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贝预制菜 " 风波,似乎即将画上句号。
9 月 13 日晚,罗永浩发布微博称," 西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预制菜相关的国家法规尽快出台。我要忙正事了,已经耽误了一些工作。感谢大家的关心。" 而受预制菜风波重创的西贝,换来了营业额骤降百万。

罗永浩微博
事件起源于 9 月 10 日,罗永浩在个人社交平台吐槽西贝,称店内菜品几乎全是预制菜,价格贵,引发热议。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亲自下场接受采访,宣布向全社会开放后厨参观,并在官方微博公布 " 作业指导书 " 回应争议。其中,冷冻食品 " 冷冻 "" 解冻 "" 复热 "" 预腌制 " 的标准步骤,掀起了消费者新一阵的批评声浪。
由于预制菜相关标准尚未出台,消费者对其褒贬不一。对此,西贝董事长贾国龙称 " 没有一道是预制菜 ",依据是相关部门标准:中央厨房 *** 的半成品、净菜等不属于预制菜。但罗永浩和部分网友认为,保质期数月甚至两年的冷冻食材包就是 " 预制菜 ",哪怕是中央厨房 *** ,也应该是新鲜原料,当天配送,现场炒制,带着锅气端上桌。

图源:西贝官方
罗永浩强调,他不反对预制菜,但消费者有权知道餐馆是否使用了预制菜。
据之一财经报道,9 月 13 日,国家卫健委主导的《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草案已通过审查,即将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届时,预制菜 " 身份 " 将有统一说法,餐饮门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预制菜,也将首次纳入信息披露范畴。也有专家建议,预制菜的上述信息应强制披露。
" 该标准主要是规定定义和食品安全指标要求。" 据一位参与起草的专家透露,草案对预制菜的分类、原料、加工工艺、贮存运输及检验 *** 作出了统一规定,并首次提出 " 不添加防腐剂 " 等强制性指标。与现行 141 项团体、地方标准相比,国标条款更聚焦 " 安全底线 ",为监管执法提供直接依据。
有食品领域的专家表示," 这次事件,对预制菜行业来讲是坏事也是好事,势必会引起 *** 有关部门的关注,促进预制菜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尽快出台,同时推进预制菜术语、产品分类等质量标准的推广,加强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衔接,包括依法制定包括产品质量、检验 *** 与规程等内容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
业内人士估计,预制菜有望加强对 " 防腐剂禁令 + 冷链升级 " 的要求,这两项要求预计推高成本 15%~30%。
或许西贝事件,将会成为预制菜行业规范化的关键节点。而消费者真正在意的,只是这单消费得明白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