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龙人寿总经理遭“降级”,投资收益难掩保费“滑铁卢”

音符科技网

  来源:燕梳师院

  作为福建首家且唯一一家两岸合资的人身险企,君龙人寿的发展被各方寄予厚望。

  然而,其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的。早期,公司发展较为缓慢,一度面临连续亏损,直至2020年才扭转盈亏。而新挑战接踵而至,如今公司正陷入保费“滑铁卢”与总经理三连换的风波。

  总经理遭“降级”

  95日,君龙人寿发布公告称,经公司第六届董事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临时)决议,自205815日起,任命廖明宏为公司临时负责任人。同时,徐洪泰不再担任公司总经理一职。

图源:公司官网图源:公司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廖明宏现任君龙人寿临时负责人、首席投资官。历任台湾人寿副总经理, *** 泰人寿副总经理,国泰人寿总经理, *** 泰人寿直效行销部、台中业务区部、业务发展委员会、大陆经营团队部门负责人,越南国泰人寿副总经理, *** 泰人寿保险 *** 部部门负责人等。

  值得注意的是,徐洪泰并非离任,而是调整岗位,转任公司副总经理一职,主要分管精算、产品定价及相关技术类工作。

  公开资料显示,徐洪泰出生于1963年,台湾交通大学运输工程与管理学专业本科毕业,并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精算科学和美国雪城大学系统与信息科学硕士双学位,北美精算师。历任君龙人寿总经理、首席投资官、临时负责人、总经理助理、总精算师,台湾人寿大陆经营团队特别助理,全球人寿台湾分公司财务精算部协理,安达保险台湾分公司风险管理部协理等。

  换言之,原总经理徐洪泰被“降级”为副总。而这一动作又释放出怎样的信号?

  对此,公司解释称,是股东双方基于公司长远发展的战略部署。当前,公司正处于“价值转型成长”的关键期,需要在两岸资源协调、业务模式升级、风险控制体系优化以及全国市场布局拓展等方面实现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总经理一职遭“三年三换”。具体而言,2022年8月,林炫圻卸任君龙人寿总经理职务,随后蔡松青出任该公司临时负责人,并于2023年3月正式出任总经理。仅两个月后,即2023年5月,蔡松青匆匆离任。此后,徐洪泰被任命为临时负责人,并于2024年2月正式升任总经理。但其任期也并未持续太久,仅履职一年多,便被廖明宏取代,转任副总经理。

  投资收益难掩保费“滑铁卢”

  君龙人寿成立于200811月,由厦门建发集团有限公司和台湾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筹建,各持股50%,是福建省首家且唯一一家两岸合资的寿险公司。成立之初,便被两方股东赋予无限希望。

  然而,现实是骨感的。公司自开业后陷入连续亏损的泥潭。2008—2019年,分别亏损0.07亿元、0.25亿元、0.43亿元、0.52亿元、0.5亿元、0.44亿元、0.41亿元、0.48亿元、0.26亿元、0.11亿元及0.63亿元。

  直至2020年,公司才勉强实现盈利,当年净利润达0.08亿元,2021年进一步增长至0.31亿元,似乎迎来了发展的曙光。但好景不长,2022年及2023年再次陷入连续两年亏损,净利润分别为-1.75亿元、-1.73亿元。2024年,公司重回盈利轨道,实现0.46亿元净利润,并在今年上半年连续两个季度保持盈利,展现出初步的复苏态势。

  针对近两年的净利亏损,君龙人寿表示,主要受准备金增加影响。根据公司历年年报,2022年公司计提的保险责任准备金高达11.73亿元,相较同期的4.89亿元,十年间增幅接近140%,反映出业务规模扩张与保障责任累积的双重压力。进入2023年,该项支出虽有所回落,但仍处于10.35亿元的高位,对当期利润形成显著拖累。

  不过,从业务收入维度来看,君龙人寿近五年展现出较强的增长动能。2020—2024年,分别实现保险业务收入8.76亿元、5.70亿元、14.11亿元、21.99亿元及25.63亿元。

  进入2025年上半年,君龙人寿交出了一份复杂的答卷。一方面,保费收入遭“滑铁卢”。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上半年末,公司实现保险业务收入9.04亿元,同比减少33.49%;净利润为2.27亿元,创历史新高。

