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蓝光”手机膜真有效吗?记者调查揭开真相

音符科技网

如今,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手机膜时都会选择“防蓝光”功能,商家也常常宣传可以“隔绝 99% 有害蓝光”。这些防蓝光手机膜真如宣传所说的那样有效吗?近期,记者对手机膜是否具有防蓝光功能进行了深入调查。

平台商家主推“防蓝光”手机膜产品

在一些电商平台,大多数售卖手机膜的商家都声称自家的产品具备“防蓝光、护眼、抗疲劳”等功能,尤其是“ 99% 防蓝光”的宣传语常常吸引消费者购买。

记者调查发现,部分线下商家也在大力推广带有“护眼”功能的手机膜。

记者从线上线下多个商家购买了 9 款宣称防蓝光的手机膜,价格从 9.8 元到 140 元不等,均宣称具有防蓝光功能。

总台记者 郑雨龙:我手里的这两款防蓝光膜,样品一是单一涂层材质,样品二是多模涂层材质,价格差距在 60 元左右。从外观上也可以看得到,样品二要比样品一它的色彩和亮度要更深一些。

湖南永州某产品检测中心检测员 李平:样品一蓝光阻隔率是 42.2%,透光率是 91.2%;另外一款蓝光阻隔率是 52.1%,紫外阻隔率是 61.2%。

目前,手机防蓝光膜没有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普遍参照国家推荐标准将短波蓝光阻隔率大于 20%,作为手机膜防蓝光功能的基础技术指标。

记者购买的其他几款手机膜,3 款蓝光阻隔率在 40% 到 50% 之间,4 款阻隔率低于 20%,在 0.1% 到 16.4% 之间。蓝光阻隔率低的话,直观效果是什么样?

记者来到北京交通大学的一个实验室,专家通过对比测试,个别产品蓝光阻隔效果和家用保鲜膜差不多。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征:我现在把贴膜放到光谱仪前,可以看到蓝光的强度好像降低了一点点。我们把这一小块膜放到光谱仪前,它对全光谱的抑制效果和刚才这张手机膜几乎是一样的。

北京交通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陈征:我们手里这一张手机膜应该并不具备防蓝光功能,当然它比保鲜膜的优点就是它硬一些,适合贴在手机上做保护。

专家:评估防蓝光效果需结合光源强度

从本次调查来看,市场上许多“防蓝光”手机膜的效果与宣传不符,甚至部分产品完全无法阻挡蓝光。那么,究竟如何判断这些手机膜的防护效果?是否有更具防护能力的产品呢?

在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家介绍,评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阻隔率大小并非唯一标准,还要结合手机本身的发光强度综合判断。

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 王国杰:阻隔的值,阻隔 20% 也好,50% 也好,和背光模组、背光源显示器件,也就是手机本身器件发光的性能密切相关,背光模组发的蓝光有多强,再提阻隔率,如果本身背光光源蓝光就非常非常高,即便砍掉 50%,蓝光还很高,这东西就没有啥意义。

防蓝光效果达到 99% 多为营销噱头

针对部分商家宣称手机膜防蓝光效果达到 99%,甚至 100% 的说法,专家提示,蓝光是屏幕显色的关键色彩,如果真的阻隔掉蓝光,手机就会严重偏色,视觉体验失真。

随着人们对视力保护的需求增大,手机膜产品从原本的物理防护,升级为光学防护。市场上的防蓝光膜,通常通过添加微粒涂层来实现防护效果,这些涂层的工艺水平直接影响膜的蓝光阻隔效果。记者调查发现,很多产品的工艺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际效果与宣传差距较大。

在湖南的一个手机膜生产园区,一家企业技术负责人表示,要生产一款既舒适又有一定防蓝光效果的手机膜,需综合考虑膜的多项要求。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生产工厂副总经理 杨柯:手机膜要实现防蓝光,刷涂层就可以实现,但是简单靠涂层就会明显改变膜的亮度和色度。要保证良好的使用体验,就必须同步在基底材质、光学设计、膜层工艺上做适配。

部分商家混淆产品属性 误导消费者

目前,“防蓝光”膜的研发通常由厂家与科研机构或卫生单位合作进行,但由于尚未建立严格的行业标准,市场上一些商家混淆产品属性,将普通手机膜冒充为“防蓝光”膜销售,从而误导消费者,甚至以次充好。

湖南永州某手机膜供应商 王咏鸿:我们也在呼吁从行业标准角度制定一个量化的技术指标,也为广大消费者购买提供一个明确的商品信息。

记者调查发现,具有一定防蓝光功能的手机膜在白色背景下通常呈现淡黄色,而在强光下则显现出淡蓝色。此外,使用紫光灯照射手机膜,如果膜面能显现蓝光,就说明其含有防蓝光涂层或微粒,消费者可以通过这一 *** 来初步判断产品的真伪。

