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资金“回流潮”正在上演! 一场席卷西方金融市场的“抛售风暴”蓄势待发

音符科技网

  来自加拿大皇家银行资本市场(RBC Capital Markets)的策略师团队表示,随着日本国债收益率上升轨迹正在吸引日本国内投资者们将资金停泊在本土,而非继续长期持有海外资产,全球货币汇率与国债收益率市场正在迎来重大变化。在日本国债收益率,尤其是长期限收益率因加息预期、日本财政赤字压力而持续上行之际,日本国内投资者投资风向从海外市场多年累计的庞大资产转向国内,可能导致美元、以及等国际货币汇率面临下行压力,同时西方国家股市也可能面临抛售压力。

  “自2020年以来首次,日本投资者将拥有足够有吸引力的国债收益率在国内进行大规模投资。”RBC资本市场驻纽约的外汇市场策略师理查德·科奇诺斯(Richard Cochinos)带领的团队在周三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不太遥远的未来某个时点,日本国内的投资者们在购买日本 *** 债券曲线上任何期限的债券与购买美国国债之间将不会出现像现在这样的巨大差别。”

  自日本央行的官员们一年多前从超宽松货币政策转向货币政策收紧立场以来,日本 *** 债券的收益率持续上升一直是全球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并被强调为美国国债需求所面临的重大风险。尽管如此,日本等海外市场对美债的需求总体上仍然黏性十足,而近期日本长期限国债收益率的持续飙升已经令日本收益率跑赢主要同行,拖累了持有这些证券资产所获得的短期价格交易层面的投资回报,但是长期限投资收益率却因此而扩张。

  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呈现反向变动关系,收益率下跌意味着价格大举反弹,反之则意味着价格大幅下跌。

  “日资回流潮”将启,RBC预言2026将迎投资风向剧变

  RBC策略师团队预测,日本投资者将获得足够有吸引力的收益率来投资国内市场,并且可能转向购买日本 *** 债券,而对美国国债变得漠不关心。RBC预测由于对冲收益率和货币流动的转变,日本投资者风向将在2026年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对以日本国债收益率为重点的日本国内投资者而言,然而,前景看起来愈发有利,RBC指出。该行估计,到明年年底,根据选择投资的 *** 债券收益率曲线的不同部分,日本投资者将获得约30至120个基点的超额收益。这在日本期限较长的 *** 债券上已成现实,而对于短期债务而言也在变得越来越有利。

  “对于对冲收益的激烈转向、对冲成本下降,以及它们对全球国债收益率与货币流动性的影响,都表明到了2026年日本将面临一场投资者风向海变——即剧烈转变(sea change)。”科奇诺斯等策略师们表示。

  RBC的策略师团队的最新分析基于一系列因素——从久期匹配的美国国债与日本 *** 债券收益率,到日本投资者们将美元资产对冲回日元时面临的年化持有成本,再到这些投资者的历史对冲比率。

  外汇市场尤其容易受短期利率波动影响。根据RBC经济学家们的预测基准,到明年年底,日本央行设定的日本隔夜利率将上升约50个基点,而美国基准借贷成本将下降约130个基点。这样的变化将降低日本投资者的持有成本,并可能提升主要投资者所持的对冲比率。

  如果日本寿险公司将其整体对冲比率从45%大幅提高到60%,RBC认为,这将推动高达约1730亿美元的资金从美元流向日元——这是其看多未来一年日元走强以及美元持续疲软的关键支撑之一。

  自今年以来,由于日本央行大幅缩减其大规模债券购买计划,再叠加全球投资者对日本 *** 巨额支出的担忧以及日本央行可能不久后重启加息步伐,已将日本长期限国债收益率推至多年来高位。

  日本央行副行长冰見野良三重申了在条件允许时提高基准利率的既定货币政策路径,同时避免对何时可能加息作出任何暗示。隔夜指数掉期显示,交易员们押注年底前日本央行重启加息的概率略超过60%,而一周前则约为74%,凸显出多数交易员押注日本央行即将重启加息周期。

  对于在日本债市的海外投资者而言,日本各期限国债收益率上升带来的好处则不那么明确。近几个月,一些全球顶级基金经理基于市场在收益率接近历史高位时“极度便宜”的前提而买入长期限的日债。但这笔交易并未奏效,彭博近日报道称,以美元对冲的日本长期限国债走势的一个关键衡量指标今年已下跌约7%。

  为何市场如此忌惮日本国债收益率持续上行?

