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能源协议因何备受非议

音符科技网

8 月 17 日,德国施瓦本阿尔高肯普滕,一家埃索加油站显示的燃油价格。(视觉中国)

时至今日,围绕美欧能源协议的争论仍未平息。美国总统特朗普声称取得 " 历史性胜利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称之为 " 艰难的好协议 "。但是,欧洲人却普遍不买账,原因在于庞大的对美采购规模势必进一步推高能源消费成本,对于举步维艰的欧洲制造业来说更像是 " 自杀性决策 "。有分析评论认为,这个为期 3 年、金额高达 7500 亿美元的能源协议,看似是个宏大的合作框架,实际上严重脱离了市场现实,有可能最终陷入泥潭。

首先,欧盟承诺的能源贸易数据经不住市场检验。

欧盟承诺将在 3 年内每年购买价值 2500 亿美元的美国能源产品,但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站不住脚。从目前欧盟能源存量数据与结构特征来看,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4 年欧盟能源产品进口总额为 4330 亿美元,从美国进口的能源总额不到 800 亿美元,尚不足新协议年度目标的三分之一。很难想象欧盟有什么办法能让美国能源进口量突飞猛进。

从细分能源品类来看,原油进口的缺口尤为显著。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欧盟从美国进口的原油占其总进口量的 16.1%,若要满足协议中的原油采购份额,须在现有基础上实现 3 倍以上的增长。目前欧盟石油进口市场份额主要由美国、挪威(13.5%)、哈萨克斯坦(11.5%)等占据。欧盟若强行替换石油供应源,仅原油采购成本一项就将增加至少 30%,这必将激起反对浪潮。

即便美国已经在去年成为欧盟主要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国,占据欧盟 45.3% 的 LNG 进口市场份额,但要依靠这点实现新的美欧能源协议目标并不轻松。按 2024 年市场均价计算,欧盟年度 LNG 采购总额也仅能达到 465 亿美元至 580 亿美元,与 2500 亿美元的年度目标相差数倍。更何况,当前全球 LNG 市场总规模仅略高于 2000 亿美元,欧盟要 " 吞下 " 全球 LNG 所有贸易量都不够,可见这个协议从逻辑上就很荒谬。

从协议的执行预期看,由于欧盟对私营企业能源采购缺乏强制力,很难指望在短期内建立起能源统一进口和消费市场。目前看,欧盟仅能整合需求争取议价权,却无法强迫企业违背市场规律购买高昂的美国能源。特别是欧盟能源企业已经与挪威、卡塔尔、阿尔及利亚等国签订了大量 LNG 采购长期协议,这些协议的违约成本通常高达合同金额的 20% 至 30%,仅法国道达尔能源一家,若撕毁现有 LNG 合同,其就将面临超过 120 亿欧元的罚款。可谓船大掉头难。

其次,美国能源供应能力受到结构性瓶颈的掣肘。

从美国能源出口主力品种 LNG 的产能来看,统计数据显示,2024 年其出口量达到 119 亿立方英尺 / 日,即便规划中的 Plaquemines LNG、Golden Pass LNG 等项目全部投产,新增的 53 亿立方英尺 / 日名义出口能力,也仅能使总产能提升近 50%,远不足以满足欧盟数倍的增量需求。

原油出口能力的制约更为突出。美国炼油产业当前的出口负荷率已达 89%,2024 年对全球能源出口总额为 3180 亿美元,其中对欧盟出口仅 760 亿美元。若要实现对欧盟 2500 亿美元的年度出口,意味着美国需将 80% 的全球能源出口量定向输送至欧洲,这就要求美国自愿放弃亚洲这一核心市场。美国出口商 2024 年向亚洲出口的 LNG 占比达 58%,较欧洲高出 21 个百分点。让美国出口商舍弃利润更高、增长更快的亚洲市场而转向欧洲,这显然不符合市场经济规律。

最后,能源运输基础设施的短板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困境。美国目前投入运营的 LNG 出口终端仅有 6 座,全部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几乎全部满负荷运行。而跨洋运输所需的 LNG 运输船全球仅有 700 余艘,且 70% 已被长期租约锁定。另据业内权威测算,要满足美欧协议能源运输需求,全球需新增 200 艘以上 LNG 运输船,而单船建造周期长达 3 年,这使得中短期内的运输能力缺口根本无法填补。