长期接触短波高能蓝光影响眼健康

电子屏幕中的蓝光真的像商家宣传的那样具有巨大危害吗?医生表示,短波段、高强度的蓝光确实对眼睛有一定的伤害,尤其是在长期接触的情况下,可能会加重眼睛的疲劳感,甚至影响视网膜健康。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中心副主任 宋伟涛:在 400 到 500 纳米范围的蓝光波段,对人的眼睛是有一定损害的。长时间暴露在电子产品之下,会增加视疲劳,尤其是对青少年儿童会加重近视。

专家指出,真正保护眼睛的关键在于科学用眼,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

北京同仁医院斜视与小儿眼科主任 付晶:我们长时间去盯着电子屏幕看,一定是不健康的,对眼睛也是不利的,更好控制好时间,控制时间不仅仅是一天的总时长,也要控制好单次的时长,就是看半个小时,休息上五到十分钟,哪怕我们做到“ 20、20、20 ”,就是我们近距离视物 20 分钟,去远眺 20 英尺以外,也就是 6 米以外不少于 20 秒,这样对我们的眼睛也是非常有益处的。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海南华铁37亿合同蒸发四大疑问:订单到底何时取消、信披是否及时?
  • 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上调突破7.1大关 创逾11个月新高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 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
  • 大摩闭门会分享:我们对短期的考量,以及中国长期战略性抉择的一些路径判断
  • 从从容容游刃有余,中国女队横扫日本获乒乓亚锦赛女团冠军
  • 特朗普施压米莱:不能连任阿根廷总统,就撤走美国援助
  • 持续8个多小时!尹锡悦全程缄默,韩内乱特检组传唤调查结束
  • 认购金额超去年全年,险资频繁参与港股IPO,逻辑是什么?
  • 摩根大通警告:美国财政“慢性自杀”,美债已成全球定时炸弹!
  • 持续8个多小时、尹锡悦全程缄默,韩内乱特检组传唤调查结束
  • 上海唐镇42套法拍房成交!捡漏者每套“怒省”300余万元
  • 深圳初三女孩遭同班男生杀害案今日开庭未当庭宣判
  • 9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29万亿元,M1-M2剪刀差明显收敛
  • 巴方说击退阿富汗塔利班袭击 阿方说双方交火导致平民伤亡
  • 迈瑞医疗拟赴港上市,“新加坡首富”李西廷海外“棋局”再落子
  • 工商银行与中国中化深化战略合作 银企协同服务高质量发展
  • 新凯来子公司启云方发布两款自主可控设计软件,中国EDA实现关键突破
  • 纳入上海自贸区联动创新区后,虹桥商务区将有哪些举措?
  • 何以为她丨罗马女导游:以热爱重启人生,用微笑连接世界
  • 新任云南省委常委赵月霞出任省委组织部部长
  • 车顶维权案当事人称特斯拉上诉了,此前其曾被判赔偿17万元
  • 因欺骗投保人 大连一保险从业者被禁业十五年
  • 金融人·事|城商行下乡,农商行进城
  • Instagram限制青少年观看内容,多国收紧未成年人使用社交媒体限制
  • 马达加斯加军方表示将与过渡政府共同执政
  • M2-M1剪刀差收窄至1.2% 多组金融数据释放经济积极信号
  • 嘉必优前三季度预计净利1.29亿元,同比预增53.77%
  • 5.4亿元资金抢筹三花智控,机构狂买金盘科技(名单)丨龙虎榜
  • 中国平安:洪小源、宋献中、陈晓峰获任公司第十三届董事会独立非执行董事
  • 全国艺联清退516家影院,未按要求实际排映影片
  • 宁波华翔计划4000吨PEEK投产+机器人出货量将破千!
  • 数据复盘丨重组蛋白、高压快充等概念走强 68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超1亿元
  • 高能环境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归母净利润6.46亿元,同比增长15.18%
  • 10月15日金徽股份发布公告,股东减持861.25万股
  • 政府停摆半月还不妥协美国两党在争什么?专家解读
  • “A+H”再扩容!上海光模块龙头通过港交所聆讯
  • 突破4200美元,涨疯了的黄金还能买吗?
  • 投资收益、营收增长助力 ST八菱预计前三季度净利预增超六成
  • 京基智农(000048)股东深圳市京基时代实业有限公司质押3500万股,占总股本6.6%
  • 天融信股东郑钟南减持726万股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