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韬志略|欧洲26国承诺向乌部署保障部队,认知错位或增加战争风险

音符科技网

热点新闻:日前,在巴黎举行的支持乌克兰“志愿联盟”线上会议结束后宣布,以欧洲国家为主的26国在会上正式承诺向乌克兰部署地面、海上或空中部队作为“保障部队”。声明还指出,这支多国部队将长期驻扎在乌克兰境内,主要任务是防止俄罗斯可能发动的任何军事行动。

点评:特朗普 *** 上台,减少对乌克兰直接军事援助,并寻求尽快结束冲突,加剧了欧洲的安全焦虑。与此同时,经过数年努力,欧洲国防工业产能已有所提升,各国在武器标准化、联合采购和后勤协调方面取得了进展,为多国部队联合行动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欧洲推动组建“保障部队”,表明其在援乌问题上的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正在从幕后军备、情报与资金支持走向可能的非前线军事存在。从未来发展来看,虽然该部队的行动样式还充满模糊性,且面临一系列严峻的战略与实操挑战,但对俄乌战局乃至全球安全秩序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欧洲推动组建“保障部队”,表明其在援乌问题上的独立自主意识不断增强,但由于存在各种限制,前景不明。

欧洲自主援乌意愿逐渐增强

此次欧洲26国对援乌问题所做的共同承诺,并非一时兴起,而是在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变化的背景下,经过长期讨论和深思熟虑所做出的一个重大决策,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首先,从俄乌战场态势来看,欧洲此举是对乌克兰持续作战能力的直接支撑。乌克兰在经过数年消耗战后,无论是防空系统、火炮和人员轮换等方面都面临持续性短缺,俄罗斯凭借其体量优势逐渐在弹药、兵员和装备上占据上风。在此背景下,向乌克兰后方派遣“保障部队”,承担起兵员训练、装备维护、后勤保障和关键区域防空等任务,可被视为打破当前战场僵局、稳定乌克兰战线的必要之举。

此外,欧洲组建“保障部队”,也是其强化“战略自主”在军事领域最为激进的一次实践,同时也是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减少对俄乌冲突介入或改变策略的明确回应。法国总统马克龙自2024年初就提出“不排除派兵可能性”,持续推动这一议程。经过一年多的激烈辩论和协调,欧洲内部最终在支持乌克兰问题上形成了新的共识,也表明了欧洲内部“必须采取更多行动支持乌克兰”的声音已经占据主导地位,并使得马克龙所倡导的“欧洲 *** ”理念在这一背景下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同,成功利用美国政策转变的压力,协调了26国形成对乌克兰安全的共同承诺。

但是,欧洲成立“保障部队”并非意味着将此部队即刻开赴前线与俄军正面交战。在这个问题上,马克龙巧妙地运用了“战略模糊”策略:既高调宣布派兵,又极度模糊“部署”的具体含义、规模、时间表和交战规则。并且法国总统府还明确宣布,这支部队将采取防御性部署策略,不会直接参与前线作战行动,其部署重点将放在乌克兰境内具有战略价值的军事要地、重要港口以及关键空域,通过展示军事存在来形成有效威慑。这种谨慎既是对国内舆论和部分成员国争议的妥协,同时也避免采取过激行动导致欧洲局势恶化的风险。

北约举行联合演习。

对俄乌战场态势将产生深远影响

欧洲26国关于“保障部队”的承诺与部署,并非简单的政治表态与外交宣示,其效应必将辐射至战场内外,重塑参与各方的战略算计,从而产生多维度、多层次且相互关联的深远影响。

根据计划,欧洲组建的这支“保障部队”将会负责乌克兰后方的训练、维护、后勤与防空任务,这将极大解放乌克兰宝贵的兵员资源,使得数以万计原本承担这些任务的乌军士兵可被轮换至前线,缓解乌军长期面临的人员短缺问题。而专业的训练体系也将加速乌军掌握复杂联合作战技能,进一步提高西方提供的高技术武器系统的战备率和作战效能。此外,经过长达四年的冲突,乌克兰军民疲态尽显,欧洲国家承诺直接派兵,政治象征意义巨大,向乌克兰传递了一个强烈信号,即欧洲的承诺是坚定且持久的,从而极大提高了乌克兰的国内士气和社会凝聚力。

