走低 均跌超3%
  • 海关总署:9月稀土出口4000.3吨
  • 金山软件大涨,发生了什么?
  • 美国第六代隐身战斗机FA-XX再生变数,他们“又急又焦虑”
  • 微创机器人-B午前涨超4% 图迈商业化进程已进入全面加速阶段
  • 非美出口保持韧性叠加基数效应,中国9月出口同比涨幅升至8.3%
  • 七部门发布!算力、AI等迎利好!金山办公领涨超7%,科创人工智能ETF(589520)单日吸金3293万元
  • 深一度|上海网球这一季,留下文旅商体展融合新样本
  • 立讯精密A+H收证监会反馈意见:需说明股权质押影响、募投项目、业务资质合规性、收购闻泰科技子公司股权进展
  • 创金合信基金魏凤春:铁马秋风塞北
  • 2025第七届数据内容年度案例名单揭晓
  • 重度网瘾的中东土豪 正在国产APP上疯狂撒钱
  • 加密货币“春天”Q4开启!历史趋势、鸽派FED和ETF需求“加持”
  • 青年文史学者、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医师张曦颢逝世,年仅44岁
  • 资本看上小火锅
  • 上海最“热”长假,气温爆表,消费也爆了
  • 图解:若维持当前涨势 黄金有望在2028年触及10000美元大关!
  • 港股低开低走,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京东、小米跌超5%
  • 现货白银日内涨幅达2%
  • 立讯精密成交额达100亿元,现跌超6%
  • 宁德时代A股成交额达100亿元,现跌超2%
  • 安得智联港股上市收证监会反馈意见:要求说明控股股东认定结果不一致的原因、新增股东入股是否存在利益输送
  • 加密货币在创纪录暴跌后反弹 贸易紧张情绪缓解
  • 海关总署回应“船舶港务费问题”:中方反制是被动防御行为
  • 节后机票价格“大跳水”,最高降幅达82%
  • 台军报告只字不提?台湾4支“暗黑部队”咱们来开扒
  • 稀土永磁板块持续走强,银河磁体“20cm”涨停
  • 海关总署回应船舶港务费问题:中方反制措施是必要的被动防御行为,希望美方回到对话协商的正确轨道上来
  • 六成妈妈因哺乳不便减少外出?复旦大学蒋泓教授:多方协作才能撑起妈妈“出行保护伞”
  • 海关总署:前三季度我国对APEC其他经济体进出口同比增长2%
  • “主力军”作用凸显,前三季度民企进出口占比提升至57%
  • 华尔街长期多头力挺黄金牛市:最快三年内破万!
  • 人民网评:对医保药品“阴阳价”要一查到底
  • 关税扰动,国防军工逆市领涨,512810高频溢价!机构:内需刚性+自主可控,国防军工有望跑出超额
  • 司法部:入企检查频次过高等问题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