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初见成效!车险业务受益

音符科技网
  财险行业“反内卷”已经取得初步成效。

  上市险企半年报显示,国内三大财险公司综合成本率均有显著下降,其中车险费用率下降明显。目前非车险“报行合一”正在酝酿实施,有望在明年对非车险效益带来正向影响。

  业内认为,行业“反内卷”将在未来带动财险市场业务质量和承保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承保效益大增、车险费用率普降

  上市险企半年报显示,上半年人保财险、平安产险、太保产险承保效益均实现较大增长。

  综合成本率是观察财险公司经营质效的核心指标,低于100%代表承保端有盈利,成本率越低承保利润率越高。从上半年情况看,平安产险和人保财险的综合成本率已降至96%以下,是近年较好水平。

  具体而言,上半年人保财险实现承保利润116.99亿元,同比增长53.5%;综合成本率为95.3% ,为近十年更好水平,同比下降1.5个百分点。

  平安产险上半年承保利润79.78亿元,同比增长125.9%;整体综合成本率 95.2%,同比优化 2.6 个百分点。

  上半年,太保产险实现承保利润35.5亿元,同比增长30.9%;承保综合成本率96.3%,同比下降0.8个百分点。

  综合成本率何以实现优化?数据显示,人保财险主要是费用率下降所致,平安产险和太保产险则为赔付率和费用率“双降”。对于成本率的优化,险企也解释了原因。

  副总经理付欣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综合成本率的优化得益于费用以及赔付有效的控制。其中,科技、AI对核保、理赔、定损的应用也为成本率优化提供了较好基础。

  平安半年报显示,成本率下降主要得益于车险费用优化及保证保险扭亏为盈。该公司车险上半年综合成本率95.5%,同比优化2.6个百分点,主要得益于车险深化“报行合一”改革,持续推进费用精细化管理、优化费用投入。

  所谓车险“报行合一”,指的是保险公司销售保险产品的实际费用率要与报备的费用率一致,这主要是针对车险销售拼费用的乱象而定。否则,车险业务尽管定价费用合理,但实际费用越来越高,进入内卷式无序竞争状态。

  “财险行业‘反内卷’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副总裁、人保财险总裁于泽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报行合一”的实施有力规范车险市场秩序。上半年,人保财险车险综合成本率94.2%,同比下降2.2个百分点;按旧准则口径,上半年该公司车险费用率较2020年末下降18.2个百分点。

  上半年,太保产险车险业务通过加强渠道专业化建设、品质精细化管理和运营数字化赋能,实现业务结构优化,盈利水平提升。车险承保综合成本率95.3%,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

  非车险“报行合一”或四季度落地

  今年以来,非车险的“报行合一”政策进度也受关注。自2025年3月开始,监管部门就非车险“报行合一”问题征求行业意见。

  根据意见稿,非车险“报行合一”重点内容主要涉及三方面:一是财险公司应遵循合理、公平、充足原则厘定费率,合理设置附加费率,主险的精算报告和附加险的其它备案材料中应明确列示附加费率、平均手续费率和逐单手续费率上限;二是财险公司应严格执行经备案的保险条款和保险费率,财险公司和保险中介机构不得通过特别约定、批单、协议、备忘录等方式实质改变经备案的保险条款责任;三是财险公司应在收取全额保费或首期保费后向客户出具保单和开具保费*(即“见费出单”)。

  于泽表示,在行业将要推行非车险“报行合一”的氛围下,上半年,人保财险法人业务综合成本率同比下降3.2个百分点,经营效益改善。目前非车险业务综合成本率下降不明显,主要是因为业务结构性问题。从目前进度看,预计“报行合一”相关政策将于四季度落地,对2025年非车险经营业绩有一定正向影响,对2026年非车险经营业绩将有明显改善。

  他认为,如果非车险“报行合一”监管政策有效落地,将引导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推动行业主体更加理性竞争,有效遏制行业违规问题,合理设定费率,降低费用率和保费应收率,提升非车险行业承保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风险管理服务,降低行业应收保费风险。