  正如RBC所指出的那样,随着日债收益率抬升与对冲收益转正/改善,日本本土投资者“首次在全曲线对比上对国内债无差别/更偏好”,预计到2026年将出现“海变(sea change)”:按曲线不同,日本投资者可获得30–120bp的超额收益;若寿险将对冲比率由45%提至60%,理论上可推动约1730亿美元从美元流向日元。

  日本央行正式退出超宽松货币政策之后,市场主导的供需与通胀预期开始主导日债定价,收益率波动更易向外传导;多家华尔街金融机构提醒:对冲收益转向、对冲成本下坠叠加美国降息周期,是2025–2026年全球利率与汇率以及股债市场格局再定价的关键变量。

  此外,日元走强、美元走弱趋势可能引发美元资产风险溢价与资金成本重定价,进而可能引发美债、美股等海外资产估值遭遇打压。

  日本 *** 养老投资基金(GPIF)在2023财年减少对冲后的海外债配置,正是因为对冲成本高、预期收益转负;若对冲收益显著改善、日债性价比提升,类似机构更有理由增配日本国内股债。

  众所周知,日本是全球更大规模净资本输出国之一,一旦资本从海外回流至日本国内,本就因财政/供给承压的全球长期限国债缺“边际买家”,利率更易上冲,美元等国际货币也将面临汇率下行压力。日本资金回流,也势必导致全球长期限国债收益率大举抬升,进而可能引发期限溢价与折现率上行,最终引发全球股债“同跌”风险与金融市场流动性收紧。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长期配置价值获认可!红利低波ETF(512890)成交额居同类首位 近20个交易日吸金超35亿
  • 朝鲜新发现志愿军烈士纪念塔,塔基有邓华将军亲笔书写字样
  • 人民大学王晋斌建议:政策要引导并形成风险偏好的适度上行,激发创新活力
  • A股罕见一幕!“Top50”,仅一股微跌
  • 高盛:升紫金矿业目标价至37.5港元 上季业绩符预期
  • 中金:上调明年澳门博彩收入预测 首选美高梅中国及金沙中国
  • 高盛:点评基石药业-B三抗ESMO数据 予“买入”评级 升目标价至7.05港元
  • 星展:升九龙仓置业评级至“买入” 目标价上调至29港元
  • 遭绿营政客“抹红”,郑丽文炮轰:整天不做正事,只会无脑“反中”
  • 湘财证券首席谈“工资差”:要把青年人工资提上去,而不是降低老年人工资,共同贫穷没好处
  • 美银证券:升太平洋航运目标价至2.75港元 维持“中性”评级
  • 中金:维持香港交易所跑赢行业评级 目标价500港元
  • 购物避坑指南:促销季来临前,先了解这些“隐形风险”
  • 突然“沸了”!刚刚,A股突变!
  • 日本首相选举众议院投票开始
  • 70万“天价药”入医保罕见病男孩终圆上学梦
  • 日本国会众议院首相指名选举投票开始
  • 落马贪官获刑4年,提交一等功证书求从轻,法院:不予支持
  • 韩国首尔一办公大楼发生火灾10人被困楼顶
  • 美政府“停摆”进入第20天美国社会遭受负面影响扩大
  • “一切国资尽可能证券化”,湖北国资改革的背后深意
  • 骏杰集团控股于10月20日斥资10.5万港元回购10万股
  • 新任安徽省委常委王东伟已任省政府党组副书记
  • 吉利汽车因认股权获行使而发行2.2万股
  • TCL华星展出全球首款中尺寸三折叠显示面板
  • 昔日爆款泉果旭源打开赎回,投资者蜂拥“出逃”高点购买的那些三年持有期基金
  • 盘中必读|iPhone17热销助推苹果股价创新高,苹果概念股应声大涨
  • 湘财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康:直接发钱可大幅促进消费,还能比人口普查更能摸清国家家底
  • 日赚1.8亿元,创业板盈利王是它!业绩环比持续提升+低PE,29股上榜
  • 放弃二次创业?回归四个多月后王自如加入雷鸟创新
  • 信息时代的精神护肤:给大脑做SPA
  • 城事|“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各界人士送别杨振宁
  • “中国LV”如意集被立案!创始人400亿“豪赌”溃败,女二代接班就要还债
  • 港股午评:恒生指数涨1.65%,恒生科技指数涨2.60%
  • 午评:港股恒指涨2.41% 科指涨3.21% 科网股普涨 半导体板块走强 哔哩哔哩涨超10% 泡泡玛特跌逾5%
  • 多渠道并行维权为消费权益护航
  • 泰康人寿在北京新设置业公司 注册资本1亿元
  • 三岁小孩被养成野人,家长却说是教育自由?
  • 中国建材午前涨超5% 预计前三季度业绩扭亏为盈
  • 安能物流盘中涨超16% 大钲资本及淡马锡财团提出可能私有化建议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