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陆军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部署首款高超音速武器。这款武器原计划于2023年9月部署,但一再推迟,而且这款武器目前仍缺乏足够的测试数据。

美国防部总部五角大楼。视觉中国 资料图
据彭博社10月9日报道,美国陆军计划在今年年底前部署首款高超音速武器。但五角大楼测试办公室指出,该武器尚未证明其在真实作战环境中的效果,陆军对这套价值1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41亿元)的武器系统尚未“进行端到端的作战评估”,且目前“仍缺乏足够数据”来评估其作战效能、杀伤力、适用性及生存能力。
五角大楼在对彭博社的书面回复中表明,今年年底前不会有额外的作战测试计划。陆军项目办公室表示,将部署该武器以“配合士兵训练”,并不打算在部署前增加额外作战测试,这样能确保系统以可靠、具备战斗可信度的状态交付给士兵使用。
据彭博社今年3月报道,五角大楼当时表明“陆军计划进行额外的飞行测试”,并且正在“全面审查”去年12月的测试以确保系统的各个环节均已准备好投入部署,同时“导弹系统制造已进入最后阶段”。
然而,陆军未能实现原定于今年9月30日的部署目标,这一时间已较原先2023年9月实现系统列装推迟了2年。根据美国 *** 问责局(GAO)6月发布的报告,2023年至2024年间,陆军共进行了四次测试,但均受到发射装置、发射程序及导弹生产质量问题的困扰。
目前,陆军计划于明年7月至9月底举行一次野外演示,目标是在2026年底前完成评估,“涵盖系统性能的各个方面,包括适用性与生存能力”。
高超音速武器不仅飞行速度极快,可达每小时3800英里(约6120公里)以上,而且飞行高度较低,难以被传统防空系统拦截。
能否成功交付这些新型导弹,将成为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兑现其“提升美军杀伤力”承诺的一次关键考验。目前美国仍缺乏高超音速武器,这被视为其军事能力的一大短板,部署压力也日益增大。
在今年7月美澳军队联合演习中,美国陆军派出高超音速系统的人员、装备与基础设施前往澳大利亚,以检验作战概念、后勤保障及联合作战互操作性。但项目办公室拒绝透露演习中是否实际发射了导弹,并补充称:“出于安全原因,我们不会讨论实弹导弹的具体部署情况。”
自2018年以来,五角大楼已在高超音速系统的研发、测试与部署上投入逾120亿美元,陆军还必须在列装前证明能够生产足够数量的这种高机动导弹。根据美国 *** 问责局数据,首个导弹连,包括导弹本身的成本约为27亿美元。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是该武器系统的主承包商。该系统射程约为2775公里,由地面发射导弹、搭载高超音速滑翔体及配套运输、支援与火控设备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