但是,欧洲“保障部队”的介入,也将使俄乌冲突的性质发生潜在嬗变,进入一个介于“ *** 战争”与“联盟直接对抗”之间的危险模糊地带,冲突将前所未有地呈现出“欧洲国家集体 vs俄罗斯”的特征。尽管北约作为一个整体仍未正式参战,但其核心欧洲成员国以联盟形式派兵,极大地模糊了界限,也使得冲突的升级路径变得更加复杂和危险。

对此,俄罗斯反应极为强烈。就在欧洲宣布组建“保障部队”的同一天,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重申俄方反对西方驻军乌克兰的立场:“俄罗斯不会讨论任何形式、任何机制的外国对乌干预,(这种干预)根本不可接受,将破坏各方面的安全。”,并警告这将严重破坏地区稳定。一旦欧洲“保障部队”投入使用,俄罗斯很可能采取一系列“灰色地带”战术进行试探和回应:如加强对部署区域周边的侦察和电子干扰,通过 *** 攻击破坏保障部队的指挥和后勤系统,利用 *** 人员或特种部队进行隐蔽破坏,甚至故意在保障部队附近制造事端,考验西方的反应决心。此外,俄军还可能加大对乌克兰后方基础设施的远程打击,并宣称这些目标是“合法军事目标”,与西方人员无关,以证明西方保护的局限性。

鉴于目前欧洲和俄罗斯尚缺乏有效的、可靠的危机沟通机制,仅根据自己的逻辑来判断对方行为,欧洲可能认为部署保障部队是“有限且防御性”的,但俄罗斯则将其解读为北约准备直接参战的之一步,从而采取先发制人的行动,这种认知错位将大大增加双方因误判或意外而滑向更大规模战争的风险。此外,欧洲组建“保障部队”是在传统的武器援助手段之外,还增加了“人员接触”这一极其敏感的维度,任何擦枪走火导致西方人员伤亡的举措,都可能触发国内政治压力,迫使该国 *** 采取报复行动,从而引发“行动-反应”的恶性升级循环。

为了提升实力,近年来欧洲多国开始增加部署重型武器,图为波兰从美国购买的M1A2主战坦克。

未来实施面临诸多制约因素

欧洲26国构建“保障部队”的承诺,尽管在政治上展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决心,但其未来实施之路绝非坦途,而是布满荆棘和未知风险。

首先,欧洲各国将面临“意愿联盟”固有的内在缺陷,即各国虽然在政治声明上达成一致,但背后的动机、红线和能力等方面都存在显著矛盾分歧。例如,在指挥体系的分权方面,欧洲可能面临的分歧是:这支部队将采用何种指挥架构?是置于北约框架之下,还是由欧盟领导,或是成立一个全新的特设指挥机构?若由北约指挥,虽具有现成的指挥系统和经验,但将直接挑战北约“非参战”的官方立场,且可能遭到匈牙利等成员国的阻挠;若由欧盟主导,则欧盟缺乏大规模军事行动指挥的经验与能力;若新建指挥体系,则需从零开始建立指挥链、通信系统和协调机制,效率低下且容易产生混乱。无论哪种选择都面临重大困难。此外,多国部队联合行动固有的语言、战术、装备兼容性问题也将凸显,各国不同的交战规则如何统一也将成为极为敏感且关键的问题。

其次,在资源分摊与负担共享方面,各国也存在着诸多矛盾。例如,行动所需的巨额资金由谁承担?是按各国GDP比例分摊,还是按参与程度分配?训练任务、后勤保障、防空部署等不同任务的风险和成本差异巨大,各国难免会为“谁承担更多危险任务”而产生分歧。历史上,联盟行动中“搭便车”的问题屡见不鲜,一些国家可能只愿意提供低风险后援,而将高风险任务推向他国。在当前欧洲经济普遍疲软的背景下,持续为这一行动提供资金支持将考验各国财政承受能力。

