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8日,据央视新闻消息,瑞典皇家科学院决定将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北川进(Susumu Kitagawa)、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以及奥马尔·M·亚吉(Omar M. Yaghi)三位科学家,以表彰其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开发领域的贡献。
诺贝尔化学奖委员会介绍,三位获奖者开发出了一类具有巨大内部空间的分子结构,气体及其他化学物质可在其中自由流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可用于从沙漠空气中提取水分、捕获二氧化碳、储存有毒气体,或催化化学反应。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主席海纳·林克(Heiner Linke)表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具有巨大潜力,为研发具备新功能的定制化材料带来了此前难以想象的机遇。”
根据诺贝尔奖颁奖规则,三位获奖者将平分1100万瑞典克朗(约合836万元人民币)奖金。
北川进(Susumu Kitagawa)1951年生于日本京都,1979年获京都大学博士学位,现任京都大学教授。中国石油大学新闻网2024年5月曾发文介绍,北川进是国际著名科学家,日本无机化学家,日本无机化学的重要引领人,日本京都大学副校长,日本高等研究院京都大学物质-细胞统合中心(ICeMS)主任,日本学士院院士、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日本配位化学会会长。他曾获2001年日本化学会学术奖、2009年日本化学会奖、2011年日本文部省大臣表彰科学技术奖、2011年日本国紫绶褒奖、2016年日本学士院奖。
今年,日本科学家已获得两项诺贝尔奖,此前坂口志文(Shimon Sakaguchi )因在外周免疫耐受方面的开创性发现,刚刚荣获 202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理查德·罗布森(Richard Robson)1937年6月4日出生于英国格鲁斯本,1962年获得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现为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教授、澳大利亚科学院院士。奥马尔·M·亚吉1965年出生于约旦安曼,1990年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博士学位,现任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值得一提的是,据潇湘晨报报道,奥马尔·亚吉曾在2022年1月被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聘任为清华大学名誉教授。据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官网消息,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近年来开展了COF/MOF材料的应用研究,取得了一些开创性的成果,例如新型拓扑结构COF储氢(J. Am. Chem. Soc., 2021, 143, 92.)和锂离子电池MOF隔膜(Nature Commun., 2022, 13, 172.)。国际业内顶尖教授奥马尔·亚吉的加入,将进一步拓展COF/MOF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研究。
诺贝尔化学奖(英语:Nobel Prize in Chemistry;瑞典语:Nobelpriset i kemi)是根据瑞典化学家、企业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该奖旨在奖励在化学领域作出最重要发现或发明的科学家。
由于涉及的研究领域跨度大,与材料、生物、物理等常常存在交叉,因此,诺贝尔化学奖常被戏称为“理综奖”,也被认为是最难预测的诺贝尔奖项。
截至2025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已经颁发117次,共有200位获得者,其中63次由1人获得,25次由2人分享,29次由3人共享。随着2025年诺贝尔化学奖公布,该奖项保持了连续4年颁发给3位获奖者的记录。自2012年以来,该奖项再未由1人独得,始终是2人或3人共享。
据媒体统计,诺贝尔化学奖颁发以来,共有8位女性获奖;一对夫妻获奖;一对母女获奖。其中最年轻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是让·弗雷德里克·约里奥-居里。1935年,年仅35岁的他,与妻子伊雷娜·约里奥-居里(居里夫人的女儿)共同获奖,从此开创并保持者这一年龄纪录。最年长的诺贝尔化学奖是美国科学家约翰·古迪纳夫,时年97岁。他被誉为“锂电池之父”,他的研究彻底改变了手机、电脑以及电动汽车的充电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