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中国避暑之都,但这座城市的魅力不止于此。当“数据活水”持续浇灌产业沃土,“云上贵州”链接全球智慧,一个立足西部、辐射全国的“数字枢纽”加速延伸至经济社会的各个角落。

2025数博会现场。本文图片均由 贵州大数据集团党委宣传部 提供
8月28日至30日,以“数聚产业动能 智启发展新篇”为主题的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简称:数博会)在贵阳市举办。这是全球首个大数据主题的博览会,2015年首届举办时,全国还尚未普遍认识到大数据的价值,贵州抢占先机。也是在那一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挂牌运营,成为全国首家数据流通交易平台,肩负探索数据要素市场化的重要使命。
2025数博会期间,贵州大数据集团展台。
2018年,由贵州省 *** 批复成立的省属国有大一型企业——云上贵州大数据(集团)有限公司(后称:贵州大数据集团)正式挂牌成立,致力于服务全省大数据战略行动和国家大数据(贵州)综合试验区建设。
出道即成名,2018年,贵州大数据集团全资子公司“接管”苹果公司在中国大陆的iCloud业务,让“云上贵州”的名字为外界知晓。2021年,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也在贵州大数据集团的主导下完成优化升级。
企业是产业的组成单位,企业也是科技创新、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力军。今年是贵州大数据集团改革重组、二次创业起步之年,作为贵州省数字经济领域的龙头链主企业,贵州大数据集团深度参与了2025数博会,策划了6场行业交流活动、2大特色展台。

全国数据集团联盟全体工作会议暨地方数据集团高质量发展闭门研讨会现场。
贵州大数据集团为何能成为支撑贵州数字经济产业的“顶梁柱”和全国数字政务服务的“新样板”?其改革成效,可从展台“家底”一窥究竟。
小切口大场景:AI与算力驱动产业变革
近年来,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成为热词,国内外企业齐头并进,成为竞争激烈的红海。在数博会开幕前两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其中提及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将人工智能融入战略规划、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等,推动产业全要素智能化发展,助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开辟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新赛道。
2025数博会“DATA之夜”。
人工智能不是空中楼阁,不是自娱自乐,需要与数据深度结合,对产业创新赋能,要想在新领域、新赛道获得成功,需要找到好的应用和场景。比如,怎么能让老百姓办事更轻松,是方向之一。
在数博会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展出了其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公共服务平台”魔树工厂,已实现DeepSeek、通义千问、MiniMax等系列大模型的接入,为政企及开发者提供便捷、高效、安全、可信的模型应用公共服务。
“去年数博会,我们展示的主要是业务板块和框架,而今年,大家已经能够看到我们自主研发的多款政务智能体应用。我们拥有丰富的数据和强大的算力,将开源模型汇聚于魔树工厂平台,这无疑打通了大模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为各方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2025数博会期间,贵州大数据集团向参会嘉宾介绍“魔树工厂”。
打通了大模型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背后,离不开政策支持。2024年,被业内称为“贵州大模型行军图”的《贵州省促进行业大模型发展行动方案》印发,明确提出“聚焦24个重点行业,开展‘模型构建—场景打造—产业赋能’三位一体行动”,计划到2025年底,累计打造100个以上应用场景,2027年累计打造至500个。这份方案明确了走深耕垂直领域、解决产业真问题的差异化路径。

群众通过“贵人智办”AI助手办理业务。
基于魔树工厂打造的智能化应用——“贵人智办”AI助手吸引专业观众的目光。该助手具备“智能答、精准导、互动办、实时查、群众评”五大核心功能。过去人们办理许可证需要准备大量材料、政务大厅往返跑,现在通过“贵人智办”的引导和现场工作人员的帮助,系统自动核验材料,在线完成审批,极大提升了群众办事体验。
据悉,目前,贵州大数据集团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战略,通过“中国·贵州”、贵政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城市大脑”、公共资源交易等政务服务系统,打造聚合政务服务、基层治理、城运中心、便民服务等的政务大模型底座。而支撑这些服务系统的背后,除了魔树工厂,还有“大衍”算力调度平台。

贵州“大衍”算力调度平台截图。
“大衍”算力调度平台由贵州大数据集团旗下贵州省算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研发,作为全国一体化算力 *** 的关键一环,通过“大衍”算力调度平台的精准调度和优化配置,以及贵州省创新实施的算力券激励政策,成功将贵州丰富算力资源高效输送到全国各地。2024年,“大衍”平台正式落户上海张江“模力社区”,为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2万多家企业提供智算服务。去年12月,“大衍”算力调度平台算力年交易突破100亿元大关。
运用“人工智能+”,贵州大数据集团也在积极向低空经济新赛道突围。