最后,欧洲国内政治的压力与变数也将为后续行动带来巨大挑战。目前参与组建“保障部队”26个国家国内对派兵乌克兰的态度存在巨大分歧。例如,法国和英国准备战后向乌克兰派兵,德国表示将在对乌安全保障的框架更明确后再作决定,意大利则直接排除了派兵可能,仅表示愿意在监督和平协议执行方面提供支持。

此外,在实施过程中,任何一支国家部队出现伤亡或俄罗斯对特定国家进行“精准报复”,都可能立即引发国内政治地震,反对党会借机发难,民众会上街 *** ,从而迫使该国 *** 退出行动或限制其部队的任务范围。这种“伤亡耐受度”的不确定性,使得联盟的长期可持续性充满疑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美国在此次计划中的立场显得颇为暧昧。特朗普虽然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与欧洲各国领导人进行了沟通,同时派遣特使与泽连斯基进行了闭门会谈,但截至目前仍未就是否会直接参与驻军计划作出明确表态。美国的态度也会对未来欧洲26国的立场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对于欧洲和更广泛的西方而言,该举措将是一次对其凝聚力、韧性和战略意志的空前考验。

(兵韬志略是由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凌云志为澎湃防务栏目开设的个人专栏,盘点近期重大防务事件,评点信息背后暗藏的玄机,剥茧抽丝、拂尘见金,两周一期,不见不散)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十三太保”争座次,为保障公平“苏超”下两轮各场同时开球
  • 南部战区:正告菲方立即停止在南海挑起事端、升级紧张局势
  • 澳门特区举行第八届立法会选举
  • 连说软话,特朗普对印度态度明显缓和
  • 9月12日至13日,南部战区位南海海域进行例行巡航
  • 上交所第三届科创咨询委候选人揭晓,宇树王兴兴、智元彭志辉在列
  • 掘金“果链”机遇,机构密集调研相关概念股
  • “天空像是在倒冰块!”北京这场冰雹为何如此猛烈?
  • 美国又出一怪招,一箭三雕
  • (砥砺奋进七十载天山南北谱华章)新疆精河:万亩棉田如何种下“稳稳的幸福”?
  • 国庆中秋火车票购票日历出炉:9月17日购买10月1日火车票
  • 厄瓜多尔政府机关临时迁出首都
  • 雷军,已发起诉讼!央视起底“黑公关”:某些虚假测评能赚数百万元
  • 山东多人称看到不明飞行物被击落,最新回应
  • 罗永浩: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
  • 租房新规明起实施:租户有“法”可依,有利于整治二房东现象
  • 人形机器人概念龙头,688028,异动!
  • 对话管清友:中国到了科技创新的爆发期
  • 不怕你预制,怕你不告诉我
  • 江苏半导体协会:美国模拟芯片对华倾销幅度高达300%
  • 【中国那些事儿】非洲学者点赞全球治理倡议:塑造多边主义新时代
  • 强对流天气蓝色预警:黑龙江等地部分地区将有10级以上雷暴大风
  • 掘金“果链”机遇!机构密集调研相关概念股
  • 重要新规,明起施行!
  • 300316,突然火了!超100家机构现身!什么情况?
  • 抛开预制菜争议,我们只能说:消费者不傻
  • 视频|张兰进麻六记后厨直播被曝无健康证
  • 蹭热度自爆!张兰进麻六记后厨直播被曝无健康证不洗手切菜
  • 俄称击落乌数百架无人机,控制一居民点
  • 专家:国家已划定预制菜范围,预处理的食品原料不等同于预制菜
  • 美法官延长暂停驱逐危地马拉无陪伴未成年人期限
  • 平均赚超20%!逾九成私募产品年内正收益
  • 王毅同斯洛文尼亚副总理兼外长法永会谈
  • 中国汽车企业国际化竞争力评价体系发布
  • 【记者手记:在服贸会上感受“数智”与“金融”双向奔赴】
  • 为什么要以最高礼遇迎接英雄?人民日报:忠魂不泯,浩气长存
  • 申请保护令当晚遭受最严重暴力“两年十六次家暴案”受害者发声
  • 11年间12次护送这条大街守护志愿军烈士“回家”路
  • 俄罗斯巴什科尔托斯坦共和国一石油企业遭乌无人机袭击
  • 福耀大讲堂|王兴兴寄语新生:保持开放的心态和学习的热情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