为此,市场人士大多不看好美欧能源协议的未来,认为协议充其量只是纸上谈兵,实际操作是难上加难。美欧能源协议的达成,本质上是政治逻辑对市场规律的强行干预,其核心诉求在于缓和因美国加征关税举措而日渐紧张的跨大西洋贸易关系。美国 *** 多次威胁对欧盟汽车、钢铁等关键产业加征 25% 的惩罚性关税,让本就困难重重的欧洲多国经济 " 雪上加霜 "。在这种压力下,欧盟委员会不得不低头,以能源采购承诺换取关税减免,保护岌岌可危的欧洲出口。

但是,该协议在某种程度上既反映欧盟内部复杂的政治利益博弈,同时也加大了欧盟内部在能源政策上的巨大分歧。欧盟 " 去俄罗斯化 " 能源政策仍将进一步深化,代价却是沉重的。对欧洲而言,即便按当前价格兑现协议承诺,欧盟能源进口成本也将上升 57%,相当于每个欧盟家庭每年多支付 680 欧元能源费用。

不管怎样,美欧之间长期的能源合作框架已经形成,能源协议在执行过程中大概率会作出必要调整,并进行可持续性的安排,从而回归市场现实。(本文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翁东辉)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音符科技网 wap.luzhiwang.com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相关阅读

  • 重药控股:公司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报告中披露对应时点的股东人数
  • 东山精密(002384)股东袁永峰质押1480万股,占总股本0.81%
  • 三菱UFJ资管:日本执政联盟破裂将推迟高市早苗政策 央行加息阻力料减
  • 孚日股份(002083)股东高密安信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质押1599万股,占总股本1.69%
  • 中国国航:马崇贤辞任董事长,刘铁祥接任
  • 卓越商企服务转让抵销资产的估值为3.79亿元
  • 重药控股:预计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2.51%-36.88%
  • 道通科技: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预增31.17%-36.34%
  • 连续三年虚增收入、利润,证监会严肃查处*ST元成严重财务造假案件
  • 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原党组成员、二级巡视员毕安传被“双开”
  • 康泰医学:FDA向公司出具警告信
  • 保利发展9月签约额205.31亿元
  • 核聚变概念股封单资金超6亿元
  • 京东连续九年登福布斯“全球最佳雇主榜单”
  • 利好频出,这个板块成逆市 “黑马”!融资客大手笔扫货,机构看好这些概念股
  • 金力永磁:前三季度净利预增157%—179% 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
  • 灿瑞科技172万限售股将于10月20日上市流通
  • 证监会出手,603388强制退市!董事长被罚2800万元,10年市场禁入
  • 中国能建:签署重大合同 合同金额约195.54亿元人民币
  • 哈药股份控股股东6.88亿股质押延期 累计79%持股被质押
  • 10月10日沪深两市强势个股与概念板块
  • 华发股份回购5200万股 金额2.75亿元
  • ST新华锦连续3个交易日收盘价格跌幅偏离值累计超12%
  • 10月10日中洲特材发布公告,股东减持422.75万股
  • 瑞银:油价短期内可能跌破60,但长期看涨
  • 黑芝麻:截至2025年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9.7万余户
  • 以军将留在加沙直至哈马斯解除武装
  • 新华医疗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5元,分红率21.93%
  • 娃哈哈的十字路口
  • 国台办:赖清德所言所行只会破坏台海稳定,加剧紧张局势
  • “IPO超购王”,暴涨330%!
  • 诺贝尔和平奖揭晓,得主不是特朗普
  • 公牛集团实控人之一拟减持3617万股股份,市值超16亿元
  • 国台办回应赖清德讲话:其所言所行只会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葬送台湾经济命脉和发展前景
  • 大外交|中印即将恢复直航,专家:对中印关系改善作用最直接
  • 陈吉宁分别会见美国贝恩全球主席曼尼·马瑟达、比利时百威全球首席执行官邓明潇
  • 中国进出口银行发布最新人事任免
  • 江西南昌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吴华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
  • 突发!康泰医学被FDA警告!可能会影响业绩!
  • 因严重财务造假*ST元成被罚近8000万元,面临被强制退市
  • 目录[+]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