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教育部召开的“教育大会一年间·教改进行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社会司人力资源开发处处长翟建民提到,“支持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加快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有力支撑优质本科扩容。”

翟建民介绍,“十四五”以来,国家发改委已经累计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超过1000亿元,支持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级各类学校建设发展,教学楼、实验室,以及农村教师周转住房是其中的重要建设内容,有效改善了教师教学工作环境。特别是去年以来,“两重”建设加力支持“双一流”高校提质升级,部分师范类“双一流”高校新校区加快推进,一大批“自上而下”谋划的重大教学科研平台有序落地,为高校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开展有组织科研营造良好条件。
同时,国家发改委支持师范院校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学龄人口洪峰逐年逼近高等教育阶段。”翟建民表示,202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统筹中央预算内投资等资金渠道,支持包括师范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加快补齐高校学生宿舍短板,有力支撑优质本科扩容,让未来的老师们在校学习期间住得更舒心、更愉悦,为他们成长成才提供更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国家发改委还支持师范院校教学科研设备更新。翟建民表示,去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教育部联合推动教育领域重大设备更新,通过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包括优质师范院校在内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更新置换先进教学科研设备。经过两年的建设,一批优质师范院校的实验室都换上了先进的教学仪器,有力支撑了师范院校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
此外,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副司长马宏兵在会上提到,“十四五”时期,各级财政部门持续加大教育投入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加大各级各类教师待遇保障力度,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推动教师队伍不断壮大,2024年全国共有专任教师近1900万人,比2019年增加150多万人;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健全“越是基层,越是艰苦,待遇越高”的差异化补助激励机制,每年惠及120多万名乡村教师;配合相关部门推进高校薪酬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中央和地方试点工作,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进一步激发高校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十四五”时期,中央财政累计安排160亿元,支持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各教育阶段开展教师培训;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近450亿元,专项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例如,支持实施“优师计划”,每年为832个脱贫县和中西部陆地边境县中小学校定向培养1万名左右的师范生;支持实施“特岗计划”,5年间累计为中西部地区农村学校补充约25万名特岗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