阔别22年,分红型重疾险“回归”

音符科技网

界面新闻记者 | 吕文琦

在市场上消失22年之后,曾经红极一时的分红型重疾险或将回归市场。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健康保险未来发展划定思路。其中提到,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

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以分红型重疾险为主流,这一险种曾在2003年前后掀起销售热潮,然而,早期精算与风险管理体系不成熟,叠加分红机制的复杂性,使得销售误导、收益不透明等问题频发。彼时监管出手整顿,分红型重疾险逐步淡出市场。

如今,再次回归的分红型长期健康险,显然不再是过去的“旧瓶装新酒”,它的重启旨在探索健康险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路径。

回归有望改变重疾险颓势

分红型健康险并非新鲜事物,在我国商业健康险发展的早期阶段,分红型重疾险曾一度风靡市场。2003年前后,这类兼具“保障+收益”的产品,以稳健分红和长期保障的双重卖点,迅速成为保险公司销售的主力。

但热潮之下隐忧渐显。彼时我国重疾险尚处起步期,精算与风险管理体系不够成熟,叠加分红设计后,产品条款更为复杂,销售误导、夸大收益等乱象频发。对保险公司而言,既要应对重疾保障的不确定性,又要管理分红分配的波动,运营难度与风险控制压力显著上升。

为规范市场秩序,2003年5月,原中国保监会发布《个人分红保险精算规定》,明确只有终身寿险、两全险和年金险三类产品可采用分红设计,重疾险被排除在外。自此,分红型重疾险逐步淡出市场。

如今,分红型长期健康险的重启,意味着监管正引导浮动收益型产品在健康险领域的规范化回归。这既是对保险产品供给侧改革的延伸,也释放出监管层希望激发健康险市场增长潜力的信号。

北京工商大学中国保险研究院副秘书长宋占军向界面新闻表示,分红型重疾险回归,一方面有助于在定价利率下调的背景下,通过浮动收益提升产品的保障能力,另一方面也契合了消费者返还型或储蓄性产品的需求,有助于改变重疾险目前销售的颓势。

重疾险经历了近十年的高速增长后,市场渗透率已明显提升。华泰证券研报显示,2018年末时生效的重疾险保单合计已达2.2亿件。由于大量的重疾险保单已出售给消费者,重疾险覆盖率大幅提升,市场从增量阶段进入存量阶段。2019-2020年重疾险已经出现了增长乏力的现象,2021年在疫情等外部影响之下,出现了大幅下跌,并延续至今。

尽管重疾险的覆盖率较高,但从保障水平看,据业内推算,保额仅为10万~15万元左右,对于解决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压力仍存在较大缺口。

有保险业资深高管告诉界面新闻,重疾险目前的困境是因为保费过于高昂,性价比较低。“不是市场不需要重疾险,而是保险公司走偏了,不会卖保障型产品。现在应该转变观念,把保费降下来,面向大众群体去做业务。”他表示。

而分红型重疾险则有望通过分红间接达到降低保费的目的。

北美准精算师陈睿向界面新闻分析,在当前1.75%预定利率定价下,分红型重疾险的起始保费虽高于普通型产品,但其保额具备随分红累积而递增的机制,长期来看理赔金额往往更高。消费者在配置这类产品时,可以适度降低初始保额,通过后续分红实现保障的“动态增长”,从长期来看反而有助于优化保费支出,实现“花更少的钱,获得更高保障”的效果。

缓解利差损难题

在业内看来,分红型重疾险的回归也有望成为缓解保险公司头疼已久的利差损的“利器”。

华泰证券研报认为,当前寿险业利差损压力逐步增大。当前10年期国债收益率已下降至1.9%左右,2025年上半年,上市保险公司平均净投资收益率已下降至3.0%,而当前保证负债成本在3%左右,净投资收益率逐步接近刚性成本线。

化解利差损的 *** ,除了降低负债成本,还有就是拓宽利源。从利源结构看,估计保险公司的利润主要来源于利差,此外还有死病差和费差,占比较低。分产品看,健康险产品贡献较多死病差,储蓄型产品贡献较多利差,扩大健康险的销售有助于扩大死病差益,拓宽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

前述资深高管亦表示,要充分运用寿险生命表进行精细化定价与风险管理,提升死差益的稳定贡献。国际领先保险公司盈利的核心在于长期可持续的死差益积累,而非依赖利差收益驱动;相比之下,国内多数险企仍以利差为主要利润来源,风险抵御能力相对较弱。

