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刚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长假,可谓是双重意义上的“热度爆表”。
▍上海多项长假消费数据创新高
一方面,上海地区气温不降反升,入秋时间被不断推迟。另一方面,文旅消费多项数据创下近年来新高,根据平台数据,休闲玩乐服务消费订单数、交易额均为全国之一。

游客数量是长假消费的重要基本盘。从官方统计的数据可以看出,今年接待的游客人数,创下近6年来新高,即使剔除比去年多一天假期的因素,也有近20%的增长。

上海做了什么?
▍上海提升吸引力,思路在这几个“多”里
考察近年来的文旅市场,有几个“多”不容忽视:活动多、补贴多、推广多。
先说活动多。今年上海旅游节“超长待机”,从7月暑假,到国庆长假,整整93天,从市里到区里、甚至到街道、古镇,推出了超过500项节庆活动,基本上一天4、5个。再结合新开业的乐园、地标,还有各类展览、演出等等,这种热闹的氛围,必然能 *** 文旅市场的增长。
再说补贴多。相关补贴,从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截至今年上半年,乐品上海的餐饮消费券,已经发放了7.2亿,乐游上海的旅游消费券,已经发放了1.8亿。今年下半年,上海还要续发放“乐·上海”服务消费券,总额达5亿元。这些补贴,激发了餐饮、文旅市场的活力。以旅游消费券为例,根据平台统计数据,今年7至9月,上海主要酒店集群平均到客率同比增长22%,客房销售额平均增幅达17.69%。
推广多,是近年来的重要趋势。

以往,大多是外地来上海,推介本地旅游项目;但现在,上海文旅也在主动走出去,推广范围从长三角地区拓展到中西部、东北等地区。
2024年,上海赴山西、内蒙古、黑龙江、吉林等地召开文旅推介会;2025年,上海赴重庆、湖南、山西等地继续推介上海旅游品牌。
除了官方动作外,还有景区运营方的自选动作。如佘山旅游度假区就在北京、福建、山西等多地召开推介会。
在国外,上海也有不少推广。
今年以来,上海已经在柏林、大阪、首尔等地举行了相关旅游推介活动,还有与巴黎、伦敦等开展的双城对话活动,这些都是城市品牌形象的重要宣传。
当然,上海长假期间的亮眼数据,离不开全国整个文旅以及消费市场的增长大背景。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今年假期,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比去年日均人次增长6.2%。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5年全国国内出游人次、出游花费,去比年日均增长1.8%、1.0%。
2025年已经进入第四季度。期待上海接下来的表现,能将这股消费增长的势头继续保持下去。
关于我们
上观智库是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旗下的智库品牌,致力于打造“智媒融合”的新型智库、 “连天线接地气”的传播矩阵、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平台和“新闻+政务+服务+商务”的服务中枢,为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决策参考。自成立以来,相关调研报告已获得有关领导多次批示,成为党报发挥咨政建言、理论创新、舆论引导、社会服务等功能的重要平台。
原标题:《上海最“热”长假,气温爆表,消费也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