  有助于保险发挥“两器”功能

  “各行各业‘反内卷’,有助于创造更加稳定的财险业务定价依据和保源增长,为财险行业市场秩序规范理性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于泽表示,在这一大背景下,财险行业自身“反内卷”将有力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与内涵式发展。

  具体而言,“反内卷”将可以引导各保险公司将资源投放的重点从原先比价格、拼规模、抢份额,向产品、服务和技术创新的方向转变,集中精力研发保险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减少非理性投入和盲目竞争,实现良性高质量发展。

  于泽表示,长远看,非车险“报行合一”监管政策落地和执行有助于行业回归保险本源,推动行业主体更加准确研判风险,做好风险减量服务,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两器”功能,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霍尼韦尔能源与可持续技术集团孙建能:公司所有新产品的开发、战略和产品的设计,都应以可持续为导向
  • AI全面落地、全域协同发力,天猫双11如何讲述电商“新故事”?
  • 高市早苗能否当选?日本首相指名选举三种可能结果
  • 财政部官宣,多个行业增值税优惠政策即将取消
  • 美国联邦政府“停摆”影响扩大 核安局、法院大量员工被迫休假
  • 特朗普:将大幅降价!巨头股价暴跌
  • 微博日活用户达2.61亿,金橙V创作者总量达12.5万
  • 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设杨振宁先生缅怀室
  • 传华为云多名高管被问责,因业务造假与经济舞弊
  • 百年辉煌其命惟新!上海美术馆三个楼面举办广东美术大展
  • 西湖大学缅怀杨振宁,施一公曾撰文称是他的敬慕者和追随者
  • 杨振宁逝世,他与叶嘉莹跨越文理的“终极对话”至今仍在回响
  • 官方工作组介入“赤裸小孩”事件,当地披露:涉事夫妻双方均拥有高学历
  • 聚焦复杂脊柱疾病,一项中国原创医学技术正从上海走向全球
  • 好评中国|不忘百万三峡移民,用奉献托举时代丰碑
  • 博世舒适科技关宇:这个世界最大的趋势就是智能和绿色,它不仅仅是一种手段,它就是未来
  • 新一任党主席呼之欲出,郑丽文稳定领先郝龙斌,朱立伦表达恭喜
  • 生态环境部出席二十国集团环境与气候可持续部长会议
  • 郑丽文当选中国国民党主席
  • 三大影后聚首,撕得这么难看
  • 杨振宁今日辞世,这位“老海归”开拓了报国的定义
  • 官方辟谣:“山西突发3.9级地震,街面一片狼藉!”与事实不符
  • 7年180场活动,行知读书会守住阅读的温度
  • 全国五省市九区县在沪齐聚,发布“重走行知路”地图
  • 科学家中的科学家,杨振宁影响了什么
  • 从币圈走向华尔街,“预测市场”主流化?
  • 告别杨振宁:我一生最大的贡献,是增加了中国人的自信心
  • 波黑塞族共和国国民议会提名新任代理总统
  • 优儿托育苏德中:未来三五年育儿教育是非常重要的AI应用场景
  • 杭州飞韩国一航班因锂电池自燃备降,亲历者:客舱都是烟,行李架被熏黑
  • 一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生态突围”
  • 立短谋长擘画光明未来——习近平经济思想引领新时代经济工作述评之五
  • AI智能体试水“抢购物券”,手机厂商转向:不拼参数拼应用
  • 韩国四大集团CEO同赴海湖庄园,特朗普再设鸿门宴?
  • 这一次以足球之名造访上海,波尔和樊振东火锅话友情
  • 特朗普改口了
  • 我的铁路风景丨那张旧时车票
  • 对话ISSB主席特别顾问张政伟:中国正在进入可持续信息披露事业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 朱立伦恭喜郑丽文当选国民党主席
  • 男生刺死同班女生,作案前搜索“14岁杀人责任”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