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智通财经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该所科研团队近日在固态锂电池领域取得突破,为解决固态电池界面阻抗大、离子传输效率低的关键难题提供了新路径。该研究成果已于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先进材料》上。
固态锂电池因其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被视为下一代储能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然而,传统固态电池中电极与电解质之间的固-固界面接触不良,导致离子传输阻力大、效率低,严重制约其实际应用。
智通财经APP获悉,研究团队利用聚合物分子的设计灵活性,在主链上同时引入具有离子传导功能的*团和具备电化学活性的短硫链,制备出在分子尺度上实现界面一体化的新型材料。该材料不仅具备高离子传输能力,还能在不同电位区间实现离子传输与存储行为的可控切换。
科研人员介绍,基于该材料构建的一体化柔性电池表现出优异的抗弯折性能,可承受20000次反复弯折。当将其作为复合正极中的聚合物电解质使用时,复合正极能量密度提升达86%。此项研究为发展高性能、高安全性固态电池提供了新的材料设计思路与研究范式。
中金发布研报称,固态电池具备高安全性和高能量密度,其有望成为下一代锂电池技术方向。伴随材料创新与工艺迭代加速,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提速,看好固态电池技术突破与产业变革下的投资机会。固态电池产业链有望开启主线行情,相关布局的电池、材料、设备厂商有望迎来斜率向上投资机会。
发布研报称,2024年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利润仍高度集中于电池环节。2025Q2该环节占比虽环比下滑,但仍处于主导地位,头部企业抗周期能力突出。此外,各环节龙头企业凭借自身竞争力在下行周期里仍具备稳定的盈利能力。关注电池环节和固态新技术。重点推荐电池环节,建议关注磷酸铁锂、负极、铜箔等龙头企业和固态新技术中的增量环节,包括硫化物电解质和原材料硫化锂、锂金属负极等。
固态电池产业链相关港股:
(03750)、(01772)、(09696)、(02465)、瑞浦兰钧(00666)、中创新航(03931)、(01211)、(02238)、双登股份(06960)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