2025数博会期间,贵州大数据集团向嘉宾介绍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空域内,以有人驾驶和无人驾驶航空器的低空飞行活动为牵引,辐射多领域的综合性经济形态。据测算,2030年我国低空经济有望达到2万亿元。
“数字化可以为低空经济装上‘智慧大脑’我们搭建的低空飞行综合管理平台,让每一次飞行都可控可溯,让管理部门看得到、联得上、供得准。”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
一批批典型应用场景,让贵州大数据集团开辟新增长极的同时,也为贵州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点“数”成金背后: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
对于渴望在创新浪潮中涌动的企业而言,其发展并非依赖直觉,而是源于从0到1的坚实积累。在此过程中,一些优秀的理念和措施,值得借鉴与学习。“集团是以基础性、平台性、支撑性、保障性、带动性五大功能定位为根本,信息化、云计算、数据开发利用、算力综合服务、人工智能、安全等六大业务协同发展,找到可持续发展的市场化路径。这也是我们本次改革重组之后的战略方向和经营重点。”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说,信息化、云计算作为存量业务,占比较大,但数据开发利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势头也十分迅猛。
“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交流活动。
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认为,贵州大数据集团的优势在于坚实的基础,“经过多年的发展,集团已经形成算力、数据、模型、应用一体化推进的模式,这也是我们的差异化优势。”
在展台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打比方道:“算力是骨骼,数据是血液,在各行各业,数据都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其数量随着经济社会活动的持续进行而不断地增加,极大地增加了人们洞察和理解世界的能力。”
如何能点“数”成金、挖掘数据宝藏?贵州大数据集团已提炼出“采数、存数、治数、用数、保数”的数据全生命周期治理方案。
贵州省国有企业数转智改·国资云发布会现场。
在存数方面,贵州大数据集团有“三朵云”,政务云、专有云iCloud、贵州国资云。云上贵州政务云平台,是全国首个实现全省 *** “统筹存储、统筹共享、统筹标准和统筹安全”的云计算平台,平台建成后,已为贵州省委办厅局95%的系统完成迁移上云,并替代了80%的贵州省委办厅局机房,大幅度提升了政务数据管理效率与资源利用率。
在治数方面,展台展示了贵州首个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这是由贵州大数据产业集团、贵州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的贵州省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于今年5月29日揭牌投产,标志着贵州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
贵州数据开发利用加工基地揭牌仪式现场。
展台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该基地在运营模式上采取“自主实施+众包开发”方式开展数据标注加工业务,已投入100人团队参与数据标注业务中。在业务扩展上,对接互联网大厂、各大运营商、省内大型企业以及国内头部标注企业20余家,行业范围覆盖自动驾驶、金融、道路、零售、车险等方向。

2025数博会期间,贵州大数据集团向嘉宾介绍基层减负“一张表”项目。
在用数方面,前述提及的人工智能应用、低空经济都可理解为数据的价值挖掘,而在这些对数据价值的挖掘中,不得不提的还有贵州省村级基础数据“一张表”项目,帮助了不少因忙于填写各类表格而加班加点的基层干部。数据显示,“一张表”在贵州全省正式上线后,实现近13万基层工作人员全覆盖,其中村(社区)级用户占90%以上,将村级95张表缩减为1张,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各取所需。
让资源变资产:破解数据交易难题
政策支持与资源优势双轮驱动,让贵州大数据产业快速起步,贵州率先在全国出台大数据领域地方性法规制度、标准规范,建设走在全国前列。贵阳大数据交易所作为全国最早成立的数据交易机构,也率先探索数据流通交易机制、交易模式,和数据要素资源化、资产化、资本化改革新路径。
2025数博会上,贵阳大数据交易所展台。
数据怎么定价、怎么交易流通?全国那么多大数据交易所,企业到底该去哪个交易所?
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今年1月份,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数据局印发了《关于建立公共数据资源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机制的通知》,该通知对定价范围和管理权限、定价程序、更高准许收入和上限收费标准制定、定期评估调整制度、指导监督等方面做出了详细规定。2023年3月,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监测中心的指导下,贵阳大数据交易所研发了全国首款数据产品交易价格计算器,综合考量数据成本、数据质量、隐私含量等多重价值因素对数据产品价格的影响,基于预计的商业模式和市场规模,评估计算数据产品价格,为数据交易买卖双方议价提供参考。

全国数据交易机构研讨会现场。
贵州大数据集团市场部负责人认为,全国各地的大数据交易所,还处在共同推进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交易所有不同的模式和路径,企业可根据自身业务重点、数据需求类型及区域布局,结合交易所的特色服务和资源优势,选择最适合的平台开展数据交易与合作。
另据记者了解,传统数据交易模式当中还存在着“地域阻隔、权属模糊、安全难控”痛点。

数据交易生态大会现场。
对此,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负责人表示,交易所提出了数据交易云解决方案,其一是基础设施层,以贵州大数据集团云底座为核心支撑——凭借可信数据空间技术与区块链技术构建数据流通基础设施,以国资云、开发利用云为物理载体,提供强大算力、海量存储与高速 *** ,确保数据交易“不卡顿、存得稳”,可弹性匹配峰值需求,为整个体系夯实运行底座。
其二是在平台服务层,精准聚焦核心业务,集成“三大登记”与“三大服务” 板块:“数据要素登记、数据产权登记、数据资产登记”清晰界定数据权属,勾勒数据价值,实现 “权属清、可追溯、定价明”;“公共数据数仓、数据需求互认、数据产品互通”提供区块链智能合约、标准化示范合同、支付清结算等服务,打通交易关键环节,促进供需撮合,保障交易全流程安全、合规、高效、顺畅。
其三是在产业用户层,覆盖各行各业场景应用,既满足数据提供者安全变现数据价值的需求,也助力需求者精准获取合规数据,同时支持监管者实时监控交易全程,真正实现“交易合规、过程可控”。
“这套体系,既是数据要素市场化的加速器,也是企业降本增效、区域数据协同的助推器。”贵阳大数据交易所负责人说。

2025数博会期间,贵州大数据集团向国外嘉宾团介绍智能网联项目。
值得关注的是,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也是贵州大数据集团二次创业的扬帆起航之年,站在新的发展坐标上,贵州大数据集团在机遇中锚定方向,交出答卷,而这些方向也决定着贵州大数据集团未来五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