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先生上个月去了英国旅游,出发前还特意买了一副翻译耳机,他反映这副耳机压根没派上什么用场。

丛先生住在杭州,9 月 5 号他在网上买了科大讯飞 Pro3 翻译耳机,花了一千三百多元。他说这是为了 9 月份的英国旅行特意买的,因为同行的伙伴都不太会说英语。
丛先生:听到他的介绍时候是 99% 左右的翻译率,所以我就果断下单了。那么下单以后到英国去用了以后,发现那里的信号不好。用离线的功能的话,它有很多功能是用不起来的,甚至有的就根本听不懂,尤其用的是 " 面对面翻译 "。

这副翻译耳机是搭配手机软件一起使用的,手机录对方的声音,翻译后的语言再通过耳机输出。

软件里有过往翻译记录,他找出了在英国那几天的日志,有的能看出来是一段完整的对话,有的文字记录则是断断续续的,有的看起来甚至颇为离奇。


记者:这是在讲什么?
丛先生:你看这翻译,根本就一个词一个词蹦,你听不着、看不懂,咱俩聊天会这样聊吗?
记者:你跟不同的英国人讲话,它都是这样的翻译是不是?
丛先生:不,我就是这个。当时就两个人聊天,我们听他聊什么,结果就翻译成这样子。你看,没法用了这个,功能没法用了。

丛先生说后来的行程翻译耳机派不上用场,他们用科大讯飞的另一个翻译器应付了过去,回国后把情况反映给了科大讯飞网店 *** 。

对方回复影响翻译结果的因素主要有三类,发音标准程度、周边噪音以及距离。还说他们的耳机翻译准确率是行业之一," 如果讯飞的都不行 其它的更不行了 "。

关于英语发音的问题,丛先生说他们去的城市是布里斯托,记者问了问从英国留学回来的同事,她说自己听不出来布里斯托有没有口音,但肯定没有苏格兰口音重。那么丛先生使用翻译机时距离是怎么样的呢?

丛先生:手机放在这里,就放在这,就我们这个距离。
记者:那他们有没有对着手机讲话,还是放在桌上这种距离?
丛先生:肯定是手机是这样拿着的,手机就这么拿着的。不可能这么去讲的,这样太不礼貌了。环境嘛是一个房间里,密闭的房间里。
记者:安静吗?
丛先生:相对安静的。

丛先生说他向 *** 申请退款,被拒绝了。

丛先生:它的 7 天无理由退款是虚拟的、虚假的。电子产品是激活以后不能退款,那我就提出异议了,无论任何电子产品,包括手机、耳机和电脑,你不激活怎么用?不用怎么知道好不好用。他是要求我们寄回检测,那我寄回检测,我下的是软件,那我把这耳机都寄回去以后,我手机要寄过去吗?那检测的话他用其它手机下载软件,用好用的话,那我这个还是没解决问题。当时它系统上也是假一罚十,我也不要假一罚十,我们就退货就好了。但是他就满足不了。

耳机的翻译准确率到底如何?开启 " 离线翻译 " 后选择 " 面对面翻译 ",记者用一段美剧的对话试了一下,播放音频的手机就放在丛先生的手机旁边。

《老友记》片段:
女:你来这里干什么?你从明斯克回来了吗?
男:只是待几天,我过来给我们拨款的人解释,为什么这是件好事,我们花光了他们所有的钱,同时一事无成。

除了结尾停顿的地方没有翻译出来,其它没有什么问题。再把播放音频的手机离远一些,准确率明显下降了。丛先生联系了科大讯飞的厂家 *** ,对方分析 " 一个词一个词往外蹦 " 的情况,可能是丛先生选择的模式不太合适。丛先生在英国时用的是 " 面对面翻译 ",适用于面谈场景。

此外,还有适用于讲座类场景的 " 同传听译 ",适用于通讯类场景的 " 通话翻译 "。

科大讯飞厂家 *** :面对面翻译,就对方外国人要说话的话,一定要对着你手机说话才行,越近越好,离得太远是不行的。不是一对一这种交流,那你就用同传听译就可以了。

记者也用 " 同传听译 " 模式试了试,同一段英文对话准确率比之前 " 面对面翻译 " 的高一些。

至于丛先生退货退款的诉求,科大讯飞厂家 *** 表示需要与店铺 *** 协商,记者给店铺留了言,发稿前没有收到回复。丛先生后来反馈,平台同意退货,他已经把耳机寄回。
