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的浦东康桥,施耐德电气的绿色建筑已经是这里的“老面孔”,但是在2025年9月2日这一天,这里又迎来了“新成员”——施耐德电气宣布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EcoFit™ LV Innovation Center China)在这里正式落成。

这种创新驱动的新质服务为客户带来经济价值的同时,也带来了社会价值。Pankaj Sharma举例:“施耐德电气为天津津荣天宇提供覆盖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式’新质服务,依托EcoConsult咨询服务、EcoCare运维服务、EcoFit™适配改造服务的整体服务,定制智能化升级与节能降碳解决方案。助力天津津荣天宇实现显著转型突破,成为设备更新与绿色化改造标杆:实现了变电站运维无人值守,运营效率大幅提升;每亿元销售额的碳排放量降幅达到了35.1%。”
人工智能与绿色、数字化:服务的新边界
在数字化转型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也正成为服务业务的重要赋能工具。Pankaj Sharma分享了对人工智能在服务领域应用的见解:“人工智能是全球服务业务的重要赋能工具。简单来说,人工智能的核心优势集中体现在效率提升、精准决策、多模态融合创新及全产业链赋能等方面,已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跃升的核心驱动力。施耐德电气早已将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的对内提效和对外赋能的全过程,在AI加速发展的时代,AI技术也将为施耐德电气的‘新质服务体系’注入更多动能,贯穿从咨询、改造、运维到升级服务的全过程。”
他进一步举例说明:“我们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对某类产品的性能表现进行分析,并整合该产品在不同安装点的数据。基于设备运行数据,利用人工智能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感知设备运行的异常信息,进而预测其维护需求,从而实现‘基于状态的维护’。这正是人工智能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个具体示例。”
在研发创新和设计交付方面,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广泛应用了包括数字孪生在内的大量数字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例如借助AI、数字孪生等数字化技术实现非接触勘察,进行设备寿命预测,以及状态可靠性评估,并将数字化能力贯穿设计研发与生产交付的全过程。”
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快速发展,其与能源消耗之间的平衡成为全球性挑战。Pankaj Sharma指出:“人工智能需要消耗大量能源,但其应用又能帮助优化能源使用和提升能效。”他举例说明,通过AI算法优化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可显著降低能耗。
他进一步分析了数据中心领域的能源挑战:“首先,谈到人工智能,人工智能核心在于计算。随着计算量和数据量的增加,显然需要大量的数据中心。因此,过去两年全球对数据中心的需求急剧增加。随着数据中心加快建设,能源消耗也在大幅上升,这意味着碳排放显著增加。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五年后,数据中心的能耗将翻倍。因此,我们需要以非常可持续的方式建设数据中心。”
Pankaj Sharma同时充分肯定了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努力:“中国在绿色转型方面的速度明显快于世界其他地区。”他表示,EcoFit™低压配电中国创新中心将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推动产业绿色升级,支持中国实现“双碳”目标。
与中国产业共同成长,对中国充满信心
面对转型涉及的行业范围和企业数量越来越多,施耐德电气认识到仅凭一己之力难以覆盖所有企业的服务需求。Pankaj Sharma强调:“需要与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探索可复制的服务业务模式,通过多通路、多维度、多模式的尝试,联同合作伙伴实现公司与业务的双重发展。”
施耐德电气还在联合创新、场景挖掘、规模化应用以及专业服务等方面,与服务伙伴深入合作,为合作伙伴提供系统性的专业培训,赋能伙伴端到端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助其实现影响力提升。“截至目前,施耐德电气有超过400家服务合作伙伴,全面覆盖最终用户端、配电和工控运维等各类服务场景,涉及公商建、油气化工、大健康、冶金和数据中心等多个行业。在施耐德电气的赋能下,服务合作伙伴业务呈快速增长趋势。”
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拓展业务,施耐德电气的全球服务 *** 也成为重要支撑。Pankaj Sharma表示:“正如我之前提到的,我们采用的是‘多中心’模式。以中国为例,我们的中国中心涵盖了端到端的能力,包括研发、制造、销售、生产和服务等各环节。这种多中心战略也被我们应用于其他许多大的国家和市场。”
施耐德电气凭借其全球实践经验、领先的技术、丰富服务经验,以及遍布全球的供应链与支持 *** ,为中国企业的海外拓展提供全面赋能。如提供符合国际标准的低碳化、数字化、电气化产品和解决方案,丰富的海外行业应用实践经验,以及包括咨询、技术、商务、服务和供应链体系在内的全球化体系支持,为中国企业的出海之路提供坚实的后盾。
面对未来,Pankaj Sharma充满信心:“我个人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中国市场传统产业正在加快转型,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速发展,AI等数字化技术快速迭代,而这些领域的发展又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持。要知道,服务业在中国经济增长中占据了60%的比重,其中与生产相关的服务业更是快速增长。所有这些因素都将共同推动中国从绿色、可持续和循环利用的角度进行能源转型。因此,我认为中国在可持续发展和能源转型方面有着巨大的潜力和机遇。当然,对于施耐德电气和许多其他公司来说,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商业契机。所以,我们对在中国的服务业务充满信心。”
通过持续加大本土研发投入、构建新质服务体系、拓展服务生态圈,施耐德电气正在用实际行动践行“在中国为中国,在中国惠世界”的承诺,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持续动力,在全球能源转型和数字化浪潮中谱写与中国共同成长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