另一方面,人身险产品的预定利率上限从4.025%一路降至2.0%。随着利率持续走低,传统寿险产品的收益吸引力减弱,行业正从“固定收益”模式向“浮动收益”模式转变。

尤其是自9月1日寿险产品正式步入“1%时代”,本轮利率调整采取了“非对称式”下调,普通型产品预定利率上限为2.0%,分红型为1.75%,万能险更低保证利率上限则为1.0%。

分红险下调幅度更为温和,体现出监管部门在稳健与市场活力之间寻求平衡的取向。业内人士指出,2%的预定利率已成为银保与个险销售的关键门槛,利率继续下行将使普通型寿险面临更大销售压力,而向浮动收益型、分红型等产品转型已成为行业共识。

但无可否认的是,重疾险和分红险销售难度较高,分红型重疾险叠加两者,对于销售渠道的挑战更大,这也导致分红型重疾险带来的增量更容易成为头部公司的红利。

华泰证券预计, *** 人渠道的深厚基础和持续投入,是决定保险公司在重疾险业务中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本次《意见》表示,“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才可以开展分红型重疾险业务,预计头部效应或更加明显。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国电南瑞(600406):中标沿海铁路浙江有限公司采购项目,中标金额为386.60万元
  • 华尔街“最疯狂的赚钱机器”,盯上这些A股
  • 中国海油:实际控制人已增持3.32亿元港股
  • 盐津铺子欲借联名补短板
  • 美国稀土和关键矿产股大涨
  • 领益智造回购3823万股 金额3.2亿元
  • 隆扬电子回购48万股 资金3712万元
  • 俄总统新闻秘书:美方尚未回应俄方军控提议
  • 南京银行:第十届董事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变更注册资本议案
  • 中集集团首次回购241万股 金额2000万元
  • 盈趣科技已回购475万股 成交金额6359万元
  • 精锻科技已回购939万股 金额1.01亿元
  • 博瑞医药股价腰斩后市盈率仍超240倍,公司紧急提示风险
  • 恒生电子已回购60万股 金额2008万元
  • 传蔚来多位智驾高管离职,官方回应:主动调整智驾部门组织架构,冲刺世界模型2.0开发与交付
  • 时空科技:筹划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嘉合劲威控股权
  • 强化大局意识、主动作为、整体推进!上海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陈吉宁作工作点评
  • 专家谈音乐疗愈:不等于听音乐,对阿尔茨海默症等有效
  • 美国百万富翁躺不平 度假别墅、私人游艇、高级定制越来越遥不可及
  • 但斌卸任总经理,东方港湾:已提交身份信息变更申请,调整不会影响公司运营和投资策略执行
  • 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达成和平前景“脆弱”?
  • IPO月报|国泰海通撤单数量最多 中信证券前三季度承销额排名降至第五
  • 摩根大通:对冲基金对美股的持仓仍显谨慎 投机性仓位接近长期中位数
  • 但斌,卸任东方港湾总经理
  • 上海银行:可转债转股累计达247.088万股 占总股本0.0174%
  • 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乌兰被查
  • 广州酒家:本年度自有品牌月饼累计销量1398万盒,同比增长1.75%
  • 3900点强势突破!关注高确定性“牛市旗手”,顶流券商ETF(512000)放量躁动,53亿“耐心资金”涌入
  • 估值近70亿欧元!巴斯夫瘦身重组,涂料业务或将花落凯雷
  • 释新闻|以色列与哈马斯达成初步停火协议,但还有这么多未知数
  • 上海虹桥建起数智产业新载体,助力打造“工赋上海”城市数字化标杆
  • 300922,公布重大资产重组最新进展
  • 国庆中秋家电市场冷热不均,预计四季度厂商补贴唱主角
  • Mentium公司筹集320万美元资金,助力货运经纪公司引入现代技术
  • 言短意长|从属人IP到属地IP,景德镇还可以做很多
  • 化工“王者归来”!政策、资金、供给三共振,化工ETF(516020)涨近3%强势六连阳!
  • 大盘十年新高!机构备战忙,快来看下一步机会在哪里?
  • 阿维塔国庆“双杀”,刚上任19天的80后董事长,要“焦”了
  • 航行警告:黄海海域有火箭发射
  • 郁江干流及支流左江全线、右江隆安江段水位仍维持超警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