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克飞
我对“旅行”的定义,是看到大多数人忽视的世界。相比人尽皆知的景点,我更喜欢老街巷,相比名城,我更喜欢历史与文化一样不缺但游客罕至的小城。尤其是在名城遍布的欧洲,我总会拒绝点到点的打卡方式,而是会在自驾途中设置多个途经点,纳入众多在任何旅行攻略书和平台上都没有痕迹的小城镇,一路走走停停,也因此时常遇到惊喜。
以波兰为例,大多数域外旅行者都知道千年古城克拉科夫、保存完好的中世纪老城托伦、“小矮人之城”弗罗茨瓦夫、见证无数历史变幻的海滨名城格但斯克,但我更喜欢的是那些散落各处的小城镇与乡村,还有它们待发掘的历史。
我还希望能看到真实的世界,而非新闻里的世界。俄乌冲突期间,我曾在临近乌克兰的波兰东部与东南部自驾,探访这一区域的多座城市,其中距离乌克兰仅20公里的普热梅希尔,更曾是几百万乌克兰难民进入欧盟的之一站。不过我探访时,一座座城市都舒适惬意,全无想象中的紧张。
位于波兰东南部、并非传统旅游城市的热舒夫也不例外,它兼具古典与活力,而且就像它的名字一样,让人感到“舒服”。可我之所以要探访它,是因为它战略地位显要,曾屡屡见证国际风云,这几年频频登上国际新闻。

热舒夫集市广场上休息的骑行人
就在前不久的9月10日凌晨,波兰军方雷达监测到多架无人机闯入领空,其后北约和波兰军方将无人机击落,并将之视为俄罗斯策划的试探。
受此事件影响更大的正是距离乌克兰百余公里的热舒夫,被无人机侵扰的它,不但部署了北约防空系统,还是俄乌冲突以来西方援乌物资的重要枢纽,90%的西方军事援助都经此地进入乌克兰。
热舒夫还曾是众多政治人物的中转站。2022年12月,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访美,便是在此地登上美国空军飞机。2022年3月,时任美国总统拜登也访问过热舒夫。
热舒夫的人居史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1354年被赋予城市权。1858年,热舒夫开启铁路时代,1888年开通之一条 *** 线,1900年普及煤气路灯,1911年建立发电厂和供水系统。
驾车驶入热舒夫,之一感觉就是热闹。老城外围相当开阔,城市公园在路边延伸,绿地和休闲处之多肉眼可见,大型玻璃幕墙的写字楼和商业体遍布,人气和时尚感都相当高。

热舒夫更大的购物中心,图源 ***
这让热舒夫显得“与众不同”。航空、IT和电子是热舒夫的三大支柱产业,为热舒夫提供最多就业岗位的企业普惠热舒夫,是联合技术公司控股的飞机发动机制造商,美国博格华纳、德国MTU等大批细分领域巨头也在热舒夫设厂。在IT领域,波兰更大IT公司Asseco的总部就设在热舒夫,此外还有多家在波兰排名靠前的IT公司选择扎根热舒夫。作为游戏玩家,我探访热舒夫的其中一大动力,就是因为全球增长最快游戏平台G2A.Com。波兰是游戏产业大国,我早就知道G2A.Com是波兰企业,但一个很偶然的机会,我在资料中发现,它是两个热舒夫青年的创业产物,在热舒夫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
步入老城,热舒夫马上变了样。一座座教堂立在路边,教堂里各有其美,有人正在做弥撒。街边建筑风格各异,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的新艺术风格和分离主义等都可见到。一栋栋民宅错落有致,街道干干净净,偶有骑着自行车的外卖骑手经过,街道交汇处总有绿地或小广场。

街头的外卖骑手与老建筑
老城中心地带在一个小山坡上,多条道路在此发散。一座钟楼在步行街区的交汇处高耸而立,这座独立钟楼属于14世纪所建的教区教堂。绕过钟楼,便可走到热舒夫市政厅的背面,市政厅前的集市广场是老城人气更高的所在。
热舒夫市政厅始建于1591年,它本是砖砌小楼,有门廊、前厅和塔楼,此后经历过被毁、重建又被毁的过程。1898年,建筑师弗朗西斯泽克·斯科夫伦设计了新市政厅,1900年正式完工,呈现出如今所见的新哥特式和文艺复兴式相结合的风格。正面的对称山墙相当精巧,二楼外凸阳台上方墙面上有精美雕花,一楼以三道拱门形成回廊。

热舒夫市政厅
相比建筑,更让我感兴趣的是狭长广场上的生活气息。广场上有几级阶梯,阶梯的平台上摆着一架钢琴,一个背着大号背囊的背包客原本匆匆走过,看到钢琴后便坐下来顺手弹了一曲。阶梯旁散落着形态各异的长椅,不但能坐,还能“葛优躺”,哪怕瘫在那里也没人管。有骑行者坐在花坛边休息,有情侣半躺在长椅上聊天。

路过的背包客在钢琴前弹奏一曲
广场上的建筑相当密集,多半建于15-19世纪,一个个阁楼开着“眼睛”,看着广场,各种商店、餐厅和咖啡馆遍布,是当地人消遣的好去处。
由广场发散开去的大片街区,既延续了集市广场的风格和年代感,也有不少上世纪三十年代兴建的现代主义建筑,它们大大小小,如积木般拼搭。街头遍布雕塑,也有街头艺人自在表演,其中一位胖大叔戴着马头面具,拿着小小的尤克里里,最为吸引眼球。

街头艺人
更大的一处街心公园,草坪、喷泉和阶梯一样不少。站在公园旁,可以见到两座摩天大楼正在不远处建起,可见热舒夫的经济活力。

欧洲小城市少见的在建摩天大楼
卢博米尔斯基城堡就在一旁,方形城堡的四角各有船形防御堡垒,造型别致。1638年,卢博米尔斯基家族接管热舒夫,其后限制贸易与公民权利,导致曾经繁荣的热舒夫盛极而衰。

卢博米尔斯基城堡与犄角形的防御工事
热舒夫的城堡早已有之,随城镇形成而出现。卢博米尔斯基家族接管热舒夫后将之重建,设计师泰尔曼在军事工程领域名气甚大,在1671年到1684年间承担了多次战役的防御工事设计,所以城堡设计也在防御上别具一格。但再好的防御体系也无法保证城堡命运永恒,19世纪的火灾和战争让城堡遭遇重创,1895年再度启动重建。
卢博米尔斯基家族作为热舒夫曾经的主宰者,还留下一处小巧夏宫,对称结构,门前有花园。城堡和夏宫之间的小街,是热舒夫最清幽可喜的去处。一栋栋精巧的别墅式建筑独门独院,立于街道一侧。

夏宫
行走于热舒夫老城,无论热闹如集市广场,还是清幽如城堡一带,都总能见到年轻人来来往往。在热舒夫的二十万人口中,在校大学生达四万多人。城中七所大学虽然名气不大,但在波兰乃至欧洲都以高就业率著称,在自动化和机器人、计算机科学、机电一体化等领域都极具前瞻性。
年轻人带来的活力,让热舒夫呈现着与一般欧洲城市不同的面貌。它也有保存完好的老城,但却并不只有老城。老城与新城并立,古典建筑与现代玻璃幕墙混搭,却全无违和感。兼具欧洲老城的宁静和新兴经济的活力,这样的城市在欧洲实在不多见。
(本文图片除特别标注外,均由作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