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过科也能保研,为学生成长提供容错空间

音符科技网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不唯分数论英雄,为学生成长提供一定的容错空间,这种探索值得肯定。

▲南京农业大学。图 /IC photo

| 李一陵

挂过科也能保研?

据潇湘晨报报道,日前,南京农业大学公布 2026 年推免研究生工作方案,方案首次明确:允许必修课不及格不超过一门且经补考或重修通过的学生申请保研。而就在去年,南京农业大学的推免要求还明确规定 " 必修课无不及格记录 "。

长期以来,高校保研普遍实行挂科 " 一票否决 ",挂科不能保研几乎成为高校保研的 " 铁律 "。但近年来,这一政策有松动的趋势。西安交通大学 2025 年推免细则规定,必修课程经一次补考或重修后及格的课程门数不超过一门,学生仍具保研资格。上海交通大学也允许一门次课程有不及格记录,只需在前三学年已重修通过该门课程即可。

保研政策的初衷,是给予优秀大学生以免试升学的机会。挂科一票否决,则在于通过刚性标准保障学生的基础学业质量,同时简化评审流程。这一政策制定自有其合理性,尤其是在高等教育资源相对有限、保研名额竞争激烈的背景下," 无挂科 " 显然是最直观、最易量化的筛选门槛。它既能减少评审争议,又能倒逼学生重视每一门课程的学习。

但随着高等教育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提升,这一政策的局限性也逐渐凸显。

大学的学习不同于高中,分数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但是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学业水平。大学的学习应该是充满探索性,为学生创设更宽松自由的环境,让学生可以围绕自己的兴趣去探索。这也决定了并不是每一门课程都同等重要,是否挂科更不能与 " 优秀 " 画等号。

实践中,对挂科的 " 零容忍 " 与对绩点的过度关注一样,带来了一系列后果。不少学生陷入了 " 唯分数论 " 的困境:为了避免挂科,不敢挑战难度更高的学习任务,宁愿选择难度较低的选修课,放弃对跨学科领域的探索。有学生因担心某一门课程分数不理想,甚至放弃参与科研项目、学科竞赛等能提升综合能力的机会。这显然不利于引导学生探索专业边界、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更与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标背道而驰。

从 " 一票否决 " 到允许一门课有不及格记录,虽然探索脚步较为谨慎,但相较于过去 " 零容忍 " 的严苛标准,已然是大的突破。其为很多因为挂科而失去保研资格的学生打开了一扇 " 容错 " 的窗。

这些探索也传递出鲜明的评价改革信号,那就是以更加多元的评价体系,打破唯分数论、唯绩点论,营造更加包容的成长环境,引导大学生努力探索自我,提升创新能力。

这种容错机制的探索,也反映了当下高等教育改革的趋势。前不久,北京大学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做好本科学业评价工作的通知》,其中明确 " 从 2025 级学生起,在各类含有学业评价的工作中不再使用绩点;课程考核成绩可采用百分制或等级制进行评定和记载(等级制成绩不换算成绩点);不再设置指导性课程成绩优秀率指标 ……" 北大的改革显然更进一步,直接打破了 " 绩点至上 " 的评价框架。

大学对学生评价,本不应该单一锚定分数,而应更看重学业成长的完整性与综合能力的多样性。当下,高校在学生评价方面的探索,都在于通过营造一个更宽松、包容的成长环境,重塑大学的学习生态,让学生敢于试错、勇于创新,引导学生把时间花在真正感兴趣的领域。这不仅是学生自由成长的需要,也是培养更多创新人才的要求。

构建多元评价机制,不唯分数论英雄,为学生成长提供一定的容错空间,这种探索值得肯定。但是公众也担心,刚性规则的松动,会不会带来暗箱操作空间,损害教育公平。在保研战场上,其实并不乏类似的案例。

这也提醒高校,要进一步明确评审标准,避免弹性空间成为 " 暗箱操作 " 的温床。比如,如何界定 " 一门不及格课程 " 的范围?补考、重修成绩的认定是否有统一标准?科研创新成果如何避免 " 注水 "?在推行多元评价与容错机制时,还必须同步建立 " 阳光评审 " 体系,用透明化、制度化的设计堵住漏洞。

只有守住公平底线,让多元评价的标准足够清晰、过程足够透明、监督足够有力时,才能真正实现 " 不唯分数论英雄 ",让有潜力的学生都能在保研路上获得公平的机会。

撰稿 / 李一陵(媒体人)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基金跷跷板效应 股基备受追捧债基屡遭赎回
  • 最后一天!不及时操作或亏损
  • 新华每日电讯:多地规范无堂食外卖,如何把好“入口关”?
  • 通信产业锚定“碳硅共生”新阶段
  • 住房城乡建设部: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改革完善房地产开发融资销售制度
  • 锂电厂商竞逐低空经济电池市场
  • 原油破位暴跌!又是他的功劳?年内新低进入视野
  • 269款万能险产品披露9月份结算利率
  • 人民日报:如何做到该省的省、该花的花?6名基层干部谈“过紧日子”
  • 租赁型不动产缘何成险资“心头好”
  • 中电光谷黄立平:告别“空间即资产”以数字化定制产业空间
  • 10月券商策略披露 科技成长方向仍是重点
  • 十大券商策略:本次冲击或将小于“4·7行情”!把握黄金坑机会
  • 全力冲刺四季度经济 哪些增量政策值得期待?
  • 9月以来券商密集调研超880家公司
  • 生猪市场旺季不旺 周期磨底或将持续
  • 腾讯年内回购金额已超600亿港元
  • 超40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三季报预告
  • 10月13日周末要闻:周一早盘原油、股指期货反弹 特朗普称加沙战争结束 币安发布市场波动声明
  • 贵金属价格波动加剧 一批银行提示业务风险
  • 多只基金调整风险等级 提示投资者动态配置
  • 服务初创企业2800多家,他如何带领团队“点亮”创业者梦想?
  • 重疾险市场现“轻量化”趋势短期低价产品引关注
  • A股中期向好逻辑未改变对外部扰动无须过度悲观
  • 织密监管网络 让上市公司财务造假无处遁形
  • 港股打新千倍认购背后有三重逻辑
  • 金价长期看涨基础坚实有力
  • 半导体业务核心资产突遭荷兰政府冻结一年 闻泰科技:坚定维护权利
  • 多个核心城市9月份楼市成交活跃度回升
  • 网络“暗语”接单批量造假!曝光论文“黑工厂”
  • “十四五”期间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取得积极进展
  • 人民日报评论员观察:攻克“卡脖子”技术,无惧打压勇攀登
  • 若以方遵守停火协议 胡塞武装将停止打击
  • 央行已与32个国家和地区签署本币互换协议,对我国经济有何作用
  • 物流业向“智”而行换挡提速
  • 9月份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指数为89.0
  • “殖民手段的重演”委内瑞拉再批美在加勒比地区军事部署
  • 今日视点:物流业景气指数跑出“加速度”释放三大信号
  • 人民日报直击秋收一线:收获情况如何?高水分粮食抢收后怎么办?
  • 中持股份第一大股东拟转让所持全部股份,转让价格不低于8.72元/股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