图源: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图源:2025年第二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对于保费收入的显著回落,君龙人寿方面回应称,是公司“主动优化业务结构”。公司进一步表示,当前正持续聚焦高价值、长期保障型业务,并主动控制短期理财型产品的销售节奏。这一调整被视为公司深化“保险+医疗”战略转型的一部分,意在追求高质量的发展,不再盲目追求规模扩张。

  另一方面,公司在投资关键指标上表现亮眼。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君龙人寿的投资收益率高达4.67%,在59家非上市寿险公司中独占鳌头,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然而,资本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君龙人寿也坦言,公司必须客观认识到今年上半年突出的投资成绩存在一定的市场时机因素。考虑到公司目前整体资产规模仍相对有限,单季的排名领先并非长期的战略目标。真正能决定未来竞争力的,是能否建立起系统性、可持续的投资管理机制和专业人才梯队。

  同时表示,未来投资端会持续配置长期利率债及高信用等级企业债等低风险久期产品,还将精准布局一二级市场(包括部分可转债)和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等收益较高、风险可控的资产,保障低利率环境下的利差需求。

  总体来看,君龙人寿呈现出“投资优等生”与“保费差等生”并存的复杂局面。而如何平衡好短期经营压力与长期战略目标,实现投资端与负债端的协同发展,无疑是君龙人寿需要继续解答的课题。

  眼下,公司更需管理的稳定性、业务的均衡性、经营的合规性及良好的客户口碑。新任临时负责人廖明宏拥有丰富的两岸合资险企管理经验,或许是公司的关键突破口。(编辑/陈小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波黑面临欧盟援助资金再削减风险
  • 马杜罗谴责美国企图通过武力推行全球霸权
  • 透过预算执行报告,看财政政策如何更加积极?
  • 上海市商务委:汽车置换更新补贴政策增加新车注册登记地要求
  • 上海家电家居以旧换新补贴将按“消费者报名、公证摇号、中签领取资格”开展
  • 以军称空袭也门境内胡塞武装军事目标
  •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宣布向阿维洛航空出售50架E195-E2客机
  • 中共代表团访问比利时
  • 以军总参谋长批准加沙城军事行动计划
  • 雪佛龙参与希腊海上天然气勘探招标
  • 特朗普提名的美联储理事会成员获参议院委员会批准
  • 近期表现不佳,投资者对美国30年期国债拍卖持谨慎态度
  • 美国7月批发库存修正后下调
  • 美股人工智能、云计算等领域多只个股创新高
  • 2025年港股医药增发专题:翰森制药业绩股价双高 为何选择包销融资?背后藏信心隐忧
  • 【光明时评】让“赛场喝彩声”化作“消费新动能”
  • 2025年港股医药增发专题:康方生物40亿港元高位融资 管理层夏瑜 李百勇同步套现4.5亿港元
  • 2025年港股医药增发专题:信达生物43亿港元低折扣增发 业绩向好同时重要股东淡马锡 礼来亚洲减持引关注
  • 2025年港股医药增发专题:药明康德77亿港元领衔医药增发 药明系穿插式资本运作引市场关注
  • 长华化学:股东拟减持不超过3%公司股份
  • 有史以来单日最大财富增长纪录诞生:甲骨文埃里森暴增近1000亿美元
  • 柬泰两国表示坚定致力于和平解决边界问题
  • 蔚来宣布10亿美元股票发行定价
  • 冯德莱恩:欧盟正推进新一轮对俄制裁和援乌举措
  • 美国劳工部监察长启动对统计局数据收集等方面“挑战”的审查
  • 乘客打顺风车被扔高速,还遭司机恶意下单去殡仪馆!平台回应
  • 华科大官网已撤下校友王腾资料页面
  • 美股三大指数集体高开,甲骨文涨超32%
  • 国家发展改革委:综合整治无序非理性竞争
  • 国家发展改革委:实施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出台扩大服务消费若干措施
  • Asset Entities大涨46.3%,公司将与Strive Enterprises合并
  • “观测工具”成“治疗武器”,中国科学家提出肿瘤免疫治疗新思路
  • 300420,控制权拟变更!
  • 以总统称哈马斯高层“阻碍加沙停火协议”
  • 国家发改委主任郑栅洁: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 人大常委会|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从计划执行报告看下半年经济工作重点
  • 美国劳工部内部监督机构对劳工统计局数据收集展开调查
  • 半导体企业SEALSQ股价上涨3.5%,此前预计2025财年营收增长59%至82%
  • 甲骨文公司股价开盘上涨32%
  • 甲骨文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